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茶餐廳的最初定義

茶餐廳的最初定義

2014-07-24 10:02

近年大陸的城市廣開了「茶餐廳」,以為有茶、有賣餐,便顧名思義算是「茶餐廳」了,殊不知這「茶餐廳」是一格式嚴謹的吃店。

廣東話中若說「餐廳」,便指的是西餐廳。有了餐廳這兩個字,絕對只賣西食,不賣中食。如果賣的是中式食物,則稱「樓」(茶樓、酒樓)、稱「店」或「館」(粥粉麵飯店或館)。

再者,香港原本售專門食物的,皆只賣自家專擅的,如賣粥的,不會賣乾飯,故在「羅富記粥店」吃不到滑蛋牛肉飯。如賣「清湯牛腩」的,只供牛腩湯麵或河粉,不會賣粥或乾飯,更有許多攤販,半世紀來僅獨沽一味著如「水記」。


餐廳代表西式  餐具不給筷只有叉子


傳統上,香港廣東人的西式與中式,一般分得極清楚,完全一板一眼。

進入茶餐廳,一入座,堂倌會給客人先上一杯茶,這茶是裝在玻璃杯裡的(後來為了便宜行事,用塑膠製的杯子),然後給你餐具,必是叉子,擱在一張薄薄的摺成三角形的「類餐巾紙」上(這紙幾乎只是形式,以之擦鼻涕等是不夠厚的。若真要東擦擦、西抹抹的擦嘴、擤鼻涕,客人就必須花一、兩塊錢到櫃台買一包面紙)。

餐具只提供叉子,絕沒有給筷子的,因為是西式。玻璃杯裡的茶,有頗長的一段時間,大夥是不喝的,往往用來燙刀叉。大夥喝的是自己點的奶茶、咖啡、檸檬茶、可樂這類要花錢的飲品,然而這杯茶依然端上,乃舊時禮儀也。當然在一九九七年過後,也漸漸有些店家省了這道手續矣。

至於進茶樓或粥粉麵飯館,入坐上茶,杯子必然用瓷杯,絕不見玻璃杯者。餐具必然給筷子。因為是中式。

茶餐廳,是喝茶、吃三明治的地方。茶是英國式紅茶、奶茶、檸檬茶。當然也有咖啡,也有阿華田,也有汽水、可樂。總之不會有普洱茶、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或水仙、烏龍等這類中國茶。

三明治種類,有夾蛋的、有夾火腿的、夾罐頭碎牛肉的。白土司的邊都會切掉。甜味的麵包,有波羅包、雞尾包(內容一如台灣的奶酥麵包,因為形狀像雞的尾巴,故做此稱)等。概為西式,至少是出於烤箱者,不會有蓮蓉包、馬來糕這種中式且出自蒸籠之物,並且大多是甜物,乃西人之甜食糕點原就較豐亦較嗜。

三明治與麵包,皆算是乾食;然而茶餐廳的「餐」者,有賣麵嗎?有,僅僅是義大利通心粉而已。絕不賣飯,也沒有中國麵。當然,它也就不提供筷子僅有刀叉了,相信這也解了不少外來遊客到傳統的茶餐廳用餐,卻遍尋不著筷子的疑問。

然而在六、七十年代後,茶餐廳多增加了一款中式的麵條,便是「公仔麵」(泡麵),這算是當時對這經典形式少有的「離經叛道」。

然而即使如此,餐廳仍舊不供給筷子,故你吃公仔麵,必須用叉子吃。由於供給叉子已經成為必習,造成有人吃雞尾包亦是一叉子叉下,提著雞尾包一口、一口的吃,並不會用刀子切成小片來吃,甚而也忘了可以用手抓著吃。

香港的生活風情,大多源自於廣州,例如茶樓、酒樓等,但有一樣,是香港獨產,便是「茶餐廳」。「茶餐廳」之香港獨產,是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英人有下午茶之尚,故香港昔年的「三行」(泥水行、木工行、油漆行)這類勞動階層,也沿襲英人慣例,發展成自己粗簡版本的下午茶。


