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都市綠洲

都市綠洲

林秀娟

美食旅遊

攝影/唐紹航、陳永錚

1223期

2020-05-27 15:24

觀察歐美近年來的都市發展,皆與「水」脫不了關係,其實有水的城市才性感,能為萬物提供最溫柔的棲息。現代人尋求一種水岸與生活結合的空間模式,與水共生,藉以帶動都會區域轉型的新契機,而這樣的城市想像也正在台灣上演。

溼地 汲取陂塘歷史  再造親水溼地

 

從捷運站出口步行十五分鐘,拐個彎,彷若抖落城市的喧囂,尋得一處自然清幽的生態祕境。這是今年三月才落成的「永春陂濕地公園」,地點就坐落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信義區。

 

或許有人會質疑,都市土地該做更有經濟效益的發展,「百年前這裡就是陂塘,日後雖轉作營區,閒置以後,市府覺得應把這片土地還歸於自然,也還歸於市民,恢復信義區到四獸山的生態廊道。」負責本計畫的台北市政府大地處坡地住宅科科長徐瑞億,談起設立溼地公園的初衷。

 

過去為打造大都會生活圈,台北市的建設就像貪食蛇般,吃掉綠地,驅逐棲息生物,讓水泥叢林逐步擴張。不過近幾年生態意識抬頭,徐瑞億回憶,二○一六年時剛通過《濕地保育法》,當時為活化閒置的永春陂營區,市府團隊發動公民參與及「公民咖啡館」討論,在地居民多贊同將封閉營區開放轉作公園綠地之用。

 

 生態池內

生態池內另設有一環狀山丘步道,能近距離欣賞池中豐富生態。

 

步道設施

多種可親近自然的步道設施,讓大小朋友體驗不一樣的都市生活。

 

公園

公園坐擁豐富綠地,民眾可以在此野餐休憩。

 

永春陂濕地公園   

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657號

 

打造貼近在地的自然場域

 

於是,營區開始以「恢復自然生態」為目標進行規畫。徐瑞億解釋,首先,將多為人工的混凝土鋪面清除,改用河川整治疏濬時的土壤,來增加保水和透水性,建構更適合栽植的環境,再引流豹山溪及無名溪造陂塘,既能作為都會滯洪池,也能抵抗強降雨的衝擊。

 

其次,在挑選植栽養護的選種時,有人提議不妨種植櫻花樹來增加可看性,但溼地公園的建設重點,須聚焦呈現更多生態與在地風貌,所以最後選擇新植落羽松、黃連木、水社柳等喬木,並保留四.五米到五米的間距,雖然現在看起來稍嫌稀疏,但此舉卻能為喬木群在日後爭取更多成長空間。

 

再來為「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拆除軍營時,像卵石、木料等,都屬可再利用材料,能拿來造牆、鋪路,同時保留三棟營舍,改為兼具生態導覽及環境教育的多功能場館,將舊建物活化利用,落實循環經濟的效能。

 

分區規畫  讓生態慢慢復育

 

從入口處的園區平面配置圖,不難看出公園設計採區塊分域。接近永春高中的入口區,規畫為人為活動區,有小山丘、步道等美化景觀的設施,方便市民散步運動;中段的緩衝區,則有生態池、蕨園等,作為環境教育之用;最後緊鄰四獸山的生態復育區,則設置溼地、觀察教室來保護生態。

 

經過四年建設,溼地公園對市民開放,好不容易領角鴞、五色鳥、台灣藍鵲慢慢回來了,夜晚也能聽到台北樹蛙在低吟鳴唱。「我們光是在四獸山附近探查到的動植物,就有兩百多種,很期待牠(它)們能陸續歸來,回家看看。」徐瑞億語帶溫柔地說。用一座溼地公園來修補市民和郊山生態的關係,享受自然帶給生活的美好庇蔭。

 

