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我靜下心想,思考過去種種,不斷地找尋什麼是人們最想知道、最想探索的東西。還有,什麼是讓大家聚在一起的動力。後來,我決定徹底改變,開始從旅行方向思考,融入公益、藝術、文化元素,也請來有故事的朋友分享經驗,重新定位新的瘋城部落。
轉個彎,開始走進社區、走進校園、走進咖啡廳、走進市集;停下腳步,原來我們能夠做的事情還很多…
三年光陰、十多位志工、五十場活動、一千五百人社群,坐在電腦前面看著這麼多張照片、這麼多段故事,是一種喜悅,也是一種付出的滿足。從來沒有想過,正式踏入職場後,還能夠像學生時代玩社團、做公益,更沒有想過,在現代人忙碌工作的同時,還有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願意捨棄自己的休假,爲了理念,走入人群。
沒有認真想過,只憑著一股熱血,從無到有。
還記得第一次聚會,五個部落客,在新竹的一間飲料店,自己帶了投影機,各自邀請兩位朋友,開始了第一次的「分享會」,那時候的我們,很青澀,很有勇氣。
一位夥伴說:「工作之餘,可以跟興趣相同的朋友交流,是一種幸福!」也有人說:「如果在充滿宅宅氣味的新竹,也有一些軟性活動,應該會讓更多人喜歡這裡。」
「那就這樣吧!我們從風城起家,部落客聚會,就叫『瘋城部落』!取風的諧音,因為我們要一起做一件瘋狂的事情。」於是,WIND正式啟動,W001計劃開始展開。
從第一場到第十二場,我們邀請了十二位講者,輪流分享不同國家的旅行經驗,有蒙古、瑞典、德國、土耳其、科威特、伊朗、英國、阿根廷,還有台灣本土的馬祖。在新竹不同的咖啡廳、下午茶店內,留下許多歡笑的聲音。
一年過後,社群人數成長到三百人。
然而,就在第十二場聚會結束的時候,一位夥伴告訴我:「Rick抱歉,因為個人因素,這是我最後一次在瘋城部落幫忙。」不約而同的,其他夥伴也都因為不同原因離開,讓這個社群接近解散的狀態。
第十三場聚會,五個人。
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如此沮喪,即使講者不斷說沒關係,但還是覺得非常抱歉,畢竟每個人都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沒有聽眾,就像自己唱獨角戲般,如此孤獨。當天離開聚會場地,陷入了一段長考,要解散嗎?還是要繼續?
隨著創社夥伴紛紛離去,我開始思考瘋城部落的核心價值,爲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爲什麼要做社群推廣?這些以前沒想過的問題,一直在腦海中打轉,原先單純的朋友聚會,似乎已經不太可行。社團組織需要不斷注入新血、創意,但失去團隊支持的我,究竟該如何向前。
有一天,在一個市集的攤位上,認識了一個爲理想默默付出的朋友。身為苗栗茶農的後代,曾獲得農村十大傑出青年,為了健康及更好的環境,在頭份山區種植有機茶,當下喝完覺得神清氣爽,口齒留香,便對茶葉的製作過程感到相當好奇。於是,我厚著臉皮,問許大哥說,有沒有機會參觀茶園,並且做一些紀錄呢?
許大哥相當爽朗,告訴我說:「來吧!來採茶,我順便介紹幾壺好茶給你!」
第一次和外面單位合作的小旅行,從苗栗開始。精緻的行程,吸引不少同事好友參與,消息一公告後,招募十人,立即額滿。懷著出遊的心情,兩台車便輕鬆地出發了,許大哥和大嫂親切地招呼,用心地指導,都讓我們這群後生小輩敬佩不已,尤其是製茶的精神、揉茶的魅力,更是難以忘懷,最後我們一同品嚐當天親手完成的茶葉,那份感動,一直深深埋藏在所有團員們的心中。
當天精采的故事,都被我們的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來,原來,走入人群,收穫遠比紙上談兵想像的多。
旅行、旅行,年輕人身上留著血液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冒險。這次經驗,給了我一些刺激,也讓我重新思考「聚會」的意義。
那一年,瘋城部落剛滿一歲,我回到交大校園內,看著大四那年寫下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曾年輕、都有夢想,身為新時代的交大人,更應有勇氣追逐自己的夢想,用更謙卑的心學習知識,用更寬廣的視野來面對未來的一切…」
當時心想,也許,我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就像大學社團般,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讓我們在忙碌的職場生活中,得到一些互相支持、鼓舞的激勵。然而,工作過後,大學社團型態,還是一個組織繼續維持下去的動力嗎?在每個人有限的時間裡,要抽出許多空檔辦活動,甚至參與集會,似乎越來越困難,但往好處想,出社會的年輕人比學生擁有更多經驗和能力,也更能夠為自己規畫時間,如果可以集合眾人之力,是不是也能夠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呢?
