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知縣設計師梅原真擅長挖掘地方被埋沒的特色,他提出「地方創生,要由地方自發性思考」的理念,成功讓高知栗子打響名號,誰說鄉下什麼都沒有?
國土面積是台灣十倍大的日本,正面臨村莊急劇縮減的困境。由於人口老化、年輕人口外流,多數集中在都市,日本統計,有將近九百個村莊正在消失,這對國家治理是個嚴重的課題,日本人稱之為「地方消滅」。
早在一九八八、八九年間,當時的首相竹下登就推展了「鄉土創生事業」,給各區域一億日圓補助額,希望能活絡地方觀光經濟,但卻遭遇不當利用經費,該政策後來被嘲笑為「典型的浪費」;於是在二○○○年前後,日本各地出現一批有志於回饋故鄉的改革者,透過改造場所、設計、美食、藝術等方式,進行「地方再生」,至去年安倍晉三上任後,正式定調出「地方創生」政策。
民間改革者關懷自己故鄉的心情,永遠領先於官方政府;位於日本四國地區的高知縣,森林覆蓋率高達八四%,位居全日本第一,但商品製造出貨金額卻排名第四十七名,是倒數第一,可說是沒有經濟流動的窮縣。
一位在高知縣土生土長的設計師梅原真,闖蕩美國、西班牙等歐美先進國家後,選擇回到故鄉成立設計事務所,他擅長包裝設計、繪圖設計,更善於挖掘地方被埋沒的特色,且堅持不接大企業的案子。
梅原真提出「地方創生,要由地方自發性思考」的理念,他認為設計應該源自在地,寶物其實隨手可得,他不斷思考「除了現有的產品,高知還有什麼?」經過尋訪調查,他發現高知出產的栗子品質極佳,不僅比別處所產的栗子大顆渾圓,甜度也高,但高知的栗子在日本卻一點也不出名,另一方面也受限於農業人手不足,高齡化的高知縣幾乎沒有足夠的栗農。
為此,梅原真開始推動「山地再生」,他與在地農協合作,並請來岐阜的專家長期駐地,為整山的栗園一棵棵修剪、整備、復育,目標是十年後恢復到年產量一百噸;同時間,他也為原本不具設計感的栗子農產品重新設計,以「地栗」(日本人十分重視地產、地域特色)之名推廣高知栗子,也開發蒙布朗蛋糕、栗子蛋糕捲等時尚糕點,將產品推廣至都會地區。
梅原真以不破壞現有資源為前提,以栗子作為再生契機,制定栽培基準、商品基準,同時推動森林保育,期望鄰近鄉村都能從中找到生產活力;數年下來,雖然栗子產量還未回復到過往的顛峰時期,但目前一年已可創造二千五百萬日圓產值,且「高知縣四萬十川的栗子」名氣愈來愈響亮,誰還敢說鄉下什麼都沒有呢?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