無敵水餃

無敵水餃
為台北水餃名店,幾位師傅每天在店內賣力現 現包一顆顆飽滿多汁的水餃,正是人氣口碑的最佳見證。無敵厲害的不光是水餃,還有少見的搶鍋麵、使用炭火銅鍋的酸菜白肉鍋等招牌好料,也有蒜頭原味雞、白菜燉鴨鍋等預約功夫菜,可作私房辦桌。
▶台北市信義區虎林街164巷3號 
▶02-2725-2515

 

市民森林 
四獸山為虎、豹、獅、象等四座山的統稱,是台北市信義區著名的郊山,也是平緩易行的熱門登山路線,其中更把象山、虎山自然步道及四獸山稜線步道,規畫為全長6公里的循環步道系統,漫步其間,可親近種類繁多的自然 生物及鳥類,亦能透過植物及林相的解說牌,進行生態觀察。 
▶台北市信義區福德街251巷36號 (虎山步道登山口)

 

溪川 綠川「開蓋」延伸城市綠帶

 

河流是城市發展之母,如同塞納河之於巴黎、鴨川之於京都,一條條河道,好比是都市裡的血脈,流動著生氣勃勃的豐富活力。可惜的是,和現代化發展相伴而來的汙染,亦對環境產生嚴重破壞,曾經,台中綠川也步上這般後塵,兩岸的違建戶將汙廢水排入其中,水質惡化,綠川變成一條又黑又髒的臭水溝,沒有人願意親近,部分河段更是加蓋成道路及停車場,讓城市之母的風華就此被隱蔽。

 

綠川人孔蓋

經過設計的綠川人孔蓋,成為腳下最美的風景之一。

 

綠川

綠川經過整治後,成功扭轉中區印象,搖身變成最夯的旅遊景點。

 

水岸廊道

水岸廊道旁還設有各種裝置藝術,豐富遊逛及拍照畫面。

 

引活水解決水汙染

 

然而,綠川對台中市的影響,不只是環境汙染,接踵而來的,是原本繁華興盛的中區逐漸沒落,所以台中市政府水利局於二○一五年推動「新盛綠川水岸廊道計畫」,引用綠川的舊名「新盛溪」,借喻日治時期作為台中「小京都」的亮點河川,期望能藉由綠川新生,帶動舊城再生,恢復往昔風采。

 

但計畫真要開始時,各種意見紛陳,舊橋拆不拆?河道要不要拓寬?汙水怎麼處理?問題一一浮現,民眾對整治工程是否奏效,也多有質疑,台中市政府水利局強調,「最重要的是先解決水質汙染問題。」綠川能不能真正「清溪」,可攸關城市未來的行銷關鍵。

 

因此,水利局先截流上游汙染水源,引進旱溪活水並透過礫間工法(近似濾心概念,以礫石降低流速沉澱汙染物,及利用生物膜吸附汙染物)來淨化水質,再放流回綠川,從根本改善,如此一來,總長六百多公尺的河道,每日約可處理二萬四千噸的生活汙水,讓綠川水質獲得改善。

 

低衝擊建設  重塑綠川樣貌

 

此外,考慮到綠川流經區域富含台中人文歷史,故導入海綿城市概念,加入仿水田自然拋石渠道、雨水撲滿、透水鋪面等低衝擊開發(LID)工法,同時也盡可能保留在地生長的樹木如風鈴木、茄苳、榕樹等。水利局表示,整治過程中,還意外發現隱身於台灣大道下方的「櫻橋」部分橋身舊址,因此特別參考日治時期的橋樑形式,復原櫻橋立面,也將此設計套用在中山綠橋和成功橋,藉以重塑綠川的日式風華。

 

更令人驚豔的是,水利局還和嶺東科技大學合作設計專屬的綠川LOGO,讓原本土氣的人孔蓋變潮又活潑,路燈和欄杆也都有了獨特又美型的身分辨識,若時間轉到了夜晚,還會亮起各式璀璨造型燈飾,如同一條通往夢境的「光之道」。

 