另一方面,相信每個人的心中應該都存有一顆夢想的種子,但也許因為時間、環境或生活因素,慢慢淡化,最後甚至忘了它。很多堅持夢想到最後的人,例如導演李安先生,都是經過不斷地失敗,才能夠獲得令人矚目的榮耀,如果,我們能夠創造一個讓年輕人分享、學習、並且圓夢的舞台,讓更多朋友分享自己經驗,並且帶領大家親身體驗,是不是在腦力激盪中,夢想的種子也能慢慢萌芽成長呢?
2012年初,一位清大的學妹,在部落格上留言,告訴我數年前曾經聽過我的演講,因此到了印度一趟,並且寫了一百多篇文章,我問她說為何要這樣做?她說:「希望自己也能像你一樣,寫文章影響別人!」
當下的我其實很訝異,只是因為一場演講,她竟然記得如此深刻,只是一面之緣,竟然湊成了一個改變的動力。她的留言,也激勵了我,就像看到一道曙光,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
於是,我靜下心想,思考過去種種,不斷地找尋什麼是人們最想知道、最想探索的東西。還有,什麼是讓大家聚在一起的動力。後來,我決定徹底改變,開始從旅行方向思考,融入公益、藝術、文化元素,也請來有故事的朋友分享經驗,重新定位新的瘋城部落。
如果沒有「人」,在如何成功的「組織」都沒有意義,如果只有「人」,那再多麼有意義的「組織」都無法成功。人是群體中最小的單位,如何將人融入組織,這是創始團隊必須思考的事。在當時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很多決策都可以自我論述,但如果想要長遠發展,勢必要成立團隊,但團隊成員如何找,誰又願意加入一個完全沒有薪水的公益組織,而沒有經費要如何辦活動,這些都是必須克服的問題。
第十六場聚會開始,我決定開始改變…
一位夥伴說:「工作之餘,可以跟興趣相同的朋友交流,是一種幸福!」也有人說:「如果在充滿宅宅氣味的新竹,也有一些軟性活動,應該會讓更多人喜歡這裡。」
「那就這樣吧!我們從風城起家,部落客聚會,就叫『瘋城部落』!取風的諧音,因為我們要一起做一件瘋狂的事情。」於是,WIND正式啟動,W001計劃開始展開。
從第一場到第十二場,我們邀請了十二位講者,輪流分享不同國家的旅行經驗,有蒙古、瑞典、德國、土耳其、科威特、伊朗、英國、阿根廷,還有台灣本土的馬祖。在新竹不同的咖啡廳、下午茶店內,留下許多歡笑的聲音。
一年過後,社群人數成長到三百人。
然而,就在第十二場聚會結束的時候,一位夥伴告訴我:「Rick抱歉,因為個人因素,這是我最後一次在瘋城部落幫忙。」不約而同的,其他夥伴也都因為不同原因離開,讓這個社群接近解散的狀態。
第十三場聚會,五個人。
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如此沮喪,即使講者不斷說沒關係,但還是覺得非常抱歉,畢竟每個人都花了很多時間準備,沒有聽眾,就像自己唱獨角戲般,如此孤獨。當天離開聚會場地,陷入了一段長考,要解散嗎?還是要繼續?
