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國境之北 山海線秋遊記

國境之北 山海線秋遊記

林秀娟、蔡佳玲

美食旅遊

攝影/陳弘岱、唐紹航 圖片提供/台電、中華文化總會、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台灣千里步道協會

1193期

2019-10-30 14:32

台灣北海岸、東北角蘊藏著鬼斧神工的絕美景致,
從淡水河岸循著海水、山林的氣味一路探尋,
在基隆、瑞芳和貢寮之間,
一條依山傍海的旅行寶藏線,細藏著許多精采遊程。
秋意漸濃之際,且循著山野海味的氣息,
在國境之北體驗多樣化的遊玩樂趣。

淡蘭古道北路整建開放之後,美麗的山徑掀起一波朝聖熱潮,隨著古道中路於近日陸續完成,往山裡尋幽的訪客更是絡繹不絕。

 

串起四城市的百年山徑

 

淡蘭古道為清朝時,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台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全程長約二百公里,為橫跨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四個行政區的百年山徑,也是台灣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不若其他一條線型或是環圈型的國際長距離步道,淡蘭古道串起了台北到宜蘭間大大小小的聚落小徑,並分為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茶道」的交通系統,行走於其間,彷彿也閱讀了蘭陽平原的開墾史。

 

作為北台灣人的共同記憶,淡蘭古道以「古道復舊、就地取材、生態透水」為施工方式,降低對生態環境和歷史遺跡的打擾和影響,古道中路修復的消息傳開,就連日本戶外流行雜誌《Randonnée》也都跨海來台,用專題篇幅特別介紹淡蘭古道之美。

 

為什麼淡蘭古道如此備受矚目?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指出,若以北緯二十三.五度為軸線,在地球畫一個圈,將會發現經此緯度的十六個國家,多屬沙漠及草原的地帶,但台灣因為海洋環繞、季風氣候的水氣影響,雨量豐沛且林相豐富。

 

「以全球緯度帶來說,淡蘭古道擁有其他地方都沒有的獨特風光,除了有蕨類植物之王稱號的「桫欏」,更遍布從侏羅紀時代即存在的活化石植物——雙扇蕨,外國人來走,感覺特別像亞馬遜森林。」大量綠色植被覆蓋的淡蘭古道,是難得一見的生態長廊。

 

淡蘭古道

▲淡蘭古道沿途有豐富的蕨類植物伴行,涼爽之餘,還能進行生態觀察。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投入淡蘭古道整闢已四年多,從路徑規畫到定案,就花了二年多的時間。為重現先民們以前的行走路線,協會必須先閱讀大量的歷史資料,再實地踏勘。

 

「光文獻就看到眼睛脫窗,還要把各時期的地圖疊起來,畫出查訪路徑。尤其清朝有許多山水畫是一種意象表達,還有一些已經變成公路或是被封掉的小徑,我們都要找出替代道路,才能盡量讓健行者走在山林裡,這工程非常浩大。」即使過程如此艱辛,仍澆不熄這群人想要重現淡蘭古道的決心。

 

探訪聚落裡的人文風景

 

相較於平緩易行的北路,逐步完工的中路,地貌原始而多樣,多條小徑皆是先民從自家門口徒步到宜蘭的路線,也深具在地人文特色。徐銘謙邊指著淡蘭古道的地圖邊介紹:「灣潭古道和北勢溪古道緊臨溪流,沿途可以戲水,潺潺水聲讓人感到清幽涼爽,比重複的山景有趣多了。」

 

同時,他也提到從灣潭往石空古道的路上,會經過位於北勢溪上游的坪溪古道,溪流清淺,兩旁林木參天,放眼望去會有宛若置身在日本山林的錯覺,若是運氣好,可能還會見到山羌、穿山甲或藍腹鷳,續行往下翻過稜線,則可眺望龜山島及東海岸的美麗大景。

 

坐落在新北市雙溪的崩山坑古道,多山地丘陵,饒富古意的手砌石階是一大特色,其中在泰平一帶,有很多無人看顧的良心商店,販售在地種植的新鮮時蔬、飲料及冰品等,是健行者的中繼補給站;而泰平居民更在當地的小土地公廟規畫告示牌,供人欣賞石砌、磚造等建築風格,及刻寫各式對聯的小廟風景。

 

淡蘭古道

▲淡蘭古道上擁有多達250座小土地公廟,旅人們用手繪記錄各自的特色。

 

淡蘭古道

▲先民們就地取材,以打鑿塊石建造的小土地公廟,承載地方的歷史記憶。

 

走進遺世獨立的世外桃源

 

