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歌唱草原」上聚集了強烈希望脫離蘇聯獨立的三十萬國民,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愛沙尼亞民族。那些愛沙尼亞人遠從交通不便的森林各處趕赴塔林的強烈心情。其中不乏第一次度造訪自己國家首都的人。宣示他們絕非凶猛的人們,卻也不甘於被支配的命運。
塔林街景
基努島民族服飾:直條紋裙子、編織細緻的大型襪子、手套、圍裙,編織的圖案有很多種類,各有不同意義。
穿戴正式民族服飾的婦女表演舞蹈和歌唱,用以祈禱離家出海的愛人平安無事,是島上不可或缺的儀式,也是生活的一部份。
馬特薩盧的野餐,簡單豪邁又不失細膩的佳餚,讓人沉浸在森林饗宴帶來的幸福氣氛中。
......
結束這趟旅行的那一天,我在閱讀《北極夢》(Arctic Dreams)(巴里.洛佩茲〔Barry Lopez]著)時,突然冒出這段(幾乎和)前後不太連貫的敘述:「……劍橋郊外有個名叫歌革瑪各(Gogmagog)的山丘。根據傳說,來自未開化北方之地的軍隊中,有一名巨人愛上了一位年輕姑娘,這個姑娘因為討厭他野蠻的性格而拒絕接受,巨人便傷心過度橫躺在地上,從此一動也不動,就這樣他的屍體化成了山丘。」讓我大吃一驚。在劍橋近郊的確有一座名叫歌革瑪各的丘陵地存在,因為我以前就住在那一帶,去過山丘上的公園,所以知道那是鐵器時代的遺跡,但我從來沒有聽過和讀過這種的傳聞。作者洛佩茲是從哪裡獲得此傳聞的資訊呢?畢竟他不可能一時興起信手捏造,大概是在某處獲知的吧。或許來自北歐的傳說是透過當時往來北海的船夫們帶進來,進而衍生此一版本的說法吧。
話又說回來,同樣死法的巨人,一邊成了英雄,受到妻子的愛戀,將其墳墓視為聖地;另一邊則成了討人厭的「未開化」、「性格野蠻」之人,墳墓被稱為歌革瑪各山丘。歌革瑪各之名出自《舊約聖經》的《以西結書》和《新約聖經》的《若望默示錄》。前者是「瑪各地方的歌革」,後者為「諸國之民,歌革和瑪各」,兩者都具有與神敵對的意義(還有《不列顛王紀》)。
看來愛沙尼亞人—越往鄉下去就越明顯—很以身為喜愛追求「未開化」之神祕力量,與異於平常之「野蠻情趣」的民族自豪。對我而言,那是爽快可喜、充滿魅力的現象。
之後我們搭車前往新城區。路面電車穿梭在商業大樓林立的街道中,路上行人的腳步匆匆。城區裡充滿了生活的熱力。車子忽然開進綠意深濃的一區,穿越樹木相連的林蔭大道,來到卡利柯治(Kadriorg)公園。那是十八世紀初,於北方戰爭告捷、贏得波羅的海東岸地區的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為了妻子葉卡捷琳娜所建的宮殿。「卡利柯治公園」的卡利二字是葉卡捷琳娜的愛沙尼亞語名字,卡利柯治之意為葉卡捷琳娜之谷。
下車後一走進公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設計典雅、五彩繽紛的花壇。庭院的另一頭,是規模不大的漂亮宮殿。漫步在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宮殿裡,就能深刻感受到彼得一世有多麼嚮往歐洲文化,以及對於自己能取得這歐洲入口的波羅的海東岸地方,有多麼高興。
以宮殿為背景,庭院內到處可見身穿婚紗和燕尾服的新人及親友們在拍紀念照。換言之,頂多算是那一類的美感而已吧。市井男女用來慶祝的人生起點,增添歡樂氣氛倒也無妨。看在我眼中則覺得和吸引我的愛沙尼亞魅力似乎毫不搭嘎。就像華麗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一樣,給人「浮而不實」的感覺。接下來要去的愛沙尼亞各地,儘管有很多充滿北歐、德國色彩的景點,唯有過去占領國俄羅斯的文化,彷彿痂皮一樣始終無法同化,或者說拒絕與之同化,所以給人「浮而不實」的感覺。然而即便是痂皮,長年累月後也變成了這個國家特色之一的悲痛陰影。一如東歐的幾個國家一樣。
