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港灣大橋的攀登服務,從開放以來所賺進的收入,已遠遠超過當初建造成本。創新服務不僅帶來觀光財,也是城市行銷的成功典範。
雪梨港灣大橋是由約翰‧布拉德菲爾德(John Bradfield)設計,一九二三年動工,一九三二年啟用,共耗費約六二五萬澳幣,是目前地球上最寬且最高的鋼鐵拱橋,也是世界第五長的拱橋。港灣大橋連結雪梨市區與北雪梨的交通,帶動了北雪梨的發展,並與港灣另一頭的雪梨歌劇院相互輝映,成為全球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攀登雪梨大橋這項活動,是一九八九年由當時年僅二十來歲的創業家約翰‧凱夫(John Cave)提出,經過許多年建置與修正,終於在九八年讓第一批攀登者在雪梨港灣大橋最頂端、離水面一三四公尺處俯瞰整個雪梨港的美景。截至二○一○年底,總計二五○萬人次付費攀登雪梨港灣大橋。
攀爬雪梨港灣大橋所費不貲,依時段與攀爬時間而有差異,約需二○○到三○○澳幣,換成新台幣約六○○○至九○○○元,時間約需二.五或三.五小時。這樣昂貴收費完全沒有阻擋世界各地挑戰者的熱情,每個攀登時段都須提前預約,否則幾乎排不到,尤其是七、八月的旅遊旺季,通常需要兩個星期前就上網預訂。
對一般人來說,這座偉大的鋼鐵建築只是聯絡雪梨南北兩岸的工具,即使被其驚人的力學結構與鋼鐵構造所震懾,充其量也只是在心頭留下那一點悸動。但對一位有創新服務精神的創業家,如凱夫而言,雪梨港灣大橋卻提供前所未有的服務契機。這一轉瞬間的想法差距,就是數以千萬計的商機。
只要提供的服務是獨一無二,創新服務價值受到消費者認可,消費者就會心甘情願掏出錢來買帳。
雪梨港灣大橋的攀登服務,從開放以來所賺進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當初建橋的成本,而且這樣的收入目前還看不到停止的一天。這樣的成功商業模式奠基於雪梨港灣大橋本身建築的宏偉,以及創業家發覺商機創造創新服務的敏銳度,兩項缺一不可。
而在執行面,此活動經過近十年籌備,在行程設計、安全維護與攀爬專用服裝等配合事項,皆有萬全規畫後才上路。在這樣厚實的基礎上,不斷以創業家精神去省思自身的商業模式,用全方位角度提升服務的創新價值,造就此一攀爬雪梨港灣大橋的活動,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
這樣的創新服務所帶來的價值,不僅讓澳洲雪梨賺進可觀的觀光收入,也是城市行銷的成功典範!
(本專欄由司徒達賢、樓永堅、吳靜吉、李仁芳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