隨著創社夥伴紛紛離去,我開始思考瘋城部落的核心價值,爲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爲什麼要做社群推廣?這些以前沒想過的問題,一直在腦海中打轉,原先單純的朋友聚會,似乎已經不太可行。社團組織需要不斷注入新血、創意,但失去團隊支持的我,究竟該如何向前。
有一天,在一個市集的攤位上,認識了一個爲理想默默付出的朋友。身為苗栗茶農的後代,曾獲得農村十大傑出青年,為了健康及更好的環境,在頭份山區種植有機茶,當下喝完覺得神清氣爽,口齒留香,便對茶葉的製作過程感到相當好奇。於是,我厚著臉皮,問許大哥說,有沒有機會參觀茶園,並且做一些紀錄呢?
許大哥相當爽朗,告訴我說:「來吧!來採茶,我順便介紹幾壺好茶給你!」
第一次和外面單位合作的小旅行,從苗栗開始。精緻的行程,吸引不少同事好友參與,消息一公告後,招募十人,立即額滿。懷著出遊的心情,兩台車便輕鬆地出發了,許大哥和大嫂親切地招呼,用心地指導,都讓我們這群後生小輩敬佩不已,尤其是製茶的精神、揉茶的魅力,更是難以忘懷,最後我們一同品嚐當天親手完成的茶葉,那份感動,一直深深埋藏在所有團員們的心中。
當天精采的故事,都被我們的鏡頭和文字記錄下來,原來,走入人群,收穫遠比紙上談兵想像的多。
旅行、旅行,年輕人身上留著血液就是要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冒險。這次經驗,給了我一些刺激,也讓我重新思考「聚會」的意義。
那一年,瘋城部落剛滿一歲,我回到交大校園內,看著大四那年寫下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曾年輕、都有夢想,身為新時代的交大人,更應有勇氣追逐自己的夢想,用更謙卑的心學習知識,用更寬廣的視野來面對未來的一切…」
當時心想,也許,我們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些什麼。
就像大學社團般,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讓我們在忙碌的職場生活中,得到一些互相支持、鼓舞的激勵。然而,工作過後,大學社團型態,還是一個組織繼續維持下去的動力嗎?在每個人有限的時間裡,要抽出許多空檔辦活動,甚至參與集會,似乎越來越困難,但往好處想,出社會的年輕人比學生擁有更多經驗和能力,也更能夠為自己規畫時間,如果可以集合眾人之力,是不是也能夠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呢?
另一方面,相信每個人的心中應該都存有一顆夢想的種子,但也許因為時間、環境或生活因素,慢慢淡化,最後甚至忘了它。很多堅持夢想到最後的人,例如導演李安先生,都是經過不斷地失敗,才能夠獲得令人矚目的榮耀,如果,我們能夠創造一個讓年輕人分享、學習、並且圓夢的舞台,讓更多朋友分享自己經驗,並且帶領大家親身體驗,是不是在腦力激盪中,夢想的種子也能慢慢萌芽成長呢?
2012年初,一位清大的學妹,在部落格上留言,告訴我數年前曾經聽過我的演講,因此到了印度一趟,並且寫了一百多篇文章,我問她說為何要這樣做?她說:「希望自己也能像你一樣,寫文章影響別人!」
當下的我其實很訝異,只是因為一場演講,她竟然記得如此深刻,只是一面之緣,竟然湊成了一個改變的動力。她的留言,也激勵了我,就像看到一道曙光,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
於是,我靜下心想,思考過去種種,不斷地找尋什麼是人們最想知道、最想探索的東西。還有,什麼是讓大家聚在一起的動力。後來,我決定徹底改變,開始從旅行方向思考,融入公益、藝術、文化元素,也請來有故事的朋友分享經驗,重新定位新的瘋城部落。
如果沒有「人」,在如何成功的「組織」都沒有意義,如果只有「人」,那再多麼有意義的「組織」都無法成功。人是群體中最小的單位,如何將人融入組織,這是創始團隊必須思考的事。在當時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很多決策都可以自我論述,但如果想要長遠發展,勢必要成立團隊,但團隊成員如何找,誰又願意加入一個完全沒有薪水的公益組織,而沒有經費要如何辦活動,這些都是必須克服的問題。
第十六場聚會開始,我決定開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