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創新其實是復古

創新其實是復古

2008-08-14 14:07

從手語歌劇到舞台場面,流行趣味從古到今沒有改變多少,許多看似特別的議題和「創舉」,回首一看,其實都是歷史。

今夏芬蘭離島上的托帝劇場上演了全球首部「手語歌劇」:演員以手語和肢體傳達原劇音調和情節,演出芬蘭作曲家帕修斯(Fredrik Pacius)的《查爾斯王狩獵》(The Hunt of King Charles)。由於構思新奇且設計完善,當地媒體稱其為「全新的藝術形式」,也成為國際樂壇話題。

雖然全以手語表現的歌劇確實新奇,但歌劇裡並非不曾出現手語。一八二八年,法國作曲家奧伯(Daniel-Francois-Esprit Auber,一七八二至一八七一)的歌劇《波第其的啞女》(La Muette de Portici),兩位女主角一需要高段花腔技巧,一是不唱歌的啞女,演出時以芭蕾舞者擔任。作曲家在音樂上多所設計,讓舞者得以充分訴說劇情,而《波第其的啞女》不但一上演就造成大轟動,更廣為後輩仿效,成為法式大歌劇(French Grand Opera)如此獨特劇種的先河。

只是法式大歌劇之於當代歌劇院,幾乎等於長毛象之於動物園。不但今人鮮少搬演,翻開任何一本歌劇指南,對此類歌劇多半也無任何好話,認為這完全是過時的歷史陳跡。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所謂的法氏大歌劇,其劇本自《波第其的啞女》後即按照一不成文的傳統,故事為「特定大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情感衝突」——《波第其的啞女》以拿波里反抗西班牙統治事件為背景,編寫貴族欺騙平民啞女感情導致民怨的故事,法國大歌劇之王麥亞白爾(Giacomo Meyerbee,一七九一至一八六四年)的《新教徒》(Les Huguenots)以一五七二年舊教徒屠殺新教徒一案添入感情支線(即電影「瑪歌皇后」故事),《先知》(Le Prophete)則是荷蘭再洗禮教徒叛亂背景中加入貴族逼婚與母子衝突,其最後一部歌劇《非洲少女》更是寫達伽馬探險航路更探險愛情,夾處於葡萄牙女王和非洲女王之間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讓人感到格外熟悉?看看近十餘年來的賣座大片,從「鐵達尼號」到「珍珠港」,無一不是「大題小作」,刻畫「特定大歷史事件中的個人情感衝突」。若以今日標準視之,這難道不正是好萊塢主流大片的特色?

為何一定要是「特定大歷史事件」?這就關係到法式大歌劇另一特色:凡法國大歌劇,必有豪華場景和特效。《波第其的啞女》結尾是火山爆發,《新教徒》結尾是皇家舞會配上血腥屠殺,《先知》結尾是火藥庫爆炸焚毀教堂。流風所至,即使是麥亞白爾的喜劇《迪諾拉》(Dinorah),第二幕也得有女主角在暴雨雷電中自山坡跌落山洪漩渦,男主角跳水搶救的橋段。事實上,《先知》正是電氣首先運用於演出的歌劇,以電力打造劇中日出一景,甚至冰面一段還用了滾輪鞋模仿滑冰,追求室內奇觀之極致。


法式大歌劇另一經典,哈勒維(Fromental Halevy,一七九九至一八六二年)的《猶太少女》(La Juive)在巴黎歌劇院上演時,場面之壯麗甚至被稱為世界第八奇蹟,不難想見其豪華驚人。而看看今日院線,無論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或「神鬼傳奇:龍皇陵寢」,哪一部假期搶錢大片不以特效場景為賣點?

從手語歌劇到舞台場面,若熟悉戲劇形式與表演風尚,就會發現科技雖然日新月異,但流行趣味從古到今卻沒有改變多少,頂多是週期循環。許多現今看似特別的議題和「創舉」,回首一看,其實根本都是歷史。法式大歌劇今日在歌劇院絕跡,原因不在歌劇介紹書上所言的「退流行」,而是現人已無法達到麥亞白爾等人所要求的聲樂技巧。

若照原譜不做調整,《新教徒》男主角一登場的詠嘆調,竟然需要唱到比高音C還高三個半音的高降E,簡直駭人聽聞。男高音難唱至此,兩位女主角也非等閒,瑪歌皇后的登場詠嘆調一開口就是十二分鐘,後半六分鐘花腔之千迴百折足以讓所有聽眾瞠目結舌。卡拉絲就曾感嘆歌劇大師若知她這一輩的聲樂程度,大概會無從下筆。今日聲樂家的演唱功力,和卡拉絲那一代相比更遠遠不如,法式大歌劇自也成為博物館典藏。

不過這些作曲家還是以獨特的方式留名至今。下次去巴黎,不妨留意一下巴黎歌劇院地鐵站的名稱,和「Opera」連在一起的,正是「Auber」!這位《波第其的啞女》的作者仍然留存人間,即使連多數法國人都已將他遺忘……

 

「可是,我活不下去了,不找孩子,我還能找誰?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台灣這個社會,還是有不同管道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縱然自己年少的時候不曉得做退休規劃,或者真的也沒有能力做規劃,也不是一股腦的就把責任往更辛苦的孩子身上丟。還有能力賺,就自己賺錢過生活;沒能力賺,年少也沒規劃,社會資源還是很多,生活品質或許不會太好,但基本溫飽不會有問題。如果是因為把財產都贈與給兒女,但兒女反而不照顧,那就撤銷贈與,把自己的財產拿回來。比較可怕的,其實是自己明明還有能力,或者還有儲蓄,卻還是要求兒女要給錢,而且給超過兒女能負擔的錢,最好通通交給自己來管,那不叫做孝親費,那叫做貪。

 

不要再為難自己的兒女了,如果孩子未成年的時候,曾經真心的愛他們,他們肯定會量力而為。但是,別忘了每個人都有自己該盡的責任,什麼責任比較重要,是由他們自己決定、自己承擔的,絕對不是父母在旁邊指點,孩子就得乖乖把錢奉上。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存在沒由來的恨,如果真的有天為了扶養費對簿公堂,就算拿到孩子每個月給3000元,損失的又是什麼?

 

從前的愛,不再回來。花謝花開,珍惜現在。

 

作者簡介_呂秋遠

宇達經貿法律事務所 負責人

東吳大學 兼任助理教授

NEWS98 九八法律事務所 廣播節目主持人

 

※本文獲呂秋遠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延伸閱讀
牛比牛奶重要!牛糞也能變綠電… 鮮乳坊「阿嘉」白色革命10年,下一步做什麼?
牛比牛奶重要!牛糞也能變綠電… 鮮乳坊「阿嘉」白色革命10年,下一步做什麼?

2024-12-05

小農新創鮮乳坊,用 Surface打造數位多元工作型態
小農新創鮮乳坊,用 Surface打造數位多元工作型態

2020-12-31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現在的健康身體 是向未來的你借來的!
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現在的健康身體 是向未來的你借來的!

2022-08-12

米其林亞洲首選乳品!獸醫師的「白色革命」 他為酪農打造出3億鮮奶王國-鮮乳坊
米其林亞洲首選乳品!獸醫師的「白色革命」 他為酪農打造出3億鮮奶王國-鮮乳坊

2020-04-23

創新思惟〉柳營酪農二代求新求變  讓鮮乳進化永續產業   北漂科技男翻轉家業  推動無碳牧牛
創新思惟〉柳營酪農二代求新求變 讓鮮乳進化永續產業 北漂科技男翻轉家業 推動無碳牧牛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