「歌唱草原」就位在卡利柯治公園的東側。
入口立著刻有「一八六九—一九六九」的石碑。一八六九年第一次的「歌唱祭典」開始於塔爾圖(Tartu),從第四屆起移師到塔林,而這塊石碑是在一百周年時樹立的。石碑的右後方種有一百棵(因為一百周年)愛沙尼亞國樹的橡樹。最後面有一道牆,牆上掛著看板,上面刻著每一次祭典舉辦的日期和參加的人數。晚近至今改為五年舉辦一次。在蘇聯軍隊的占領下,「歌唱祭典」仍持續不斷,但是……
「曲目必須加入蘇聯歌曲。據說隨著時代的不同,還必須演唱讚頌史達林的歌曲等。其他還有讚頌黨、工人(階級)的歌曲,或是配合蘇聯所楬櫫民族共和的口號,融入其他民族曲風的歌曲。另外在合唱的方式中,除了一般的男聲合唱、兒童合唱外,也要求軍隊合唱團、礦工合唱團等的加入。」宮野小姐說。
愛沙尼亞沒有國歌,但是有首〈我的祖國我的愛〉(Mu isamaa on minu arm)被稱為第二國歌,深受國民的喜愛。
作詞者是一八四三年生、一八八六年過世的愛沙尼亞女詩人莉迪亞.科伊杜娜(Lydia Koidula)。音樂家古斯塔夫.埃爾內薩克斯(Gustav Ernesaks)於一九四四年戰火下的莫斯科完成此曲。一九四七年在「歌唱祭典」上首度被演唱後,第二屆起就被禁唱。想來是因為充滿愛國激情,被視為危險吧。然而到了一九六○年的歌唱祭典,儘管節目單上的最後一首歌已結束,歌手們仍不願走下舞臺,同時自發性唱起了這首禁歌。有關當局意識到,若繼續壓制他們的想法反而更加危險,只得默認。從下一屆起,儘管禁令仍在,歌謠祭典的最後慣例都會演唱這首歌。
在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一日舉行的「歌唱祭典」大型音樂節活動〈「愛沙尼亞之歌」〉,他們也唱了這首歌。那一天,「歌唱草原」上聚集了強烈希望脫離蘇聯獨立的三十萬國民,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愛沙尼亞民族。這數字讓人深深感受到,那些愛沙尼亞人遠從交通不便的森林各處趕赴塔林的強烈心情。其中應該不乏第一次度造訪自己國家首都的人吧?
演講的空檔中穿插歌唱(或者反過來說也行),那是一場有歌聲伴隨的政治集會。結果助長了民族獨立的氣勢,並促成一九九一年的恢復獨立。這種沒有流血而達成獨立的過程,被稱為「歌唱革命」。
可是當我實際站在該現場時,看著一片漫漫草地,心中不禁浮現「這真的是那裡嗎」的疑惑。只能告訴自己「沒錯,就是這裡」,憑空想像當年的緊張與興奮景象。在那歷史性的「愛沙尼亞之歌」一年後的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從這裡也就是塔林到鄰國拉脫維亞的里加和立陶宛的維爾紐斯,約有兩百萬人牽起了超過六百公里長的「人鏈」,那是一場不用暴力表達沉默抗議的示威行動,向國際社會控訴五十年前史達林和希特勒的祕密協定,承認這三國為蘇聯併吞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存在。
話又說回來,同樣死法的巨人,一邊成了英雄,受到妻子的愛戀,將其墳墓視為聖地;另一邊則成了討人厭的「未開化」、「性格野蠻」之人,墳墓被稱為歌革瑪各山丘。歌革瑪各之名出自《舊約聖經》的《以西結書》和《新約聖經》的《若望默示錄》。前者是「瑪各地方的歌革」,後者為「諸國之民,歌革和瑪各」,兩者都具有與神敵對的意義(還有《不列顛王紀》)。
