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僻處深鄉,店家逕守著「不求聞達」的默默本業,行之愈久,逐漸形成一種執著,就是這股執著,散發成宜蘭美好的小吃。
像肉羹,太多市鎮早已不聞有哪家是有名的,甚至根本就不大有人做了,這是很明顯的。舉例而言,像我是台北人,已有太多太多年沒在台北聽人說「走,我們去哪裡哪裡吃碗肉羹吧」這樣的話。可見肉羹,台北不是強項。
門前排隊,已是常態
門前排隊,已是常態
而宜蘭,是全台灣肉羹最強項最頂尖的一縣,不但外地遊客到了宜蘭要急著品嘗,本地人平日原就時常在吃。肉羹名店,各家爭鳴,如宜蘭市的北門蒜味肉羹、礁溪的鍾氏肉羹、羅東的林場肉羹與「肉羹番」,甚至三星鄉的大洲肉羹,太多太多。並且,宜蘭的肉羹店是大生意,門前排隊,已是常態。
再說吃麵。宜蘭亦是麵店廣布、吃麵人口眾多的縣分。尤其是外省式的白麵(而非油麵),宜蘭大多製成麻醬麵或蔥油拌麵這種乾麵。
此種小麵攤隨處有、人人不時坐下吃麵、吃完就走的輕捷吃點心方式。你且去看,哪一個縣市有此規模?此種麵店,如宜蘭北館市場內的「一香」麵店、神農路的「火生」麵店、新民路的「大麵章」、頭城青雲路的「麻醬麵蛤蜊湯」、冬山鄉廣興路的「喥咕麵」,太多太多,並且也都排隊,可見受歡迎的程度。
再說炸物。許多市鎮也早已不聞「龍鳳腿」這種小吃,宜蘭仍有好幾個名攤,像羅東的「阿公仔龍鳳腿、春捲」(民生路、興東路口)、礁溪的「春捲伯」所炸的番薯簽裹粉炸蝦(龍潭村育龍路),更別說肉羹番的肉捲之馳名遐邇了。有人說宜蘭多雨又潮溼,尤其是冬天,非常讓人想吃炸的食物,的確。
再說鵝肉與鴨肉。宜蘭一向是養鴨、養鵝的一處佳地,主要是宜蘭河灘、水渠、塘埤極多,加以沙礫地又廣布,於鵝鴨排泄物之清潔與過濾比較容易做到位。名店如羅東的「鴨肉送」(中山西街)、宜蘭的「順順鵝肉大王」(小東路)等,皆人氣極旺。順便一提,順順除了鵝肉好,蚵仔煎也煎得好,並且它的粿條,是那種「米感」很足、不像坊間喜參粉弄成QQ的所可比擬。
另外,宜蘭有將鴨子飼養得很好而以之製成所謂「櫻桃鴨」這種優質食材,而販售給太多餐飲業界,已然相當享譽美食群落呢。
「不求聞達」默默本業
「不求聞達」默默本業
像愛玉,這種手搓出漿的台灣特有甜品,宜蘭也有排隊名店,便是「十六崁檸檬愛玉」(宜蘭市中山路)。
再像甘蔗汁,宜蘭也不會缺席,要有那樣現榨、百分之百原汁、在你眼前榨出的店鋪,果然,這店開在宜蘭市神農路二段,就叫「神農燒烤甘蔗店」。
若說糕餅,老店顯然不少,然我知一家,在羅東,叫李阿又(中山西街),是最樸素、不添加人工奶香味(這在全台灣大夥動不動就加這加那下,是很珍貴的品質),連我不怎麼吃糕餅的,亦能偶嘗。
至於鹹的粿,有一家「廣興做粿」(冬山鄉廣興路)的九層炊,據說今時已少人製,但仍製得極有舊時風範,另外芋粿巧更是人人狂讚之物。
再說包子。他們說包子、小籠包、乾烙韭菜盒子這類東西,最強是台北,固然不錯。然而其它市鎮的包子風景,我覺得有不少虛張聲勢者,反倒不如宜蘭的一些包子店來得更中肯些。
宜蘭的「正好」小籠包(泰山路)、羅東的「正常」小籠包(南門路),以及不少中式早點店所製的煎包、鍋貼等,皆甚有可取。
再說炭爐烤燒餅。這是宜蘭應當最可傲人的偉大手工業,亦稱得上外省食物之最後存續地。至少有兩家,一是宜蘭市復興路的「老吳」,一是羅東南門路的「羅東炭烤燒餅店」。最精采的是小的鹹酥餅,前者售十元,後者售十二元,此種伸手入炭火熊熊的爐桶內貼壁去烤,不啻是苦差事,但絕不會沒有知音。憑什麼那麼多的縣市連一家炭烤的燒餅鋪子也無,而偏偏就宜蘭有?好問題,我也在探索原因;有一個可能是,宜蘭原本僻處深鄉,人一逕守著「不求聞達」的默默本業,行之愈久,逐漸形成一種執著,就是這股執著,散發成宜蘭美好的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