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就快過年了,如何避免踩到地雷,是民眾最關心的議題。專家建議,挑選年貨一定要心到、眼到、手到、鼻到,避免選擇加工過多的食品,以蒸煮為主要調理方式,就能閃過食安地雷。
台北市餐飲業職業工會理事長林金城說,過年前是年貨銷售高峰,市場上鋪滿了各式各樣的年節食品;購買時千萬要記住「貨比三家不吃虧」、「便宜沒好貨」原則,千萬不要貪便宜,而讓一些黑心業者有機可乘。
最好用新鮮食材自己做菜
最好用新鮮食材自己做菜
林金城建議,購買年貨的祕訣就在消費者身上,好好利用心、眼、鼻、手,就能初步判斷年貨的好壞。
他說,心就是要用心觀察與比較;眼睛要仔細看看,食材是不是顏色有異;用鼻子聞聞看,有沒有出現刺鼻、臭酸、腐敗、人工香味;用手觸摸,則能藉由觸感判斷食材是否新鮮、品質好壞。
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則建議,購買時最好先觀察商家周遭環境乾不乾淨,盡量避免選散裝食材,有些商家會大量囤積食物,但未注意保存的條件與環境;購買包裝食品時,也要仔細確認產品上的標示是否清楚詳盡,資訊越清楚的產品,出狀況的機率也較低。
姜郁美提醒,民眾現在都已經養成看有效期限的習慣,但還是有商家會「偷吃步」,因此,消費者可以特別注意,產品的有效日期須以不褪色油墨打印,不能以標籤黏貼方式標示,且觀察有效日期是否有塗改痕跡。
至於現代人很流行預購年菜,姜郁美也建議,確實做到「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與「要注意食品保存溫度」原則,以避免食品交叉汙染,達到殺滅病原菌、減少食材汙染,及降低微生物大量滋長。
至於現成煮好的年菜,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提醒,許多年菜都用了加工品或是添加物,因此,購買時一定要睜大眼睛。特別是火鍋的餃類、豆類、丸類等,都可能會有防腐劑、色素等,幾乎是添加物的大本營,因此,若要用火鍋圍爐,最好還是選擇新鮮食材為佳。
此外,像是佛跳牆中的筍絲可能摻有漂白劑,臘肉有亞硝酸鹽,乾貨類可能會有二氧化硫,海鮮類則可能有鮮味劑等問題;蘇秀悅建議,自己做年菜可以避免這些問題,像是筍絲可用新鮮竹筍取代,湯頭改用新鮮食材或是純釀醬油燉煮,自己動手做,才能降低加工品進到身體的機率。
吃蔬菜增加身體抗氧化力
姜郁美也建議消費者,乾貨買回家後,例如香菇、金針在拆封之後,應盡快吃完,以免腐壞;金針可用溫水泡二十分鐘,之後換水再泡,大約泡三次即可去除二氧化硫。玉喜飯店總主廚盧錦桃建議,竹笙和筍乾也要先泡水、沖洗,才能下鍋。
除了選購、烹煮要注意外,蘇秀悅還說,過年期間一定要特別注意「油」與「糖」的陷阱。除了油炸品,花生、瓜子等堅果類,熱量也都不低,一天頂多只能吃一把;至於糖,也是幾乎餐餐都會碰到,如果沒有節制,小心現在多吃糖的風險就像抽菸,已經成為一個致病的危險因子。
想要減少添加物在體內的危害,蘇秀悅強調,可以利用天然的植化素當成體內的清道夫;它普遍存在於植物中,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物質,如果每天多吃不同顏色的蔬果,就能提供身體足夠的抗氧化能力,降低有害物質在體內的威脅。
乾貨與零嘴選購注意事項
烏魚子
1. 烏魚子卵粒要密實,色澤為澄黃或赤紅,光照射時有透明感
2. 硬度適中,若以手指輕壓有凹痕,代表乾燥不足;若一按就脆裂,表示乾燥過度,吃起來口感不佳
3. 可用鼻子聞有無過重腥味
竹笙
1. 挑選整株完整
2. 選擇有彈性者品質較佳
3. 避免受潮、顏色過白
4. 如有刺鼻藥水味,可能是劣質品
干貝
1. 顏色要接近土黃色,轉黑或白都不新鮮
2. 勿挑選乾裂或有縫隙者
3. 摸起來不會黏稠
4. 嘗起來不應太鹹
香菇、花菇
1. 挑選肉厚、菇傘緣朝內捲,且表皮較亮、香味重者
2. 台灣香菇品質較佳
烏參
1. 乾爽且硬度夠,勿挑選較軟產品
2. 烏參刺越多、越長、越密集,表示品質較佳
筍乾
1. 不宜過乾,應保持少許水分
2. 避免顏色過白或帶有異味產品
堅果類
1. 勿選散裝產品,要有保存期限
2. 聞起來不能有油耗味
3. 開封後要放在冰箱,盡快吃完
魷魚絲
1. 勿買顏色過白、太過漂亮產品
2. 不能有腥臭味
3. 乾燥者為佳,若吃起來有潮溼感應避免
肉乾肉條
1. 不要選擇過於鮮紅的產品
2. 外觀看起來不能嚴重出油
3. 最好能有拉鍊帶設計,並盡快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