看來愛沙尼亞人—越往鄉下去就越明顯—很以身為喜愛追求「未開化」之神祕力量,與異於平常之「野蠻情趣」的民族自豪。對我而言,那是爽快可喜、充滿魅力的現象。
之後我們搭車前往新城區。路面電車穿梭在商業大樓林立的街道中,路上行人的腳步匆匆。城區裡充滿了生活的熱力。車子忽然開進綠意深濃的一區,穿越樹木相連的林蔭大道,來到卡利柯治(Kadriorg)公園。那是十八世紀初,於北方戰爭告捷、贏得波羅的海東岸地區的俄羅斯帝國彼得一世,為了妻子葉卡捷琳娜所建的宮殿。「卡利柯治公園」的卡利二字是葉卡捷琳娜的愛沙尼亞語名字,卡利柯治之意為葉卡捷琳娜之谷。
下車後一走進公園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設計典雅、五彩繽紛的花壇。庭院的另一頭,是規模不大的漂亮宮殿。漫步在富麗堂皇的巴洛克風格宮殿裡,就能深刻感受到彼得一世有多麼嚮往歐洲文化,以及對於自己能取得這歐洲入口的波羅的海東岸地方,有多麼高興。
以宮殿為背景,庭院內到處可見身穿婚紗和燕尾服的新人及親友們在拍紀念照。換言之,頂多算是那一類的美感而已吧。市井男女用來慶祝的人生起點,增添歡樂氣氛倒也無妨。看在我眼中則覺得和吸引我的愛沙尼亞魅力似乎毫不搭嘎。就像華麗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一樣,給人「浮而不實」的感覺。接下來要去的愛沙尼亞各地,儘管有很多充滿北歐、德國色彩的景點,唯有過去占領國俄羅斯的文化,彷彿痂皮一樣始終無法同化,或者說拒絕與之同化,所以給人「浮而不實」的感覺。然而即便是痂皮,長年累月後也變成了這個國家特色之一的悲痛陰影。一如東歐的幾個國家一樣。
「歌唱草原」就位在卡利柯治公園的東側。
入口立著刻有「一八六九—一九六九」的石碑。一八六九年第一次的「歌唱祭典」開始於塔爾圖(Tartu),從第四屆起移師到塔林,而這塊石碑是在一百周年時樹立的。石碑的右後方種有一百棵(因為一百周年)愛沙尼亞國樹的橡樹。最後面有一道牆,牆上掛著看板,上面刻著每一次祭典舉辦的日期和參加的人數。晚近至今改為五年舉辦一次。在蘇聯軍隊的占領下,「歌唱祭典」仍持續不斷,但是……
「曲目必須加入蘇聯歌曲。據說隨著時代的不同,還必須演唱讚頌史達林的歌曲等。其他還有讚頌黨、工人(階級)的歌曲,或是配合蘇聯所楬櫫民族共和的口號,融入其他民族曲風的歌曲。另外在合唱的方式中,除了一般的男聲合唱、兒童合唱外,也要求軍隊合唱團、礦工合唱團等的加入。」宮野小姐說。
愛沙尼亞沒有國歌,但是有首〈我的祖國我的愛〉(Mu isamaa on minu arm)被稱為第二國歌,深受國民的喜愛。
作詞者是一八四三年生、一八八六年過世的愛沙尼亞女詩人莉迪亞.科伊杜娜(Lydia Koidula)。音樂家古斯塔夫.埃爾內薩克斯(Gustav Ernesaks)於一九四四年戰火下的莫斯科完成此曲。一九四七年在「歌唱祭典」上首度被演唱後,第二屆起就被禁唱。想來是因為充滿愛國激情,被視為危險吧。然而到了一九六○年的歌唱祭典,儘管節目單上的最後一首歌已結束,歌手們仍不願走下舞臺,同時自發性唱起了這首禁歌。有關當局意識到,若繼續壓制他們的想法反而更加危險,只得默認。從下一屆起,儘管禁令仍在,歌謠祭典的最後慣例都會演唱這首歌。
在一九八八年九月十一日舉行的「歌唱祭典」大型音樂節活動〈「愛沙尼亞之歌」〉,他們也唱了這首歌。那一天,「歌唱草原」上聚集了強烈希望脫離蘇聯獨立的三十萬國民,相當於三分之一的愛沙尼亞民族。這數字讓人深深感受到,那些愛沙尼亞人遠從交通不便的森林各處趕赴塔林的強烈心情。其中應該不乏第一次度造訪自己國家首都的人吧?
