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尋訪全台特色教堂 上帝的居所

尋訪全台特色教堂 上帝的居所

陳惠心、陳怡如

美食旅遊

攝影/陳弘岱、吳東峻

1062期

2017-04-27 16:40

台灣的天主堂,一百多年來,在來自歐洲各地天主教神父們的無私付出下,迄今共有九百多座。此次我們拜訪四座天主堂的神父,透過他們的眼與口,穿梭時空,感受這些在許多慈愛下成就的美麗建築。

鹽水天主聖神堂 台皮西骨的奇幻聖殿


台南鹽水除了以蜂炮和意麵聞名,還有個遊客熱門景點,生動地說明外來宗教如何開闊地融入在地。

遠遠瞥見鹽水天主聖神堂,宮廷式建築、屋頂紅瓦、門口的石獅,你會以為這是一座中國廟宇。

走近後,獨立於主堂外的六角形聖母亭映入眼簾,懷抱聖子的瑪利亞也與台灣民間盛行的女神信仰產生連結,令人感覺親切;直到牆上的玫瑰經壁畫、十字架與亭頂代表聖神的鴿子提醒來者: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天主教堂。

原籍中國陝西、五○年代共產黨鎮壓天主教後輾轉來台的李少峰神父,天性幽默開朗,被部分教徒暱稱為「瘋子」。

 

「瘋子」神父中學西用


一九八六年,他重建翻新了天主聖神堂,在那個鄉間傳教不易的時空背景中,將建築內外徹底中國化;進入主堂,只見處處雙龍搶珠、雕梁畫棟,祭壇上擺放著台灣傳統香爐與佛教常用的樂器罄,令人驚訝之餘,不禁會心一笑。

 

「天主教向來都希望生根地方,不會排斥原有文化或其他宗教。」來到天主聖神堂一年多的鐘義宗神父說,也因李神父的學養豐富,足以完成這樣具意義的結合工作。

「你看,」鐘神父指著主堂內兩側大紅圓柱上的對聯說:「從第一組到最後一組,裡頭都包含有『天主』二字,都是李神父的題字。」

遊客不時會好奇地走過紅燈籠與「祭天殿」匾額底下,視線也被祭壇前方的「最後的晚餐」壁畫吸引。

 

孔子、老子現身壁畫


畫裡藍眼睛的耶穌與十二門徒皆著漢服,吃的是包子、以爵(古代酒器)飲酒,有幾位聖者甚至帶著因為飲酒而脹紅的臉,叛徒猶大手中,正握著一包錢幣。

隔著教堂與祭壇相對的,有一位彷彿土地公的白鬍子長者——天父耶和華正慈愛地懷抱著祂在七天內所創造的世界。

教堂四周則圍繞以耶穌苦路像,以及曾在中國為天主教殉難的聖人壁畫,最特別的是,主角還包含至聖先賢孔子與老子。雖然他們生在天主教傳入中國前的年代,但為人類智識所帶來的貢獻,早已超越任何宗教或民族界線。

鐘神父在祭壇前點燃三支香,代表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和聖神,誠摯敬拜;白煙裊裊,上升至屋頂的十字架,穿越一切具體的限制,也穿越形式的束縛,就和這座中西融合的天主聖神堂一樣,將信徒的心意,毫無芥蒂地傳達到天主那裡。

 

鹽水天主聖神堂

  教堂內繪有14幅耶穌苦路圖

 

鹽水天主聖神堂

要不是有十字架,從外觀看來,天主聖神堂像極了傳統中國廟宇。 

 

鹽水天主聖神堂

 建立天主聖神堂的德籍胡國臨神父,也被畫成古人形象。

 

天主聖神堂

  要不是有十字架,從外觀看來,天主聖神堂像極了傳統中國廟宇。 

鹽水天主聖神堂
地址:台南市鹽水區西門路19號
電話:06-652-1174

 

旗山聖若瑟堂 喧囂中的靜謐天地


聖若瑟堂

教堂內部保留極具溫度的木楯屋頂,與主堂莊嚴的石造結構相映成趣。


站在聖若瑟堂外往後看,巷底是香火鼎盛的城隍廟,熱鬧的高雄旗山老街就在五百公尺外,但天主堂安靜地、巨大地隱身小巷裡,彷彿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等候信眾到來。

 

巴黎聖母院縮小版


台灣有兩座培育神父的修道院,北部在輔大,南部在高雄旗山的聖若瑟堂;目前有二十三位來自世界十一個國家的修士,正努力於此研讀神學、哲學與中文,期待有朝一日能為神服務世人。目前暫不開放參觀,有意者必須事先電話預約。

