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慢活人生,騎著單車愜意地在都市中遊走,換個視野,享受時速10公里的風景。隨著單車旅遊的風氣日益漸增,以及打造綠色運輸休閒的願景,台南市政府規劃完善的自行車道路網,目前全市已建置400公里的自行車道,串連大台南地方山海景點,構築出綠色樂活的單車遊憩路線。
其中橫跨鹿耳門溪、連結兩岸交通往來的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為台南第一座兼具觀光與休閒功能的自行車橋梁。橋長88公尺,寬7至15公尺,採「脊背橋」設計,外觀近似斜張橋,中間矗立的塔柱兩側各拉三條斜張鋼纜至橋體固定,猶如風帆張開之意象,中立塔柱雕刻「魚躍鹿耳」的圖騰,突顯在地特色。
傳統梁式橋因跨徑短、橋墩數多,一遇風災大雨,容易沖垮斷裂;背脊橋則橋塔高度低,在橋塔兩側以鋼索撐拉起橋面,跨徑較一般梁式橋長,具有良好的承載水流沖刷力量,且背脊橋的施工成本與時間較斜張橋經濟,日後維護保養也較方便,更兼具外形大方、流線性等美學特色。目前國內具有相關技術的廠商並不多,施工難度高,但在台南市政府高標準要求之下,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獲得103年全國金安獎評選第1名,以及102、103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質獎,其中金安獎更是台南市公共工程第一次獲獎,彰顯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不僅兼具實用美觀,更擁有良好安全品質的保證。
傳統梁式橋因跨徑短、橋墩數多,一遇風災大雨,容易沖垮斷裂;背脊橋則橋塔高度低,在橋塔兩側以鋼索撐拉起橋面,跨徑較一般梁式橋長,具有良好的承載水流沖刷力量,且背脊橋的施工成本與時間較斜張橋經濟,日後維護保養也較方便,更兼具外形大方、流線性等美學特色。目前國內具有相關技術的廠商並不多,施工難度高,但在台南市政府高標準要求之下,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獲得103年全國金安獎評選第1名,以及102、103年國家卓越建設獎優質獎,其中金安獎更是台南市公共工程第一次獲獎,彰顯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不僅兼具實用美觀,更擁有良好安全品質的保證。
迎風馳騁 台江小旅行
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落成以後,完整串連起以單車遊台江國家公園的「文化絲路」路線,遊客可以騎單車迎著海風一路走過四草大橋,眺望台江內海與台灣海峽匯流,觀看河海交錯間的波瀾起伏,繼續往前騎行,一池池的魚塭散布其中,令人心曠神怡,有「台灣亞馬遜河」之稱的四草綠色隧道就坐落在一旁,乘著竹筏悠遊於隧道之中,森然綠意漫天,光影從間隙灑落,如夢似幻。
循著海的氣息一路來到位於鹿耳門溪畔的雄偉壯麗的天后宮,虔心參拜媽祖娘娘後,到一旁台鹼宿舍欣賞和風建築,與悠閒晃盪的貓兒玩耍,往前直行來到鹿耳門溪的出海口,於波瀾壯闊中矗立的「府城天險」氣勢凌人,遙憶當年國姓爺登陸上岸的歷史一刻,繼續踩著單車橫越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遊逛右岸的曾文溪口、土城鹿耳門聖母廟,細細品味台江內海走曾經滄海桑田的歷史紋理,最後大啖當地美味海鮮飽足而歸。
循著海的氣息一路來到位於鹿耳門溪畔的雄偉壯麗的天后宮,虔心參拜媽祖娘娘後,到一旁台鹼宿舍欣賞和風建築,與悠閒晃盪的貓兒玩耍,往前直行來到鹿耳門溪的出海口,於波瀾壯闊中矗立的「府城天險」氣勢凌人,遙憶當年國姓爺登陸上岸的歷史一刻,繼續踩著單車橫越跨鹿耳門溪自行車橋,遊逛右岸的曾文溪口、土城鹿耳門聖母廟,細細品味台江內海走曾經滄海桑田的歷史紋理,最後大啖當地美味海鮮飽足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