演講的空檔中穿插歌唱(或者反過來說也行),那是一場有歌聲伴隨的政治集會。結果助長了民族獨立的氣勢,並促成一九九一年的恢復獨立。這種沒有流血而達成獨立的過程,被稱為「歌唱革命」。
可是當我實際站在該現場時,看著一片漫漫草地,心中不禁浮現「這真的是那裡嗎」的疑惑。只能告訴自己「沒錯,就是這裡」,憑空想像當年的緊張與興奮景象。在那歷史性的「愛沙尼亞之歌」一年後的一九八九年八月二十三日,從這裡也就是塔林到鄰國拉脫維亞的里加和立陶宛的維爾紐斯,約有兩百萬人牽起了超過六百公里長的「人鏈」,那是一場不用暴力表達沉默抗議的示威行動,向國際社會控訴五十年前史達林和希特勒的祕密協定,承認這三國為蘇聯併吞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存在。
宣示他們絕非凶猛的人們,卻也不甘於被支配的命運。
一九一八年提出獨立宣言時,過去統治他們的俄羅斯帝國在前一年發生革命被推翻了,他們得以趁機表達長期以來的想法。經過數年後才獲得實質上的獨立,可惜沒能持久,約二十年後的一九三九年,又因前述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而前功盡棄。接下來五十二年後在牽起「人鏈」的兩年後,也就是一九九一年的八月十九日,趁著蘇聯八月政變(軟禁戈巴契夫)一爆發,隔天的二十日,便迅速宣布恢復獨立。正因為始終保有堅強的獨立意志,才能一看到機會立刻付諸行動吧。
離開「歌唱草原」,車子往海岸線移動。目的地是十五世紀後半蓋在皮里塔河沿岸的皮里塔修道院遺跡。教堂完成於一四三六年,經過不到百年便遭逢宗教改革。之後於一五七七年的利沃尼亞戰爭被俄軍所毀壞,從此成為廢墟。而且成為廢墟的歲月,遠比它實際被使用的時間還長。
前庭的十字架就像蕈類般,有的成熟被摘掉,有的才剛露尖,有的拚命往上攀伸,有的埋在土裡只冒出頭。正面有一座只剩下石砌的山牆、側壁,是沒有屋頂的教堂遺跡。最高處達三十五公尺,可見原來是高聳的大教堂。
包含教堂廢墟和沒有屋頂的迴廊角落,到處都長有茂盛青綠的草叢。庭院裡的綠色天蒜,也開滿了一整片的美麗花朵。我喜歡這種彷彿從曝屍野外的骸骨眼窩中,蹦出的欣欣向榮,給人「嘆為觀止」、「枯寂」和「堅強」、「清新」的感覺。感覺時間就凝縮在自己眼前,也像是一陣風從遠方吹來。據說該修道院是以這座教堂為中心,修士和修女分開居住。目前僅殘存教堂的外牆,和修女起居處的基礎部分。
傍晚回到飯店房間。稍事休息換好裝後,再度前往集合地點的飯店大廳。外面的天色已暗。盆子原編輯一身俐落的輕薄短洋裝,彷彿北歐的夏季精靈一般。攝影師木寺先生則穿著夾克。雖然經過幾天的共處,我多少能理解木寺先生對雜貨和自身穿著有著獨特的品味,但直到現在(一路上他總是對奇怪的東西感興趣,經常看見他拿在手上端詳),我仍摸不透他一貫的風格。
「會很怪嗎?」他看起來很不安的樣子。
問題是此時說實話,也無濟於事吧?只好委婉點頭說:「不會呀,很有味道。」
現在要去的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建於十九世紀中葉。行程除了聽歌劇外,也包含參觀歌劇院的建築。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是一幢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歷史性建築。
剛好是首演日,根據事前取得的資訊,劇名是《瓦倫貝格》。
因為沒聽過,出發前問了周遭可能比較熟悉的人們,結果都沒人知道,看來是齣現代創作的歌劇。突然間我想到:該不會是拉烏爾.瓦倫貝格(Raoul Wallenberg)的故事吧?我只知道他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立陶宛為受到納粹迫害的猶太人不斷核發護照的杉原千畝,和《辛德勒名單》的辛德勒一樣,是一個全力解救猶太人的北歐人。我對他的知識到此為止,一點也不清楚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值得寫成歌劇嗎?
