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南,赤紅的西螺大橋映照水中,成了田間極美的景色。
來西螺吧!穿梭在「延平老街」溫厚人文氣息與「西螺七崁」眾多傳奇之間,來一場雲林最具文化氣質的小鎮單車之旅吧!
文/陳麗郁 圖/張方宇、雲林縣政府
104年8月29日,雲林縣政府與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連續第三年在西螺舉辦阿善師武藝群英會,今年擴大武術精神活動與運動嘉年華,透過邀請國際武術展演、運動體驗、阿善師文史推廣、星光點燈、在地農特展與美食體驗等活動,要讓雲林的武術精神深入人心。
當晚天候不佳,鄉親與觀眾熱情不減,西螺大橋在夜色映照下,雲林縣李進勇縣長及貴賓立法院王金平院長等人共同為活動揭開序幕,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九天民俗技藝團與明華園戲劇總團的高超表演,為現場參與貴賓創造了難忘的西螺國際武藝文化交流之夜。
這一夜,早年紅遍全臺灣的西螺七崁──阿善師,再一次在人們心中活了過來,沿著這些回憶探索雲林,將是一趟人文與驚喜交織的旅程。
第一站──螺陽人文韻味
座落延平路的「捷發乾記茶莊」,店舖後方別有洞天,是許氏宗親宅邸,同時也是今日西螺文化振興重要推手「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所經營的「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基金會取得許氏族人的同意,重新修復並保存深具藝術風格且獨具人文質感的宅邸,再利用空間作為「文化館」之用,進行與西螺在地有關的人文藝術、歷史文化、社區營造之推廣與發揚工作,以及西螺觀光推廣的重要據點,不定期舉辦講座、展覽活動、需預約的參觀導覽服務,提供遊客探索西螺文藝之美的場域。原公有市場老建築改建為文創店鋪集散地的東市場,是延平路的熱門觀光景點。市場裡有咖啡輕食、在地小吃、藝術家工作室,還有在地農特產品與手工文創店鋪,穿過充滿綠意的中庭,可走入市場後方小巷弄。無論是擁有著傾頹美感的西螺戲院,還是找一個小食肆享用熱騰騰的古早味美食,您可以將單車停妥於東市場,漫步鄰近傳統巷弄,享受鬧中取靜的片刻。
同樣位在延平路上的臺灣永豐米糧行,緊依著東市場。米糧行接手老舊的廣和商行街屋,維持建築立面裝飾風格,拆除內部樓層以創造挑高視覺,商家堅持販賣在地生產的健康穀產品與農特產,並將屋內狹長的格局打造成具有復古風情的店鋪區與用餐區,可以在街屋後側坐下享受清涼新鮮的綠豆沙以及健康餐點。
第二站──祈福媽祖護佑
抵達福興路與延平路交匯處,即可看到大名鼎鼎的西螺福興宮,其信仰起源最早可追溯至300年前,時至今日仍是香火鼎盛的廟宇,信徒都暱稱主神媽祖為「太平媽」,每年太平媽出巡繞境、大甲媽祖遶境行經西螺福興宮等宗教活動,都是本地熱鬧非凡之重要信仰盛事。
從延平老街文化館對面的文昌路順路向南,很快就會看到紅磚映著綠意花園的振文書院。這個座落在鎮內中心地帶的書院,雖然臨路卻鬧中取靜,兩百餘年前就坐落於此處的原是一間供奉五文昌帝的文祠廟,後亦兼地方義學方起文風教化之效,這般書院教育形式在日本統治時期,因為學校教育普及才逐漸消失。時至今日,由於鄉里保存良好的建築及祭祀功能而成為指定之古蹟,古樸簡麗的歇山屋頂、入廟山門、正殿、左右廂房、字紙亭等,都是先人崇敬知識、尊重先賢的文風遺留。
第四站──螺陽風韻武術之鄉
沿著廣興路繼續往南行,沿路從街市的住宅區慢慢轉為田園風光、綠樹扶疏的田間道路景色,遊客更可以由廣興路綠廊穿過七崁(嵌)雕塑公園,再騎乘約10公
里左右的距離抵達虎尾鎮,或是折返廣興路,穿過延平老街,參觀西螺大橋的壯觀、體會濁水溪畔風光。
順著廣興路(雲 44 鄉道)直行,途經廣興里聚落,這裡是西螺七崁(嵌)的武術發源地,「阿善師」就是在此開班授徒。阿善師本名劉炮,字明善,福建漳州府紹安縣人,與西螺七崁(嵌)廖姓族人是同鄉,年輕時習武於少林寺,擅長金鷹拳。 阿善師渡海來臺的時候,清朝腐敗,無能管理臺灣,治安敗壞,他到西螺後,成立了武館,訓練地方團練,負起維護居民安全的任務。為感念阿善師俠心武藝,後人在廣興里建立的阿善師墓園、主祀阿善師的振興宮,和七崁(嵌)雕塑公園。在雕塑公園裡,7座虎虎生風的阿善師武術拳法雕像,不僅紀念阿善師與七崁(嵌)武藝精神,也提醒來訪者,阿善師的精神永存不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