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開台北城的城市肌理,訪客可以輕易在某個街角特色小店遇見驚喜。
但台北不止於此,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藝文聚落」,在歷史懷舊感上疊加新創意,更是令人難忘。
華山和寶藏巖,便是這樣成功揉合舊建築與新設計的所在。
華山文創園區 文青朝聖據點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位處台北黃金地段,其前身為台北酒廠及樟腦工廠。園區內一棟棟老紅磚房、洗石子牆等各類舊建築形式的廠房,如今已轉型為台北文創集散地;包括假日創意市集、Legacy音樂展演空間、光點華山電影館、特色小酒館等,都讓華山飄散著濃濃文青氣息。
華山寬廣的腹地、聚攏人潮的魅力,讓它多次被相中,成為舉辦吉卜力動畫世界特展、披頭四展等「重量級」展覽的地點。更不用說,多次在華山舉辦的「Simple Life簡單生活節」,已成了北部文青定期「朝聖」的音樂節活動。
作家方文山2009年以「華山24」為名拍攝電影短片,全片講述愛情,卻以華山懷舊頹廢的建築空間為敘事主體。他在電影紀錄片中說:「一個城市如果有記憶的話,華山就是整座台北城的斷面取樣。」
方文山感嘆,像這樣具歷史空間感的地方,少一塊是一塊。對比一旁忠孝東路上的高樓大廈,華山的確凍結了某個時期的台北記憶,等你來發掘。
寶藏巖藝術村 邀你入住歷史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30巷14弄2號
● 尖蚪 地址:台北市汀州路三段230巷57號
視角往南走,位於台北公館商圈旁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是另個與世隔絕的小天地。
依山傍水的寶藏巖,是60、70年代違章建築群聚的社區,蜿蜒錯落、高高低低的簡樸矮房,見證台北城市發展史。在各地人士奔走下,原要拆除的寶藏巖,被台北市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及時「刀下留房」。
陸續進駐的國內外「駐村藝術家」,為社區帶來質變,成為寶藏巖文化的一部分。2014年起,由七間房搭建出的「閣樓ATTIC寶藏巖國際青年會所」,更進一步打開大門,讓前來觀展的旅人可入住過夜,親身融入社區,不必再「快閃」體驗寶藏巖。
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曾說:「寶藏巖是一座感情博物館,活的。」《紐約時報》也將寶藏巖列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台北101大樓遙相呼應。
走訪寶藏巖,可在各小型展覽空間發掘歷史記憶。走累了,還可走進「尖蚪」探索食堂,點個紫蘇飯糰加上一杯「紅茶」,眺望窗外的新店溪風光,一坐就可窩整個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