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是懂得喝咖啡的人,愈怕喝到不對味的咖啡。其實沖泡一杯好咖啡並不難,從選擇適合的豆子開始,掌握豆子新鮮度;而且除了加鮮奶外,不再添加任何調味品,才不負咖啡獨有香醇味。
「咖啡豆並不一定愈貴愈好。」研究咖啡三十餘年的進昌咖啡烘焙館老闆黃文程表示。十六歲開始接觸咖啡業的他,花了很多時間了解豆子,從生豆選擇、烘焙、研磨,到沖泡方式都非常講究。他認為,一杯好咖啡,從生豆到沖泡,每個環節都是關鍵。
豆子愈新鮮 層次愈多
認識咖啡,首先要知道品種。咖啡豆主要的品種有二:阿拉比卡占有七、八成的產量,剩下兩成則是羅巴斯塔。在兩大品種之下,咖啡豆通常依照產區分類。例如曼特寧咖啡是指印尼蘇門答臘所產的咖啡;爪哇咖啡的產地自然是印尼爪哇;曼巴咖啡則是曼特寧加上一定比率的巴西咖啡。
不同產區的豆子受不同緯度、溼度等氣候條件的影響,風味大不相同。有的較酸、有的富含花香、果香、葡萄酒香,有的濃醇有的清亮,每個人喜好不同,很難論斷好壞。
但有些產區的咖啡豆歷史悠久,在同好口中評價也高,自然帶動價格水漲船高,如果產量又少,價格支撐力道就更強了。例如藍山咖啡只產在牙買加藍山地區的高山上,產量不多,自然價格不菲。
但同一產區的咖啡豆價格就差距不遠嗎?倒也不是。不同咖啡農所種出來的豆子,品質當然不太一樣。例如標榜為「莊園豆」的豆子,多半出自私人經營的莊園,為了打響自己莊園的名氣,對品質都會有較嚴格的要求。黃文程以自己從蘇門答臘買的一批莊園豆為例,豆子採收處理後,還經過杯測與兩次人工篩選,品質較佳,價格也好。
「聞、剝、看」判斷鮮度
價格、產地與莊園雖然多少代表了咖啡豆的品質,但並非絕對,這當中更關鍵的要素其實是新鮮度,「鮮度是咖啡的生命,豆子愈新鮮,保留的層次也就愈豐富。」
黃文程建議挑選咖啡豆時,可以用「聞、剝、看」三個方法判斷新鮮與否。首先將豆子靠近鼻子深深聞一下,如果可以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代表咖啡豆夠新鮮;反之,若是香氣微弱,甚至出現類似花生或堅果類放久了的油膩味,表示這豆子已經放太久了。
謹慎一點,還可以把咖啡豆剝開看看,如果可以輕易剝開,剝開時還有清脆的聲音和感覺就合格;反之則會又軟又費力。「不新鮮的豆子,無論花再多心思去研磨、去煮,也不可能煮出一杯好咖啡來。」
最後,再將咖啡豆倒在手上攤開來看,確定咖啡豆的產地及品種,也確定一下烘焙是否均勻。三者都確認過後,買到的豆子至少不會出錯。
品嘗咖啡多年,鑽研愈深,黃文程反倒愈不執著,「咖啡是隨喜的。」據他觀察,愛喝咖啡的人,對咖啡的喜好都非常主觀。你覺得好的,別人不一定認同。因此選購咖啡豆時,其實不需要跟著市場腳步起舞,反而可以務實一點,想想家中的沖泡設備,及喜好的咖啡種類,再來決定自己該花多少錢買咖啡。
虹吸沖泡最能展現風味
目前的沖泡方式主要有美式、義式與虹吸式三種。美式咖啡機就是透過濾紙滴漏的方式沖泡咖啡,由於滴漏時的水溫無法達到沸點,味道較淡。義式咖啡機則是利用大氣壓力,讓熱水經過現磨的咖啡粉,藉以萃取其精華,分量少、味道濃厚。虹吸式咖啡壺又稱為塞風壺或真空壺,利用虹吸原理,使咖啡粉與熱水接觸,經由攪拌使其混合如泥濘狀,溶析出咖啡的各種成分。
在眾多沖泡方式中,黃文程認為,虹吸式沖泡法最能表現出一款咖啡豆的風味與層次。假如家裡有虹吸咖啡壺,咖啡豆就可以買貴一點,好好品嘗豆子的內涵;但如果沒有,花大錢就比較不值得了,因為咖啡豆的特色如果無法被完整呈現,貴或便宜的豆子,喝起來可能相去不遠。
此外,黃文程強調,貴的豆子買來就是要品嘗本身的特色,沖泡完成後,自然不宜再添加其他調味,諸如牛奶、糖、蜂蜜、巧克力、酒精、肉桂等。因為其他的調味一添加下去,原本咖啡豆的味道就被遮蓋掉了,只剩一股烘焙的焦香味,告訴你這還是一杯咖啡。
所以,如果本身喜歡喝的是特調咖啡,諸如拿鐵、卡布奇諾、瑪奇哈朵、摩卡、愛爾蘭等,咖啡豆其實不用買太貴,「加了調味之後,什麼豆子喝起來都差不多了。」
▲黃文程建議,在家煮咖啡,可以用虹吸式咖啡壺,最能表現咖啡的風味與層次。
咖啡達人黃文程
自16歲開始接觸咖啡事業,經營咖啡店近30年。2012年在彰化大村蓋了占地900多坪的進昌咖啡烘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