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到處充滿了創意巧思,每一處細節都引人沉浸於過往種種。
《瓦倫貝格》寫的果然是拉烏爾.瓦倫貝格的故事。
一九四四年夏天,身為瑞典公使前往布達佩斯瑞典領事館任職的他,為了遭受迫害的猶太人,不斷核發出原本是用來保護瑞典人的護照。同時為了營救私下認識的猶太朋友,而和惡名昭彰的希特勒部下艾希曼及蘇維埃祕密警察進行交涉,最後以間諜嫌疑的罪名被帶到蘇聯,從此行蹤不明。
事後調查得知,七○年代有許多目擊到他在蘇維埃精神病院的說法,似乎也有傳說他被送往西伯利亞的強制勞改營,甚至說他在一九四七年被處決了,但真相不得而知。跟杉原千畝和辛德勒後來的遭遇完全不同。在調查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這是個值得知道的故事,不禁為過去的無知感到愧疚。由於這算是愛沙尼亞最早的反法西斯歌劇,歌劇院裡幾乎座無虛席。
瓦倫貝格何許人也?他是誰呢?
歌劇一開始,站在舞臺上的男主角瓦倫貝格便不停追問每一位觀眾。聲音的回響依然殘存在我心頭。
他對著來求救的人們伸出了援手。如果瓦倫貝格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樣的結局,還是會做出同樣的舉動嗎?
這一點沒有人知道答案。只是我總覺得他像超人般對猶太人所做出的行動,怎麼說也不像是人性主義,而是看見眼前有人倒下,反射性提供救助的一種衝動吧。完全將個人的理性、利害得失拋諸腦後。而且之後發生的事情,整體情勢也如排山倒海而來,無法阻擋吧?
來的時候搭車,回去則用走的。北風依然強勁,我還記得當時猛一抬頭看見馬路上方的天空。雲朵在黑暗中快速流動。之後,我不知曾幾度回想起當時的夜空呀。
事後才發覺那是重要的局面和場面,除了為當時的輕忽而自責外,也感到很不可思議。類似這樣的瞬間經常出現在我人生之中。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梨木香步(Kaho Nashiki)
日本作家,1959年生。1994年發表《西方魔女之死》,獲第28屆日本兒童文學協會新人獎、第44屆小學館文學獎;已於2008年改編成電影。1996年發表《裡庭》獲第一屆兒童文學獎第一名。2004年發表《家守綺譚》獲2005年本屋大賞第三名,於2005年改編成NHK-FM廣播劇。2005年發表《沼地森林》獲Sense of Gender獎、2006年第16回紫式部文學賞。2010年《飛渡的足跡》獲第62屆讀賣文學獎隨筆・紀行部門獎。
封面・內頁攝影:木寺紀雄
活躍於日本雜誌與廣告界,曾獲日本JR東日本交通廣告大賞、日本新聞協會新聞廣告大賞。
出版:日出出版
書名:愛沙尼亞 九日慢行:古城、森林、海邊葦草與尋訪鸛鳥蹤跡
目錄:
推薦序 掐住心魂的旅行心靈工藝 文.夏曼.藍波安
彩圖頁 攝影.木寺紀雄
一日目‧二日目(Day 1‧Day 2)抵達 塔林(Tallinn)、塔爾圖(Tartu)
三日目(Day 3) 巨型鳥巢電線桿 塔爾圖(Tartu)、沃魯(Võru)四日目(Day 4) 養蜂人家、有神祕力量的女性傳說、「水蛭」老爹 奧泰佩(Otepää)近郊往南、派爾努(Pärnu)
五日目(Day 5) 入住百年歷史的豪宅「鬼飯店」 派爾努(Pärnu)
六日目(Day 6) 出海捕魚、烘焙麵包、種田和織布的「薇瓦婆婆」們 基努島(Kihnu)
