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一個頂著阿兵哥頭的女人,你可以跟著上頭印有嗆辣紅脣的名片叫她「辣董」,但友人口中的「萍哥」應該是個更對味的稱呼。她十年前一手創建「姊妹電台」,未來還想成立一所女性主義運動大學,從教育著手,改變這個以男性為中心的世界。
這種勇於對抗傳統束縛的行動,與王麗萍長久以來推動的女權運動,有著不相謀合的精神。
王麗萍二十三歲就當選雲林縣議員,成為台灣史上最年輕的縣議員,「還不懂事就開始『喬事』。」涉入政壇工作繁忙,二十九歲結婚後,老公在新竹上班,兩個兒子交給台北的爸媽帶,她自己多半時間則待在虎尾服務選民,「我們家在外人看來就是夫離子散。」許多人知道了難免關心,「想不想兒子啊?」她卻瀟灑地回答,「有什麼好想!」儘管家人對於分居情況不以為意,但這樣的答案在傳統選民心中畢竟不討喜。被問多了,王麗萍心裡也不好受,總覺得對家人有份愧疚。
致力於破除男性中心論
「例如以前職業婦女就算事業成功,只要小孩有狀況,大家會說因為媽媽沒有照顧好。」最後,一位前輩的話從此打開了她的心結,「像你這樣的人,如果你回歸家庭,才是你家的災難!」王麗萍直呼,「這句話把我心中那些父權的惡靈完全驅逐了。」從此之後,她擺脫男性中心的思想,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致力於破除男性中心論,沒有迷惑。
擔任縣議員與不分區立委期間,王麗萍已經特別關注女性議題,陸續成立女權會及台灣女性參政協會。卸下立委頭銜後,為了傳播更廣大的性別平等理念,她在二○○三年婦女節當天,成立了亞洲第一家以女性主義為主題的商業電台-「姊妹電台」,從女性觀點二十四小時談論各種議題。
更有勇氣的是,這家即使放到都會區都顯得小眾的電台,居然成立在全台灣最農業、人口外流最嚴重的縣分-雲林縣,企圖超越性別與地域的雙重弱勢,提供被邊緣化的「非台北觀點」以及「女性觀點」。
姊妹電台的標誌是兩片由辣椒組合成的紅脣,電台內的許多節目,諸如「魔女的衣櫃」、「今夜脫光光」,單聽名字就覺得嗆辣有勁,而且愈晚愈辣。電台曾在深夜一點的時段,播放女同志如何使用保險套以及叫春等內容,遭到新聞局罰鍰;最後上訴至高等行政法院終獲勝訴,也為台灣多元性議題討論空間寫下歷史新頁。
姊妹電台收聽範圍以雲嘉南地區為主,問起當地聽眾的反應,王麗萍莞爾一笑,「男人會聽,但都是好奇這個臭屁婆仔又在說什麼,不過女人聽了會有認同感。」
▲70年的老屋內的房間,既是書房也是討論空間。
▲王麗萍回鄉從主持女性電台開始推動女性話題。
成立「沙龍」推展理念
一一年,王麗萍還真的成立了「虎尾厝沙龍」,這是一間有著七十餘年歷史的老屋,裡頭不但有書店、咖啡廳,同時也是藝文活動的發表場地。
「沙龍」的靈感仍自女性主義而來。十七世紀法國巴黎許多藝文沙龍都由貴族婦女經營,沙龍內終日聚集了社會名流大談文藝、政經、史哲等議題,不但將女性主導的文化、政治推上舞台,最終甚至催生了法國大革命,這也是王麗萍對於「虎尾厝沙龍」的期待。
這裡不僅關心性別議題,更將範圍擴展到生態與另類全球化,每月規畫主題書展,並提供相關的藝術工作者主動投件,申請展覽。
十年過去了,到今天,姊妹電台仍然是全亞洲唯一一家以女性主義為主題的商業電台,而全世界的獨立書店則幾乎成了「經營不易」的代名詞。忍不住問王麗萍如何有勇氣做這些很難賺錢的事,她豁達表示,「我不怕失敗,因為這是對的事情,就算我失敗了,會有其他人接著做下去,所以有什麼好怕。」談起她源源不絕的勇氣從何而來,她十分篤定,「我從女性主義得到最大的力量。」
虎尾厝沙龍
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05-6313826,逢周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