綠川掀開水泥封蓋的大變身,讓在地年輕人相當有感,「整治後的綠川,去年還拿下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的百佳獎(Best 100) ,其實這就像小花效應一樣,會刺激周邊商家共營地方創生,活絡地方發展。」盛橋刈包老闆劉柏佑娓娓道出綠川的驚喜改變。

 

如今的綠川鳶飛魚躍,河岸綠蔭茂密,歡笑聲在潺潺溪流的密織共鳴間,不絕於耳,也滋潤了更優質的城市生活。

 

新盛綠川水岸廊道  
台中市中區綠川東西街

 

台中市役所

台中市役所 

始建於1911年,外觀為日治時期極具代表性的辰野式仿巴洛克建築風格,早年為台中市的行政官署,如今委外由古典玫瑰園經營。一樓規畫為台中市役所Café1911,可品飲美味茶點,二樓以上是藝術中心,不定時推出藝文展覽,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展演活動平台。 
▶台中市西區民權路97號
▶04-3507-7357

 

 櫟社

櫟社
日出集團於台中公園旁打造一全新品茶空間,以台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之一為名,注入詩書文化和東方山水潑墨畫,為40多種台灣茶展現典雅逸趣,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台灣茶包裝,是以顏色來區分紅茶、烏龍茶、花草茶、酸柑茶、無咖啡因茶等品項,有原葉單片包裝,也可依需求搭配成精美禮盒。
▶台中市中區市府路150號  
▶04-2222-1903

 

潟湖 都市暗黑角落  轉生白境潟湖

 

隨手攔下一輛計程車,報上目的地河樂廣場,說完的那一刻空氣開始沉默,接著再三解釋,直到聽見關鍵字「中國城」,運將才像是回過神來,臉上堆著笑容應答:「早說嘛!什麼河樂不和樂(表示河樂諧音台語「額樂」之意),講中國城卡清楚啦!」而河樂廣場之名,正是從所在地環河街、康樂街的街道名稱結合得來。

 

文物展示區

特別設置中國城拆除回填的文物展示區,讓大家對廣場歷史更有共鳴。

 

古羅馬廣場的親水區

畫面猶如古羅馬廣場的親水區,在炎炎夏日為市民創造可親子戲水的和樂融融空間。

 

保留舊建築  品讀歷史記憶

 

這座烙印在台南人記憶裡的中國城,地點位在昔日台南的運河盲段(為停泊漁船,將運河船渠延伸小段入市區,狀如人體盲腸),漁業的沒落,讓盲段被填平並興建為大型商城,帶有濃厚中式風情的建築是由建築師李祖原操刀,曾經風光無比,也是台南的繁華地標。後因海安路地下街工程計畫不當,商圈轉移,漸趨沒落並成為台南的「黑暗角落」,為解決問題,五年前台南市政府決定拆除重建,並由荷蘭建築團隊MVRDV和台灣「都市里人」共同規畫設計,贏得國際建築競圖。

 

都市里人規畫設計建築師李麗如透露,最初台南市政府的計畫,是想將中國城爆破拆除,從頭來過,但荷蘭建築MVRDV主持設計師Winy Maas認為,這建築結構其實很美,才在規畫上刻意保留一部分的建築結構,也像是把過去的一段歷史記錄下來。「我們希望改造後的公園是新舊並存,既能保留在地老居民快樂難忘的兒時記憶,也將塵封已久的運河歷史情境拉回到現代,讓新一代市民了解舊城區因應時空變遷而產生的變化。」

 

以潟湖造景及自然都市為設計概念的公園,特意將原有的地下停車場變成下沉式廣場,經解釋後才知道,「想將舊商場地基,從公園和潟湖中被凸顯出來,如同一個當代的羅馬廣場,為市民創造一處視覺記憶地標。」

 