七日目 前篇(Day 7) 尋找鸛鳥蹤影 馬特薩盧國家公園(Matsalu rahvuspark)
七日目 後篇(Day 7) 「哈日族」旅店老闆說,波羅的海會結冰 留宿 穆胡島(Muhu)
八日目(Day8) 到波羅的海划獨木舟 薩列馬島(Saaremaa)
九日目(Day9) 對地球的愛 再會,愛沙尼亞
附錄 〈我的祖國我的愛〉歌詞 梨木香步 譯
一九一八年提出獨立宣言時,過去統治他們的俄羅斯帝國在前一年發生革命被推翻了,他們得以趁機表達長期以來的想法。經過數年後才獲得實質上的獨立,可惜沒能持久,約二十年後的一九三九年,又因前述的德蘇互不侵犯條約而前功盡棄。接下來五十二年後在牽起「人鏈」的兩年後,也就是一九九一年的八月十九日,趁著蘇聯八月政變(軟禁戈巴契夫)一爆發,隔天的二十日,便迅速宣布恢復獨立。正因為始終保有堅強的獨立意志,才能一看到機會立刻付諸行動吧。
離開「歌唱草原」,車子往海岸線移動。目的地是十五世紀後半蓋在皮里塔河沿岸的皮里塔修道院遺跡。教堂完成於一四三六年,經過不到百年便遭逢宗教改革。之後於一五七七年的利沃尼亞戰爭被俄軍所毀壞,從此成為廢墟。而且成為廢墟的歲月,遠比它實際被使用的時間還長。
前庭的十字架就像蕈類般,有的成熟被摘掉,有的才剛露尖,有的拚命往上攀伸,有的埋在土裡只冒出頭。正面有一座只剩下石砌的山牆、側壁,是沒有屋頂的教堂遺跡。最高處達三十五公尺,可見原來是高聳的大教堂。
包含教堂廢墟和沒有屋頂的迴廊角落,到處都長有茂盛青綠的草叢。庭院裡的綠色天蒜,也開滿了一整片的美麗花朵。我喜歡這種彷彿從曝屍野外的骸骨眼窩中,蹦出的欣欣向榮,給人「嘆為觀止」、「枯寂」和「堅強」、「清新」的感覺。感覺時間就凝縮在自己眼前,也像是一陣風從遠方吹來。據說該修道院是以這座教堂為中心,修士和修女分開居住。目前僅殘存教堂的外牆,和修女起居處的基礎部分。
傍晚回到飯店房間。稍事休息換好裝後,再度前往集合地點的飯店大廳。外面的天色已暗。盆子原編輯一身俐落的輕薄短洋裝,彷彿北歐的夏季精靈一般。攝影師木寺先生則穿著夾克。雖然經過幾天的共處,我多少能理解木寺先生對雜貨和自身穿著有著獨特的品味,但直到現在(一路上他總是對奇怪的東西感興趣,經常看見他拿在手上端詳),我仍摸不透他一貫的風格。
「會很怪嗎?」他看起來很不安的樣子。
問題是此時說實話,也無濟於事吧?只好委婉點頭說:「不會呀,很有味道。」
現在要去的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建於十九世紀中葉。行程除了聽歌劇外,也包含參觀歌劇院的建築。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是一幢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的歷史性建築。
剛好是首演日,根據事前取得的資訊,劇名是《瓦倫貝格》。
因為沒聽過,出發前問了周遭可能比較熟悉的人們,結果都沒人知道,看來是齣現代創作的歌劇。突然間我想到:該不會是拉烏爾.瓦倫貝格(Raoul Wallenberg)的故事吧?我只知道他就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立陶宛為受到納粹迫害的猶太人不斷核發護照的杉原千畝,和《辛德勒名單》的辛德勒一樣,是一個全力解救猶太人的北歐人。我對他的知識到此為止,一點也不清楚他的人生。他的故事值得寫成歌劇嗎?