「因為有外國教授來上課,」聖若瑟堂副院長、巴西籍的田播善神父解釋,「他們希望能不被打攪。」

聊著聊著,就有一位外籍年輕修士騎著機車進來,並朝我們微笑,襯著修士笑容背景的,是歐洲風味十足的天主堂門口,不禁令人想起電影《羅馬假期》場景。

這座於一九五九年由西班牙籍戴剛德神父親自設計興建的天主堂,採台灣較少見的哥德式建築形式,正面的角塔、玫瑰圓窗,側面的尖拱窗與上端尖塔,迥異於本地多數中西融合式天主堂,彷彿巴黎聖母院的縮小版。

原本以為裡頭同樣會是宏偉堅硬的石製結構,走上二樓(一樓是辦公室,二樓是聖堂),放眼望去,整片古典而有溫度的木頭屋頂,令人驚嘆。

「本來上面用塑膠板遮住了,」田神父回憶:「二○○二年維修時,我們把它拆掉,看見那麼漂亮,當然要留下來!」

 

手繪金箔壁畫超吸睛


十五年前的維修,還請來替西班牙王儲繪製壁畫的義大利畫家,耗時三個月在教堂最前方手繪耶穌復活壁畫,並綴以金箔;踏在象徵死亡的黑色以及象徵永生的灰色之間的耶穌手拿聖經,上頭寫著「愛你的敵人,我將回來」,道盡愛與信仰的力量。

由神父們打造的聖洗池,則躺在天主堂另一角,八角形池子由代表基督基石的黑色玄武岩作底,四周以繽紛的馬賽克拚貼上四位宣報好消息的福音使者:人,老鷹、獅子和牛。

舉辦大型活動時,聖洗堂會被移至天主堂中央、莊嚴的大理石祭台之前,讓信眾在如此靜謐開闊的場所,被具體與精神上的壯麗包圍著迎向新生。

「我們的愛是有限的,有時候我們甚至不能愛我們自己;我們追求快樂,卻發現永遠不能滿足,很多有錢的人自殺,因為找不到意義。所以我們希望你走進來,看到那麼美,感受到愛,相信天主可以真正滿足我們。」

田神父非常有感情地敘說,而一位老太太信徒正虔誠地坐在那端窗邊祈禱,身上散發溫暖的光,猶如呼應了這份美,與愛。

 

聖若瑟堂

由聖若瑟堂的神父親手打造的聖洗池,設有水溫調節裝置。

 

聖若瑟堂

 義大利畫家手繪的耶穌復活壁畫綴以金箔,花了三個月才完成。 

 

旗山聖若瑟堂


旗山聖若瑟堂
地址:高雄市旗山區德義街6號
電話:07-661-2344

 

菁寮聖十字天主堂 稻田裡 遇見心靈穀倉


聖十字天主堂彷彿從稻田裡長出來,也擁有豐盈的生命。


與神父約定的時間還沒到,我們沿著田埂,先走入台南後壁的春耕稻作之中。

在一片溼潤的、蓬勃的綠意那頭,聖十字天主堂佇立,彷彿等待著豐盈秋收的穀倉,同樣從土地裡殷實地長了出來;而突出於周遭低矮房舍的高聳十字架塔頂,則正伸向其最終所企求的——天主的懷抱。

 

現代主義尖塔藏鄉間


建於一九六○年的聖十字天主堂,是當時前來傳教的德國神父楊森請託同鄉好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hm)設計,這也是後來揚名國際的波姆在年輕職業生涯的首件獨立作品。

雖然因教會經費短缺,波姆從不曾踏足此地,但寄來了詳盡的草圖。四個現代主義風格的尖錐塔,就此成為島國鄉間一景,如今,這片風光裡又融入了一位台語流利、愛吃米飯和意麵的阿兜仔。

「進來要關手機喔,」已在後壁服務九年的法國籍韋芳濟神父說,「要是忙著拍照,你會感受不到重點。所以我們把手機關掉、把心打開接受祝福,離開的時候會笑咪咪。」

無須等到那時。一踏入天主堂,我們便置身在第一個尖錐塔鐘樓之下,被涼風徐徐及韋神父可愛的木雕作品包圍;抬頭看,塔頂有一隻活力十足的公雞。

「咕咕咕~」韋神父學雞啼叫,把大家都逗笑了。「公雞每日迎接天光,就像我們歡迎心裡的天主。」他感性詮釋。

第二個尖錐塔是全台唯一獨立於聖殿之外的受洗堂,這是源自中世紀敬拜前必須先淨身的概念,旁邊則圍繞著長廊,是波姆請同樣身為建築師的太太所設計,用來當作神職人員的生活空間。

 

父作子修的傳承美談


聖殿與聖
體堂兩個尖錐塔一大一小相連,迥異於一般天主堂將光線集中於上部的配置,落地格狀窗框迎接陽光由四處灑落,形成明亮的主體空間。韋神父站上八角形石製祭壇,將點燃的小蠟燭朝塔頂舉起,像一心想親近父親的孩子,光中有光,也象徵他想讓聖十字天主堂重獲新生的熱情。

一九八六年波姆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連帶讓他這件早期作品引起關注,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天主堂急需維修,韋神父因此兩度前往德國拜訪年事已高的波姆,竟意外獲得他的建築師兒子保祿(Paul Bohm)首肯,擔起重建聖十字天主堂的重責大任。

