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個評論,說美國人人均GDP,只能買到約二十八盎司的黃金,不到三十英兩,是大蕭條以後僅有兩次的最差紀錄。
因為名目數字一直在漲,所以有時候要用實體物品換算,才能感覺出來一萬美元這樣的特定金額,到底是多還是少。
黃金是很常用的指標,因為歷史紀錄最完整,而且性質沒多大變化。換個物品,比方說”糖”,十六世紀在日本,糖跟黃金的價格差不多。現在不會有人用黃金來估算糖的價格吧?
跟黃金這樣的奢侈品相反,維持人命的商品,長期卻是往下的。稻米、小麥,超市裡賣的,最貴的越光米,一公斤八十元,就算22K,一個月可以買275公斤,550斤,有人這樣算過嗎?很少見,因為出來的數字不嚇人,上不了媒體版面。
其實我想說的是咖啡,我是重度上癮者。去年超商咖啡漲價,鬧過一陣子新聞,前年國際咖啡價格也漲過一陣,都讓我緊張得很。恐慌心理強到讓我不理性,去年還投資友人開的”連鎖咖啡機”事業。長期來說,咖啡跟大米一樣,只會有短期性恐慌的波動,不會有大波段的上漲。
原因很簡單,現在世界咖啡最大產地在越南,成長最快的地區是雲南。被亞洲人沾上手、拿到主導權的產業,價格沒半種維持得住。
以前看產業的時候,就有發現,歐洲的舊廠要處分,如果是美國人買到的話,好消息!因為老美會關廠,降低供應量,價格會反彈,大家可以繼續過好日子。反之,被台灣人買到的話,報紙會說是利多,結果往往是悲劇的開始。台灣老闆才不會花自己的錢,去重建產業次序。買外資廠,一定會說,老外的先進技術,加上台灣人獨門降低成本的努力,肯定可以大展鴻圖,把藍海變成紅海。沒說出來的是:最後會連自己都陪葬進去!
那個咖啡事業,當然是賠錢的,而且隧道盡頭還沒看到曙光。一杯咖啡,豆子的成本很低,杯子本身要兩到三塊,最貴的是牛奶,八到十二塊。假如沒人喝黑咖啡,全點拿鐵這種加料的,那麼一杯四五十的咖啡,會把店家喝到垮。
牛奶為什麼不像咖啡那樣跌價?因為台灣不適合大量養牛,中國擠的牛奶,連他們自己都不敢喝,荷蘭人、紐西蘭人,可沒有我們降成本的美德,愛喝牛奶?乖乖付錢吧。
投資意義?要去投價格主導權還在老外手上,可是有低調在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