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是大自然予以人類的珍貴資產。不過,先進國家因食物取得容易,使全世界有高達三分之一的糧食,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中就已經被浪費掉。日文中的「格外品」,指的就是為因應方便管理,被分級制度淘汰的農產品,其實都仍是健康營養的食材。幸好,在台灣還有許多餐廳及組織,努力在食物鏈的末端,為這些格外品重新創造價值,並喚醒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隱身台北市環河快速道路旁的老房子,是「小小蔬房」推廣環保有機和生態平衡的基地,雖然空間坪數不大,但負責人劉姐的夢想卻很大,她認為推廣是需要面對面的接觸,不光是食材,更希望能把這家店轉化為人生的觸媒,建立影響力,為其他人帶來生命中小小轉變的機會。於是,還真有原本經營佛教二手書店的香港客人,來這裡上完手作豆腐課後,回去就開了一家賣禪食的餐廳。
甫入門,必然會注意到那片粗獷的石牆,劉姐緩緩地說:「就是因為這片牆,我才開了這家店。」一次經過漢口街的途中,不經意瞄到這家店鋪在招租,不看還好,一看就被這座百年石牆給迷住,憑著一股衝動就把店租下。後來思路一轉,她向來喜歡有溫暖人情味的社區廚房,何不就乾脆來開家餐廳,落實「一個人做菜可以帶給別人幸福感」的想法。
打破框架 料理創意蔬食
餐廳平時僅於周三至周日供應午餐,其他時間則以下午茶和料理教室為主。不過,往往還未到餐期,就有客人喜歡先到餐廳,坐在料理台前,和每天一早到店製做料理的劉姐閒話家常。
客人口中的劉姐,就像媽媽般,總分享著食材要如何料理最美味,抑或叮嚀大家怎麼吃最對時節等。不過更多人會驚訝的是,她那獨樹一格又兼具美感的原創料理手法,劉姐笑說:「我這哪有什麼流派呀?不過就是為孩子做料理的媽媽手藝罷了,還有人跟我開玩笑說,這是畢一生功力的料理絕活。」
正因沒有框架,對味覺的敏銳度是自己一步步建立資料庫而來,劉姐料理的一切都是從食材出發,到產地或市集,去探索友善耕作的有機食材,進一步了解種植的脈絡,就更形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