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體驗」是現在很盛行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只顧自己開心,偷吃作物就算了,一次次被拉扯、壓倒的筊白筍叢,踐踏了農民愛護農田的心。
以往的模式,是採直接與老農拿筊白筍,再透過網路或自己的親朋好友與客戶直接做銷售。今年則是採取「直接請消費者到老農家體驗自己採茭白筍」的銷售模式,說實在的,若我是消費者,應該不太願意不遠千里而來,只為了這不到一小時的採收體驗。所以我們將農村生態與米食製作體驗一併做成農村體驗旅行,既能吸引消費者,又能增加老農的收入。果不其然,在短短一個半月內,老農家門庭若市,不僅筊白筍銷售一空,更增加許多活動與用餐的收入。
農民樂?還是只有遊客樂?
初始的立意,是希望藉由親自下筊白筍田體驗老農採收的辛苦,也希望藉此多銷售一些茭白筍,在體驗活動中卻發現,遊客為了貪小便宜,在田中拚了命的現採現吃,並將筊白筍藏入自己的背袋中,雖然在體驗活動進行前也都告知體驗規則,但總是有許多消費者見獵心喜,將規則完全拋在腦後。
雖然老農都看在眼中,卻也不出面制止。
私下與老農聊及此狀況,老農告訴我:「看到顧客這麼喜歡他的筊白筍,偷吃幾支沒有關係啦!」同樣身為農夫,我能體會消費者喜歡自己的農作物,當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問題出在這些作物是一年辛苦後,要養家活口的收入來源,若每位來體驗的消費者在田中都吃2支筊白筍,依來客數目前是超過500人次,所以最少約1000支被免費吃掉了,以7支為一台斤,就相當於被吃掉142.9斤再乘以每斤120元,也就是有17143元被吃掉了,但老農卻沒有收到錢。而在體驗過程中,如未成熟被割取,不甚跌倒拉扯或壓倒的筊白筍叢,這些沒有計算的損失也相對不少。
回想起自己初入農夫這行業前,曾經拜訪一位農友至他的芭樂田觀摩,一開始這位農友就告知我,他並不喜歡讓隨意每一個人都進他的農田,因為這是他的辦公室。進入芭樂園後,我看到結實纍纍的芭樂,心想「這農民會不會請我們品嘗品嘗他自己種植的芭樂」,沒想到農民只摘了一顆,再切成小片讓我們每人吃一小片,當初心中還暗罵,滿樹果實,怎麼這麼小氣!
初始的立意,是希望藉由親自下筊白筍田體驗老農採收的辛苦,也希望藉此多銷售一些茭白筍,在體驗活動中卻發現,遊客為了貪小便宜,在田中拚了命的現採現吃,並將筊白筍藏入自己的背袋中,雖然在體驗活動進行前也都告知體驗規則,但總是有許多消費者見獵心喜,將規則完全拋在腦後。
雖然老農都看在眼中,卻也不出面制止。
私下與老農聊及此狀況,老農告訴我:「看到顧客這麼喜歡他的筊白筍,偷吃幾支沒有關係啦!」同樣身為農夫,我能體會消費者喜歡自己的農作物,當然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問題出在這些作物是一年辛苦後,要養家活口的收入來源,若每位來體驗的消費者在田中都吃2支筊白筍,依來客數目前是超過500人次,所以最少約1000支被免費吃掉了,以7支為一台斤,就相當於被吃掉142.9斤再乘以每斤120元,也就是有17143元被吃掉了,但老農卻沒有收到錢。而在體驗過程中,如未成熟被割取,不甚跌倒拉扯或壓倒的筊白筍叢,這些沒有計算的損失也相對不少。
回想起自己初入農夫這行業前,曾經拜訪一位農友至他的芭樂田觀摩,一開始這位農友就告知我,他並不喜歡讓隨意每一個人都進他的農田,因為這是他的辦公室。進入芭樂園後,我看到結實纍纍的芭樂,心想「這農民會不會請我們品嘗品嘗他自己種植的芭樂」,沒想到農民只摘了一顆,再切成小片讓我們每人吃一小片,當初心中還暗罵,滿樹果實,怎麼這麼小氣!
農田是農民的辦公室
在身為農民後,才能體會到農作物之於農民收入的重要性。對於「農田即是農民辦公室」這個觀念,也在自己務農一段時間後,深刻體會到這個道理。
基於自己想積極的推廣森林農業,所以會辦許多體驗活動與課程,但這些來體驗的消費者,或許是對作物的了解不足,或是在農田中未注意到農作物,就一腳踩死了。
這些看在我的眼中都是非常心疼的,每一珠小苗,都是經由其他農民或自己辛苦採種、播種育苗,直到種入土地中,其中有多少的呵護與照顧,只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後長大後賣出,為自己帶來一些微薄的收入。
這些想法今天會想寫入文章,僅是希望在將來各位看倌,當您有機會進入「農民的辦公室」體驗時,也能體諒農民的辛勞。農作物並非一開始就如同您體驗採收
時這麼大一顆,這是農民辛苦大半年才有的成果,每日早晚辛勤灌溉,連遠門都不敢出,只是深怕農作物有所閃失,讓之前的辛勞化為烏有。
您在農田中快樂的採收農民的血汗同時,希望能透過尊重作物的心態與動作,讓農民也能一起快樂,這樣才是相對等的快樂。
在身為農民後,才能體會到農作物之於農民收入的重要性。對於「農田即是農民辦公室」這個觀念,也在自己務農一段時間後,深刻體會到這個道理。
基於自己想積極的推廣森林農業,所以會辦許多體驗活動與課程,但這些來體驗的消費者,或許是對作物的了解不足,或是在農田中未注意到農作物,就一腳踩死了。
這些看在我的眼中都是非常心疼的,每一珠小苗,都是經由其他農民或自己辛苦採種、播種育苗,直到種入土地中,其中有多少的呵護與照顧,只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後長大後賣出,為自己帶來一些微薄的收入。
這些想法今天會想寫入文章,僅是希望在將來各位看倌,當您有機會進入「農民的辦公室」體驗時,也能體諒農民的辛勞。農作物並非一開始就如同您體驗採收
時這麼大一顆,這是農民辛苦大半年才有的成果,每日早晚辛勤灌溉,連遠門都不敢出,只是深怕農作物有所閃失,讓之前的辛勞化為烏有。
您在農田中快樂的採收農民的血汗同時,希望能透過尊重作物的心態與動作,讓農民也能一起快樂,這樣才是相對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