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凡事皆能自得其樂,皆能注心志於其間,則所謂寂寞,是不存在的。當你此刻停了下來、有了空檔,甚至不知下一刻要做什麼,這時際,便是寂寞最會浮現的剎那。
有人問:「旅途中會不會寂寞?」 我說:「以前不會,現在會了。」
以前,是多久以前?大約五十歲以前,很少感到寂寞。這十年,常常遭遇上寂寞。為什麼?
主要一來以前年輕,對凡事充滿著興致、充滿著好奇、充滿著樂趣;二來以前貧窮,不怎麼挑剔享受,不懂得吃苦也不怕吃苦;三來現在依然窮,只是比年輕時寬裕了,也比較嬌了,甚至社會也奔向浮華了,於是我也學會挑剔了,終至旅行時稍微不順遂,便像是感到寂寞了。
此處所言寂寞,是生活上的小寂寞,並不同於人在宇宙之間所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那種。
好比說,旅行到了異國一個城市,晚飯過後,猶想找咖啡館或酒館去聽聽人聲,或甚至與人講上話的那種;也好比不願自己一個人在晚上七、八點後,就只能返回旅館對著電視盯看的那種;更好比是竟然對次日要去哪兒玩居然都沒什麼勁的那種。這些,都稱作寂寞,都是旅遊之人很怕發生的小狀態。年輕時,為什麼從來沒有這種感覺?不是隨時隨地皆充滿著無盡的樂趣嗎?而今實在也想不出到底樂在哪裡?
當你凡事皆能自得其樂,皆能注心志於其間,則所謂寂寞,是不存在的。當你此刻停了下來、有了空檔,甚至不知下一刻要做什麼,更甚至覺得人懸在那兒,這時際,便是寂寞最會浮現的剎那。
最寂寞 期待旅行卻毫無目的
在旅途中,你不知道等一下要玩什麼、不知道晚上吃過飯後要幹什麼,甚至不知道明天起床後要奔赴何處,同時你又很在意接下來的節目,這種時刻,最是寂寞。
原本,你不想去哪兒、不想幹任何事,是一種安詳平靜的狀態,並無需與寂寞產生任何關係。寧靜的狀態,多麼美好、多麼珍貴;除非人不甘於此種寧靜,猶期盼某種小浪花、小跳動的降臨,而那種東西一逕不出現,令你按捺不住或心有焦急,則那時便是寂寞了。
寂寞,莫非像是挫折?只是它是挫折的不可訴說版。你在十二月八日的西湖畔極度寂寞,然你幾乎不能說它,因為沒誰對不起你。通常,你越多自我的擁有與護持,便越可能產生像是寂寞的感受。譬如說,自憐即是一個例子,你越想不到自己,越不容易寂寞。
最放鬆 人家幹嘛你就幹嘛
一位大明星,到巴黎度假,如果他一直自覺是明星,則不易全面放鬆,自然常有寂寞時刻,並且才赴外沒一、兩小時,便又返回下榻處,像是回到避風港。出門旅行,亦不可太有「家」的念頭,應暫時拋下家念。若隨時想到家只在一趟飛機飛行距離之遠,便凡事以居家時的心情對待,很容易感到事事不順遂。這種人,最不宜步上旅程,旅行,於他常是折騰。
丟開自己,是人們藉由旅行想達到的某種療癒,故而有一種旅遊,是人家要你幹嘛,你就幹嘛。到了旅遊區,大家都換上泳衣,你也換上泳衣;大家都往水道滑,你也往水道滑,有兩、三個人滑成了狗吃屎,你也滑成了狗吃屎。待會大夥圍著吃一個又辣又難吃的熱狗,你也吃;回到旅館,擺設土得不得了,但你一倒下就呼呼深睡。往往這種與人群一起粗魯地玩樂與累倒,常是最佳的「丟開自己」。
再看多少責任沉重的大人物,皆設法每年用一整個月的時間,去一個深幽荒遼的地方,或探險、或漫遊、或放逐自己等等,讓自己與每日之例行所作完全切斷。
手機也不帶、電腦也不帶(當然會交代家人與祕書自己所在的方位),在美國的某一、兩個國家公園中遊巡,晚上選地露營、白天翻山越嶺,享受天地間極度的空靈,與遠離人群的美妙孤清,然後自己生火燒飯。黑夜降臨,天上星星閃爍,好似在遠遠相伴,人,其實並不孤獨。這樣的一個月,才像是置之死地而後生,你又是另一個完好健全的人了。
這種旅遊方式,甚至沾上了一點極致鍛鍊的味道,或者說有一襲修行的意趣。你越是在平日工作辛苦或世俗的上班操勞,越會珍惜與感激這種深度苦修的旅行。
這種旅行,無視於什麼挫折、不便、寂寞、流汗、食物不均衡、地方不乾淨等等那些太過不值一提的世俗計較,顯然也不見得是尋常百姓心中想的那種出遊,只是我們既然連小小的寂寞也希望別在旅途中出現,卻又不可能咬緊牙關去做一趟大苦行,何不壓根兒就安於做平常小老百姓隨時有小煩惱的旅行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