愛沙尼亞國立歌劇院,到處充滿了創意巧思,每一處細節都引人沉浸於過往種種。
《瓦倫貝格》寫的果然是拉烏爾.瓦倫貝格的故事。
一九四四年夏天,身為瑞典公使前往布達佩斯瑞典領事館任職的他,為了遭受迫害的猶太人,不斷核發出原本是用來保護瑞典人的護照。同時為了營救私下認識的猶太朋友,而和惡名昭彰的希特勒部下艾希曼及蘇維埃祕密警察進行交涉,最後以間諜嫌疑的罪名被帶到蘇聯,從此行蹤不明。
事後調查得知,七○年代有許多目擊到他在蘇維埃精神病院的說法,似乎也有傳說他被送往西伯利亞的強制勞改營,甚至說他在一九四七年被處決了,但真相不得而知。跟杉原千畝和辛德勒後來的遭遇完全不同。在調查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這是個值得知道的故事,不禁為過去的無知感到愧疚。由於這算是愛沙尼亞最早的反法西斯歌劇,歌劇院裡幾乎座無虛席。
瓦倫貝格何許人也?他是誰呢?
歌劇一開始,站在舞臺上的男主角瓦倫貝格便不停追問每一位觀眾。聲音的回響依然殘存在我心頭。
他對著來求救的人們伸出了援手。如果瓦倫貝格知道自己將面臨什麼樣的結局,還是會做出同樣的舉動嗎?
這一點沒有人知道答案。只是我總覺得他像超人般對猶太人所做出的行動,怎麼說也不像是人性主義,而是看見眼前有人倒下,反射性提供救助的一種衝動吧。完全將個人的理性、利害得失拋諸腦後。而且之後發生的事情,整體情勢也如排山倒海而來,無法阻擋吧?
來的時候搭車,回去則用走的。北風依然強勁,我還記得當時猛一抬頭看見馬路上方的天空。雲朵在黑暗中快速流動。之後,我不知曾幾度回想起當時的夜空呀。
事後才發覺那是重要的局面和場面,除了為當時的輕忽而自責外,也感到很不可思議。類似這樣的瞬間經常出現在我人生之中。
〈本文選自全書,曾琳之 整理〉
作者:梨木香步(Kaho Nashiki)
日本作家,1959年生。1994年發表《西方魔女之死》,獲第28屆日本兒童文學協會新人獎、第44屆小學館文學獎;已於2008年改編成電影。1996年發表《裡庭》獲第一屆兒童文學獎第一名。2004年發表《家守綺譚》獲2005年本屋大賞第三名,於2005年改編成NHK-FM廣播劇。2005年發表《沼地森林》獲Sense of Gender獎、2006年第16回紫式部文學賞。2010年《飛渡的足跡》獲第62屆讀賣文學獎隨筆・紀行部門獎。
封面・內頁攝影:木寺紀雄
活躍於日本雜誌與廣告界,曾獲日本JR東日本交通廣告大賞、日本新聞協會新聞廣告大賞。
出版:日出出版
書名:愛沙尼亞 九日慢行:古城、森林、海邊葦草與尋訪鸛鳥蹤跡
目錄:
推薦序 掐住心魂的旅行心靈工藝 文.夏曼.藍波安
彩圖頁 攝影.木寺紀雄
一日目‧二日目(Day 1‧Day 2)抵達 塔林(Tallinn)、塔爾圖(Tartu)
三日目(Day 3) 巨型鳥巢電線桿 塔爾圖(Tartu)、沃魯(Võru)四日目(Day 4) 養蜂人家、有神祕力量的女性傳說、「水蛭」老爹 奧泰佩(Otepää)近郊往南、派爾努(Pärnu)
五日目(Day 5) 入住百年歷史的豪宅「鬼飯店」 派爾努(Pärnu)
六日目(Day 6) 出海捕魚、烘焙麵包、種田和織布的「薇瓦婆婆」們 基努島(Kihnu)
七日目 前篇(Day 7) 尋找鸛鳥蹤影 馬特薩盧國家公園(Matsalu rahvuspark)
七日目 後篇(Day 7) 「哈日族」旅店老闆說,波羅的海會結冰 留宿 穆胡島(Muhu)
八日目(Day8) 到波羅的海划獨木舟 薩列馬島(Saaremaa)
九日目(Day9) 對地球的愛 再會,愛沙尼亞
附錄 〈我的祖國我的愛〉歌詞 梨木香步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