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廉的攤位租金與老市場的獨特氛圍下,近來興起年輕人進駐老市場的創業風潮,斜槓青年、神級主廚、小吃二代主紛紛進駐,他們用青春文創點亮了沒落老市場,使得菜市場收攤後不再蕭條恐怖,成為年輕人、老顧客、街坊鄰居的青春消夜場。
一座老建築要起死回生,解方就是「美食」兩字。
不同於超市的明亮與整齊,老市場的紛雜充滿各種趣味,如果你已經很久沒逛菜市場了,快來用青春視角重讀老市場回憶吧!
百年市場絕地逢生
新竹東門市場 ╳ 曼谷市場創辦人 查理
早市熄燈後,喧譁轉小音量,寂靜卻轟鳴。站在主通道上,顧盼前後的出口,街上的陽光很璀璨,感覺很近又很遠。東門市場被鎖在百年回憶裡,曾經名冠全台的貴婦百貨淪為都市鬧區裡的廢墟,就像是一襲華美的袍子,上面卻爬滿了蝨子。
東門市場源於一九○○年,為日治時代的「新竹市場」,一九七七年重建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水泥結構建築,曾經是國內單一建築面積最大的市場,可容納五七一個攤位與一家印刷廠,並且設有全新竹市第一座電動手扶梯,在當時來說,這座菜市場就是「現代化」的代名詞。
摩托車直駛入市場的景況讓查理聯想到泰國,於是興起在市場開泰式餐廳的念頭。
迷走建築神奇角落
從日治時期全台最大菜市場,到成為城市巨大的暗角,兩年多前查理(黃光正)來菜市場創業,租了潤餅大姊的攤位開了泰式餐廳「曼谷市場」,成了菜市場裡第一家文青風格的餐飲店。「他們都說我腦袋壞掉。」沒人覺得晚上有生意可做。
懷著天真浪漫想法,查理在小攤放了三張椅子,覺得自己可以很「深夜食堂」,未料生意還沒做到,卻被暗夜版市場人生的魔幻寫實給震攝:金色假髮變裝的風衣怪客、牽繩遛猴子的中年男子、市場就是我家的流浪漢⋯⋯,熄燈後的菜市場上演著從未見過的人生百態,像不小心把城市的內裡翻開來。
跟著查理走市場,主通道時常有摩托車借過,這是當地居民才懂的捷徑。踩著停止運轉的電扶梯上二樓,上帝公廟亮著紅燭燈火,古董商賣著看不懂的奇貨,幾家營業的服飾店、裁縫店、男士理髮,依稀可見幾位老顧客光臨,大多都是就地住在菜市場的人家。至於三樓,那已是拉下鐵捲門的大撤退狀態,只能從沒拆走的凸字招牌燈推理過去的使用狀態,另一頭卻有新竹市府成立的創育機構「東門青年基地」,招募年輕藝術家進駐開工坊,新舊對照成了有趣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