蝸牛巷

蝸牛巷
隱身在永福路、西門路一帶的窄巷內,從清 朝及日治時期即佇立在此的老房,隨著年輕人 的進駐,開始有了繽紛多彩的活力樣貌,不只 是有各種裝置藝術,就連隱藏版職人店鋪都很 有味道。巷名來自台灣已故文學作家葉石濤筆 下的街坊巷弄,也期許大家用如同蝸牛般的慢 慢步伐,探索更多老城巷弄之美。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97巷

 

細膩規畫  重視低碳永續

 

面積廣達一.五四公頃的廣場內,錯落各座深淺不一的景觀水池,蘊藏著團隊實踐低碳永續精神的巧思。都市里人規畫設計表示:「水池用水為雨水回收過濾再利用,並於地下二層設置兩處大型蓄水及滯洪池,同時滿足蓄水再利用及區域滯洪的防災功能。」再來,為配合台南的氣候,水池也可調整水位,少雨時水位調升至三十公分,多雨時可調降為十公分,或不放水只開啟噴霧系統,「此廣場具備區域性的微氣候調節功能,可減少都市熱島效應。」

 

就Winy Maas的觀察,台南是座灰色的城市,所以他想讓「城市與自然和水岸重新連結,把綠意帶回城市。」團隊特別模擬了台南東部自然的綠色景觀,把屬當地原生種的樹木、灌木和草類組成多層次植被,未來這些植物將長成鬱鬱蔥蔥的景觀叢林。廣場部分則統一用純白色打底,藉以降低部分舊有設施的視覺存在感,就如同一大片的純白畫布,未來也會邀請當地藝術家來裝飾這些基礎設施。

 

隨著河樂廣場的竣工,一個個遊走水池裡戲水的孩子,在城市裡的綠水間和自然交會,大夥兒玩著、跳著、笑著,開心的畫面,同樣也深刻了童年的記憶。

 

廣場橫跨金華路

廣場橫跨金華路,馬路底下即成為民眾遮蔭戲水的小天地。

 

夜晚亮燈後的廣場空間

夜晚亮燈後的廣場空間,流淌不一樣的浪漫風情。

 

河樂廣場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343-20號

 

糯夫米糕

 

糯夫米糕

糯夫米糕
從路邊單車販售起家,到如今不到10坪大的獨立店面,即使每天僅2小時就完售,5年來,不變的是排隊人潮,還有老闆劉雨樵做米糕的心意。承襲外婆的手藝,招牌的麻油豬軟骨肉米糕,簡簡單單僅用麻油翻炒到收汁,再用電鍋蒸出暖暖香氣,配上各種訂製的生活器皿,一口口吃進復古而迷人的府城情韻。  
▶台南市中西區府前路一段359巷24號

 

阿櫃日式手作銅鑼燒

阿櫃日式手作銅鑼燒 
從電影《戀戀銅鑼燒》開啟想要做銅鑼燒的念頭,再到日本吃遍大大小小超過20多家名店記錄日式手法,最後花兩年時間悶頭苦練試作,煉出純日式口感的紅豆味「赤銅鑼燒」和抹茶味「抹銅鑼燒」,吃來厚實綿香。其他如苦甜巧克力、檸檬卡士達等特別版,得看當天到貨食材品質不定期推出,且僅3小時就完售。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81巷

延伸閱讀
台南最美綠色隧道大公開 一起漫遊綠蔭大道森呼吸
台南最美綠色隧道大公開 一起漫遊綠蔭大道森呼吸

2020-03-18

「一般安全帽寫注意安全,他們寫南無阿彌陀佛」台中綠川整治無名英雄 冒死潛水底搬礫石
「一般安全帽寫注意安全,他們寫南無阿彌陀佛」台中綠川整治無名英雄 冒死潛水底搬礫石

2018-05-07

藝術品妝點溼地
藝術品妝點溼地

2013-10-17

讓我們共同守候台灣溼地的美好未來
讓我們共同守候台灣溼地的美好未來

2013-07-30

豐富喧鬧的鰲鼓溼地晨光曲
豐富喧鬧的鰲鼓溼地晨光曲

201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