茶餐廳變身  飯粥點心都吃得到


香港的工人,敲敲打打,到了下午三、四點鐘,英國雇主要喝下午茶了,工人亦不便敲敲打打,只好也休息一下,吃一個雞尾包,喝一杯茶什麼的。今日仍能見著茶餐廳門口坐著猶打著赤膊、抽著紅萬寶路菸、喝著奶茶吃點心的香港工人,這是他們的典型歇腳處。

至若近年新開出的茶餐廳,或說新一代年輕人心目中的茶餐廳,已經成了一種綜合版的用餐新形式。

這類新式茶餐廳設法令想喝咖啡、奶茶、吃波羅包,再加上吃廣東碟飯(菜遠牛肉飯、油雞飯)、吃粥(及第粥、魚片粥、艇仔粥)、吃乾炒牛河的、吃雲吞的、吃撈麵的,甚至吃茶樓才有的點心(叉燒包、蝦餃)的諸多百姓,皆能夠進入,坐在卡座的位子,又往往是二十四小時營業。

這種「大型」,這種「綜合」,將會改變原本小巧、嚴守幾樣產品的老式精練緊湊的「茶餐廳」形象,會不會也可能造成日後的香港越來越不像本色的香港,而成為大型綜合版的另番城市景觀呢?

凌華表示,過去雙方本來就有在智慧工廠業務上有所合作,這次希望透過收購建立策略夥伴關係。

 

凌華為台灣老牌工業電腦廠,在通路布局上多有著墨。友達財務長曾煜智表示,友達的工業用、商用客戶中,有很大一部分希望提供完整一站式服務,如果能與利基型客戶緊密合作,這意味著友達「可以從系統設計、硬體往下延伸」,軟硬整合、模組組裝都會是友達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全球工業電腦龍頭建言:一條龍貫穿  可稱霸世界

 

事實上去年行政院舉辦的「智慧生活顯示科技與應用產業策略會議」上,全球工業電腦龍頭研華董事長劉克振也曾當著友達董事長彭双浪的面,建議台灣面板業「應該往工業顯示器發展,因為台灣在全球工業電腦界最大,如果將上游(面板)、中游(觸控、機殼)以及下游(工業電腦)貫穿起來,絕對可以稱霸世界。」

 

對於兩方合作的綜效,研究機構IHS Markit全球顯示部門研究總經理謝勤益則評論,「就策略來看,是對的方向。」兩方的合作,他認為「對(友達)營業額、戰略布局方面都有幫助,但合作效益最快也要半年才會浮現。」

 

過去這一年,友達積極邁向轉型路,除了延攬柯富仁外,更在去年成立系統暨解決方案事業總部,由佳世達智能方案事業群前總經理曾天龍領軍,主攻商用與車用二大應用領域。

 

法人認為,友達產品未來會朝向M型化發展,M的兩端分別為逐漸放量的高端4K、8K面板,及少量多樣的工業用、商用、醫療型面板兩種。

 

翻開友達財報,確實,商用、工業用面板營收占比,已然從一八年第四季的十九%拉高至去年第四季的二六%。這意味著,友達過去一年積極擁抱利基型市場,成果已經逐步顯現。

 

陳麗雅也分析兩岸面板業都在朝著相似的方向前進,她以中國液晶龍頭京東方舉例,宣示要搶攻物聯網市場的京東方就表示,要將軟硬整合服務營收占比從一七年的十九%提升至二二年的四○%,顯示LCD面板廠轉型似乎已經成為產業共識。

 

陳麗雅預估,二○年友達面板產量在全球市場中仍占十一%,現在的友達除了急須消化產能之外,拚價值轉型更代表著需求分散、技術要求含量更高,而公司該如何靈活應對客戶以及開發創新產品,陳麗雅表示,「這些需要時間,更需要友達領導階層的智慧和視野。」

 

友達

延伸閱讀
如果鼎泰豐在美設校
如果鼎泰豐在美設校

2016-04-14

過年時的美食之旅
過年時的美食之旅

2016-02-18

太極拳的練法
太極拳的練法

2015-12-17

我的京都風景
我的京都風景

2015-10-22

上海的一種遊法
上海的一種遊法

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