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熟悉的台灣尋常風景,其實隱藏著不尋常的故事,
創作者將正港台味與藝術結合,
以獨門的巧思,演繹在這塊土地上特有的迷人日常。
紙上光影雕出日常 林文貞
面對木桌上平躺著的數十件紙雕作品,林文貞毫不猶豫地一一說出名稱和紙上述說的故事,細緻的刻痕在五顏六色的紙張落下,她刀下的古早味小吃、廟會慶典、海洋生態、農村田野等畫面惟妙惟肖。要處理那麼多令人瞠目結舌、細密如麻的繁複作工,不累嗎?林文貞說,「不管什麼事,喜歡就會一直做!」
二十多年前於加拿大謝爾丹學院服裝設計科畢業後,林文貞回到台灣的內衣公司上班,因為內衣上蕾絲鏤空透光的線條極美,就此在她的心裡種下了創作的「因」,直到婚後接觸手製繪本和想像力自由創作的繪畫課程時,她以紙雕為教案進行創作,逐漸茁壯的雕刻魂才慢慢結出「果」。
▲林文貞以紙雕記錄生活、撫慰傷痛,向世界宣揚台灣之美。
▲紙雕作品〈下雨了〉黏貼在美濃紙傘上,透著光,可看到媽媽忙著收衣服,拿著傘嬉戲的小女孩在雨中玩得不亦樂乎。
▲〈阿嬤家的生命樹〉將阿嬤們的喜好和一生雕成故事,在樹下向著陽光成長。
提刀作畫 打磨傷痛
親人的過世,也是她埋首於創作的重要起點,「小時候大舅舅常帶我們玩,在他過世後,我雕了一雙有樹、海、鞦韆、木馬的腳,刻完的那一刻,傷痛就好像停住了。」失親之痛讓她體悟了創作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救贖,倚著一股燒不盡的熱情做後盾,林文貞於二○○六年開始了不停歇的紙雕創作之路。
台北迪化街上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後院展著她的作品〈阿嬤家的生命樹〉,回到青春少女時期的慰安婦阿嬤們在樹上、樹下徘徊,愛唱歌的蓮花阿嬤拿著歌本盪鞦韆,振著斑斕羽翼的孔雀是宛女阿嬤的最愛,在望著月亮等待光明的時空裡,她刻劃出慰安婦阿嬤們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