此外,徐銘謙提到中坑古道上的景物也很具可看性。這條昔日茶商行走的捷徑,從雙溪到盤山坑的路上,可見一大片連綿層疊的梯田,雖已廢耕,但隨著柔和的陽光,輕灑在如階梯般的層次田壁,偶爾還有野放的牛隻穿梭其間,就像是意外闖入被遺忘的世外桃源。

 

若是想要體驗古道一日遊,徐銘謙也建議,不妨於秋天時節來訪,可至位處於淡蘭古道北路的草嶺古道,欣賞台灣芒、白背芒,整個山谷的芒花隨風翻浪,十分壯觀。

 

淡蘭古道所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旅遊方式,不僅能喚起人們對土地的認同感,也能導入社區聚落的參與,真正用古道去帶動山村經濟,在感受小鎮深度魅力的同時,更開啟一條能讓國內外旅人認識台灣的朝聖之道。

 

淡蘭古道

▲雖然中坑古道的梯田已無人耕作,但仍有野放水牛不時會在此悠閒散步。

 

古道指南

山林裡的回憶

 

「官道」淡蘭古道北路

•草嶺古道/從新北貢寮至宜蘭大里,是台灣目前僅存前清所遺古道之一。

 

「民道」淡蘭古道中路

•灣潭古道/位於新北坪林至雙溪間的古道,全線皆沿著灣潭溪而行,是接連兩地往來的古道。

•北勢溪古道/坐落在新北雙溪三水潭至料角坑,沿北勢溪上游溪岸而行,可通行兩地。

•坪溪古道/位於新北雙溪泰平烏山,為運送木材的林道。

•崩山坑古道/位於新北雙溪柑腳至泰平,是兩地居民的往來道路。

•中坑古道/連結新北雙溪柑腳與盤山坑,為早年茶商運茶的捷徑。

 

煉銅廠

再次點亮金瓜石

瑞芳

 

一群群採礦工人,不分冬夏在礦坑裡辛勤採礦、揮汗如雨。舊時,礦業是九份金瓜石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礦工將採好的礦石集結成堆,再運送至原名「台金公司濂洞煉銅廠」的十三層遺址,由八千名工人接手處理,待礦石精煉成黃金、銅之後便能加以販售。

 

荒廢至今已近四十年的十三層,現已由台灣電力公司接管,儘管昔日風華不再,甚至被列入汙染控制場址,已然頹圮的外觀,在秋芒、青山與陰陽海的簇擁下,壯闊的氣勢卻仍輕易地就能抓住旅客目光,蒼茫的輪廓,頗有幾分龐貝城的氣質,又有「礦山上的布達拉宮」之譽。

 

老廠區之美,在風化稜角間,造就模仿不來的獨特面貌。繼被點名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世界文化遺產潛力景點之後,台電近來更利用「遠觀型」公共藝術活化,開創土地汙染用地再利用首例,邀請曾經為自由女神設計燈光的照明大師周鍊、藝術家何采柔,運用光束妝點柔性美,在夜空中燃起燈,點亮十三層。

 

幾束溫暖的光線,照亮煉銅廠與在地環境相容相依的和諧,配合階梯狀的十三層,周鍊在選礦場及煉礦場遺址兩處,以延續性的高低亮度凸顯建築層次感,四周建物則以內透光方式呈現,再以色溫、泛光搭配最佳效果。

 

感性訴求上,藝術家何采柔則揉合劇場設計和視覺呈現,「I」像是英文大寫字母,看上去是一道門縫也是坐標,白天當雕塑,入夜點起燈就變身為門縫中透出的光線,為金瓜石的夜晚和前半生推開了想像之門。

 

十三層遺址

▲點燈首日邀請優人神鼓到場演出。

 

十三層遺址

▲從側邊望過去,十三層的燈火搭配四周百姓家燈,形成溫馨小鎮的景象。

 

十三層遺址

▲藝術家何采柔的創意,讓隧道裡的「I」,成為門縫中透出的光線。

 

十三層遺址
新北市瑞芳區九份溪出海口兩岸

每晚18:00~21:00亮燈

延伸閱讀
老謝:從清泉走到養老-霞喀羅古道尋奇
老謝:從清泉走到養老-霞喀羅古道尋奇

2019-06-16

隨著桐花盛開,重探古道風采依舊
隨著桐花盛開,重探古道風采依舊

2019-04-19

台灣居然有如此美景:令人驚艶的灣潭古道
台灣居然有如此美景:令人驚艶的灣潭古道

2018-10-01

漫步淡蘭古道 賀陳旦讚:具文化、生態及地景多元是健康休閒的新選擇
漫步淡蘭古道 賀陳旦讚:具文化、生態及地景多元是健康休閒的新選擇

2018-07-09

碧海藍天.梯田.古道
碧海藍天.梯田.古道

200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