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美國地標「自由女神」雕像啟用,她是法國給美國的百歲賀禮,但設計者原本不是要送給美國的,而是要放在埃及蘇伊士運河的入口處,慶祝開通。
「自由女神像」是美國最著名的地標,看到她,就知道來到美國、來到紐約。她是法國送給美國建國一百年的生日禮物,在一八八六年十月二十八日完工啟用,矗立在紐約哈德遜河口的貝德羅島。
自由女神像是由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i)所設計,據說他的靈感來自一八五一年,法蘭西第二共和的總統路易.拿破崙.波拿巴(Charles 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也就是拿破崙三世,發動政變、推翻共和政體,恢復帝制。當時支持共和的志士在巴黎街頭,築起簡陋的防禦工事,和復辟軍隊展開巷戰。
一天,黃昏時分,一個擁護共和的少女,手持燃燒的火炬,跳起來躍過障礙,高喊「前進」,衝向敵人,不幸中彈身亡,為自由共和犧牲。
自由女神像是1876年法國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被視為美國的象徵,也是遊客必造訪之地。(圖/達志)
「施工費」討不到 差點送不出去
巴托爾迪就以「高舉火炬」的勇敢少女為基本藍圖,設計象徵自由的雕像。正好此時他在朋友的婚禮,邂逅一名叫珍妮(Jeanne-Emilie Baheux Puysieux)的美麗女子,兩人燃起愛的火苗,後來有情人成眷屬。他便以妻子的形體,作為雕像的原型,並且以母親的容貌,當成雕像的臉,完成了這尊舉世聞名的「自由女神」。
這個一百歲的生日禮物並不好送,法國人民捐款做了雕像,但還要有「施工費」。美國政府不打算出這筆錢,政客也興趣缺缺。收禮的人不出錢,送禮的人也送不了。除了舉著火炬的手臂運到美國展覽,其他身體的部分全都分塊,靜靜躺在法國。後來一個公共福利基金會募集十五萬美元,加上紐約《世界報》發起募捐,又募得十萬美元,工程才得以展開。
雕像的基座高四十七公尺,由花崗石打造成。他們選用貝德羅島一座八角形的軍用砲台,向下打入八公尺深的水泥巨柱。七十五個工人用三十萬根鉚釘,把一百多塊自由女神組裝起來。
巴黎鐵塔的建築師艾菲爾,特別為雕像內部設計鐵構支架,使高四十六公尺,加基座為九十三公尺的巨大雕像能頂住強風。這尊頭戴桂冠、高舉火炬、手握美國獨立宣言的自由女神,從十月二十八日這天,成為美國的象徵。
事情真的是如此順理成章嗎?
我們把時光倒回一八五六年,巴托爾迪此時在埃及度假,當然他會看到雄偉的金字塔、人面獅身像。他認識了一個曾任法國外交官的法國同胞,叫費迪南.李西蒲(Ferdinand Marie Vicomte de Lesseps)。李西蒲有一個雄偉的夢想,他要在地中海和紅海間,建造一條運河,這樣東西方的運輸就可以大大縮短。
巴托爾迪聽了這個雄偉的計畫,不但大表贊同,也想要貢獻一個雄偉的禮物。他告訴李西蒲,如果運河建造完成,他要在運河的入口建一座「燈塔」,外形不同於一般燈塔,而是一座巨大的雕像,比人面獅身要高兩倍、還要高舉火炬,象徵西方文明「照亮」了東方。
不要女人高高聳立 遭回教國家「退貨」
李西蒲的夢想在一八五九年動工,十年後夢想實現,「蘇伊士運河」完成了。巴托爾迪的「燈塔」呢?他也完成了設計,一個非常「原創」的設計,是一個身穿長袍的女人,手中握著一支火炬,伸向天空。從來沒有燈塔如此藝術和獨特,如果她矗立在蘇伊士運河入口處,一定會成為千古巨作。
設計很好,問題是沒有「施工費」。沒有人要花巨額的經費,來為讓大家省錢、省時的運河做裝飾。拖到一八七四年,法國願意建造這座人形燈塔,送給埃及。又過了十年,人形燈塔終於完工,但禮物卻送不出去,據說是因為人形是女人,埃及是回教國家,他們不喜歡女人高高聳立,照亮世界。所以禮物停留在法國,也讓巴托爾迪的夢想,就此胎死腹中。本來後世不會有人知道他的夢想、他的設計……。
幸好,有一個國家要過一百歲生日,另一個國家想要送她一個特別的禮物。已經完成的禮物,換個解釋,稍稍修改,想個故事都說得通,一切如此順理成章!這個禮物就聳立在世界的另一頭,變成完全不同意義的象徵,為世人永遠讚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