 

「父親的工作交給兒子來恢復,」韋神父無比滿足地感嘆,「這不是很美嗎!」
 

聖洗堂獨立於天主堂之外,中間的聖洗池也是由建築師波姆畫草圖設計。

 

內部的檜木製格局窗框頗有和風,引進大量日光。 

 

韋芳濟

可愛的韋芳濟神父喜歡木雕, 天主堂裡到處可見他的作品。 


菁寮聖十字天主堂
地址:台南市後壁區墨林里菁寮294之1號
電話:06-662-2975

 

新城天主堂 諾亞方舟 隱身山林


 教堂設計成簡潔船形,有航向耶路撒冷之意,呼應台灣的海島意象。


穿越鳥居,筆直走過參道,路的盡頭不見莊嚴神社,而是形如方舟的船形教堂。這裡是花蓮新城天主堂,在靜謐清幽的一方天地,西方教堂與東洋神社相融逾半世紀,如此和洋並存的教堂景觀,更是全台唯一。

教堂前身,是為了紀念「新城事件」殉難士兵而建造的神社。日軍撤台後,神社日漸荒蕪,直到一九六二年由天主教會購得該地,兩年後教堂落成,卻仍刻意保留鳥居、石燈籠、狛犬等遺跡,「我們留下歷史,也希望各文化能和平共處。」在教堂服務近四十年的瑞士籍神父戴宏基笑著說。

 

神社遺跡 融入教堂中


他細數這裡的一景一物,信手拈來都是故事,神社遺留的三座鳥居就有玄機,雖說是鳥居,如今看來卻更像是中國牌樓。原來七○年代台日斷交,第一座鳥居的雙翼被鄉公所鋸除,他不忍古蹟再被破壞,便靈機一動將鳥居改為中式牌樓,在兩側加上紅柱,遠望像雙十站立,還嵌入「天主教會」橫匾,才躲過拆除命運,「但我故意做得很不一樣,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新跟舊,知道過去歷史。」

有別於日本神社的筆直參道,教堂第一鳥居和第二鳥居中間,卻轉了九十度直角,很多人以為是神社腹地不夠才轉彎,但戴宏基揭曉答案,其實是因第一鳥居面對當年弔魂碑的緣故,另一座「殉難將士瘞骨碑」(瘞音同益)則被移至教堂花園。

 

苦路壁畫 飄東方神韻


參道盡頭的神社本殿,現成為供放聖母的聖母園,聖母底下架高的石頭基座正是當時本殿的基座。戴宏基指著裸露的石頭牆說:「沒有人能想像,這裡一直都是供奉神的地方。」

為了融入神社氛圍,教堂外觀設計捨棄華麗高聳的哥德式建築,改以航向耶路撒冷的簡潔船形,就連內部的巨大鍛鐵十字架,也特意不放上耶穌像。

教堂後方的苦路壁畫,則是五十年前由花蓮當地人執筆,模仿瑞士一座教堂的設計,用一整片牆描繪耶穌的受難路程,戴宏基笑說:「仔細看人物的表情,有一種天真的感覺,也很有東方人的神韻。」

「這裡有歷史的根,很有生命力。」二○○五年,在戴宏基爭取下,新城天主堂被列為花蓮縣定古蹟,未來他還想成立文物館、恢復鳥居原貌。一座教堂,包容兩種信仰,在無盡的歲月中,不停訴說那段百年歷史。有別於苦路壁畫多是分開描繪耶穌的受難路程,新城天主堂卻以整片圖畫的方式呈現。教堂裡的「聖洗池」,原先則是神社裡盛裝清水的「手水石」。

 

新城天主堂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歷史,戴宏基堅持教堂不上鎖,全天開放。 

 

新城天主堂

有別於苦路壁畫多是分開描繪耶穌的受難路程,新城天主堂卻以整片圖畫的方式呈現。 教堂裡的「聖洗池」,原先則是神社裡盛裝清水的「手水石」。

 

新城天主堂

  教堂內14幅彩繪玻璃是法國藝術家以傳統材料製作,久放也不退色。 

 

新城天主堂

 在綠意包圍下,處處透著神社遺 跡,把石燈籠漆成紅色也是戴宏基的點子。 


新城天主堂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2號
電話:03-861-1722

延伸閱讀

如何證明上帝存在?
如何證明上帝存在?

2020-07-07

究竟有沒有上帝與靈魂?須從永恆不變談起
究竟有沒有上帝與靈魂?須從永恆不變談起

2018-11-21

接受上帝最美的安排 罕見病友奏出人生樂章
接受上帝最美的安排 罕見病友奏出人生樂章

2018-01-25

請向上帝說清楚自己的問題
請向上帝說清楚自己的問題

2013-07-30

用50場演講向上帝要時間
用50場演講向上帝要時間

2008-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