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街區、凱達格蘭文化館、國立故宮博物院、溫泉博物館
大稻埕因一片廣大的曬穀場而得名,西元1860年淡水開港通商之後,逐漸取代艋舺,成為北台灣的貿易中心。此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迪化年貨大街,是南北雜貨、中藥的批發集散地,每逢年節期間,絡繹不絕的人潮,見證了大稻埕地區過往的繁榮。還有專營布匹批發的永樂市場,與周邊傳統的小吃攤,都是緬懷大稻埕風華的好地方。
凱達格蘭文化館
400多年前,北投曾經是台灣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居住的地區。為保存原住民文化,並增進國人對原住民文化藝術的欣賞與認識,因此台北市政府原民會在北投成立了凱達格蘭文化館。凱達格蘭文化館是全國第一座以原住民為主體的文化藝術及教育研習中心,提供了原住民相關主題的影片撥放、傳統文物展覽、會議、表演空間,展現原住民文化藝術的特色。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世界知名博物館之一,更是中外旅客造訪台灣必遊景點。由於歷史地位特殊,故宮收藏的文物,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品類繁雜,累計至今總數量計有696,112件,每次約5,000件館藏陳列展覽,但其中有3樣「名物」常設展出,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除了館內的珍藏,故宮建築風格採用傳統中國北方宮殿形式,左右對稱,樓頂設五座飛簷樓閣,黃邊藍瓦,氣勢壯闊非凡,也是遊故宮不可錯過的焦點。
溫泉博物館
溫泉博物館的前身是日據時代當時的台北州廳運用了公共衛生的經費,仿照日本伊豆山溫泉的形式,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度荒廢,1998年時,由台北市政府斥資整修,以北投溫泉博物館之名,正式重新開放使用。博物館保留了日據時期的木造建築,入口在2樓,內部透過老照片介紹北投的歷史,也保存當時公共浴場的復原情境,充滿懷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