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餅重鎮新竹縣新埔鎮,之前因WTO的衝擊,市況大不如前,後來憑著社區自發性地包裝、重塑產品,並導入觀光元素,如今,新埔柿餅節已成為馳名遐邇的觀光祭,甚至被列入國小教材內。
然而鮮少人知道,甜美的「新埔柿餅」,竟是年產逾一百三十萬公斤,產值高達一億三千萬元以上的黃金寶藏。如今,柿子對新埔而言,不只是足以餬口的代工農產,更是讓鎮民抬頭挺胸的經濟命脈。
柿餅曾經輝煌 也曾經黯淡
「柿餅是上天拿來養活新埔人的傑作!」從小就幫家裡製作柿餅的金漢柿餅第三代傳人劉興武,回想起柿鄉的歲月,作了這樣的詮釋。
他以自家為例,這乾癟果實正是撐起一家十三口的經濟來源,而到了九月柿子盛產時,全家甚至放下學業、事業投入削柿蒂、採柿子的農忙,「為了隔天晒柿的數量,我還曾有一天挖一萬個柿蒂的紀錄。」
只不過,好景不常,隨著WTO開放政策讓中國低價柿餅傾巢而出,加上新竹北埔和嘉義番路也因覬覦柿餅五成以上的高毛利,相繼加入,新埔柿餅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價格和銷量都縮了三成。當時,高價增添設備、買地的農民淪為負債的貧農,紛紛遠離家園。盛極一時的富鄉,因而蒙塵。
劉興武正是一例,隨著小鎮經濟衰退,退伍後,他並沒留在家鄉,反而跑到台北擔任業務員。但從都市的行銷生涯中,劉興武看盡了商場上巧妙的操作手法,他深深體悟到,商品原來得靠高段的包裝和話術才能突圍,這也讓他聯想到了家鄉凋落的柿園,內心裡萌生了創意和想法。
「柿餅是上天拿來養活新埔人的傑作!」從小就幫家裡製作柿餅的金漢柿餅第三代傳人劉興武,回想起柿鄉的歲月,作了這樣的詮釋。
他以自家為例,這乾癟果實正是撐起一家十三口的經濟來源,而到了九月柿子盛產時,全家甚至放下學業、事業投入削柿蒂、採柿子的農忙,「為了隔天晒柿的數量,我還曾有一天挖一萬個柿蒂的紀錄。」
只不過,好景不常,隨著WTO開放政策讓中國低價柿餅傾巢而出,加上新竹北埔和嘉義番路也因覬覦柿餅五成以上的高毛利,相繼加入,新埔柿餅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價格和銷量都縮了三成。當時,高價增添設備、買地的農民淪為負債的貧農,紛紛遠離家園。盛極一時的富鄉,因而蒙塵。
劉興武正是一例,隨著小鎮經濟衰退,退伍後,他並沒留在家鄉,反而跑到台北擔任業務員。但從都市的行銷生涯中,劉興武看盡了商場上巧妙的操作手法,他深深體悟到,商品原來得靠高段的包裝和話術才能突圍,這也讓他聯想到了家鄉凋落的柿園,內心裡萌生了創意和想法。
商品得靠包裝和說服突圍
那年,劉興武逆勢回鄉接下家中的柿餅工廠。在當時人們還不懂什麼叫「體驗式行銷」時,每逢有人買柿,他便發揮業務員的精神,導覽柿餅加工廠、解說柿子的價值、生態,甚至還自己鑽研中醫、食譜,漫談柿子的療效及烹調法。
生動細膩的導覽,讓平凡的加工廠活生生變成博物館。就這樣,從一對一的介紹,到後來有人慕名而來,組團聆聽,劉興武順勢將工廠改名為教育園區,以觀光工廠方式經營。
那年,劉興武逆勢回鄉接下家中的柿餅工廠。在當時人們還不懂什麼叫「體驗式行銷」時,每逢有人買柿,他便發揮業務員的精神,導覽柿餅加工廠、解說柿子的價值、生態,甚至還自己鑽研中醫、食譜,漫談柿子的療效及烹調法。
生動細膩的導覽,讓平凡的加工廠活生生變成博物館。就這樣,從一對一的介紹,到後來有人慕名而來,組團聆聽,劉興武順勢將工廠改名為教育園區,以觀光工廠方式經營。
蒙塵的柿子再度初綻光芒,毛利和銷量提升了好幾成,進而激起村莊裡的動能,引爆了復燃的火花。
金漢柿餅經營模式,讓小鎮有了轉型的契機。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農莊相繼植入觀光元素,劉興武的創意卻如滾滾洪水沒有停歇。
金漢柿餅經營模式,讓小鎮有了轉型的契機。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農莊相繼植入觀光元素,劉興武的創意卻如滾滾洪水沒有停歇。
他認為,光是深度導覽是不夠的,「新埔要翻身,得要有更多新鮮的商品、包裝和客源!」於是在他奔走下,引進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資源,由中衛發展中心專家進駐輔導,開始了一連串的革命。
像這幾年就開發了柿餅冰沙、柿子果醬等延伸產品,也以「心想柿成」、「好柿成雙」為口號,製成高價柿餅迎賓禮盒,甚至因柿餅盛產時正逢雙十節,在劉興武的推波助瀾下,新埔柿餅更登上國宴,並以「雙柿果宴(雙十國宴諧音)」打出名號。
如今,每年九降風吹來之際,柿餅不僅是饕客的最愛,整個金橙的新埔鎮更是攝影師捕捉鏡頭的題材,甚至這個豐收的特色小鎮,已被列入康軒版的國小教材內。短短十年不到,新埔已回流了近百名遊子,每個農戶年營收竟以二至三成速度成長。
而現在名譟一時的「柿染」,更可說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之作。話說有一回遊客發現了柿餅工廠的柱子及門簾上都有奇怪的顏色,後來才知道這是柿汁。這激發了鎮民的創意,想起了當下最時興的植物染。
像這幾年就開發了柿餅冰沙、柿子果醬等延伸產品,也以「心想柿成」、「好柿成雙」為口號,製成高價柿餅迎賓禮盒,甚至因柿餅盛產時正逢雙十節,在劉興武的推波助瀾下,新埔柿餅更登上國宴,並以「雙柿果宴(雙十國宴諧音)」打出名號。
如今,每年九降風吹來之際,柿餅不僅是饕客的最愛,整個金橙的新埔鎮更是攝影師捕捉鏡頭的題材,甚至這個豐收的特色小鎮,已被列入康軒版的國小教材內。短短十年不到,新埔已回流了近百名遊子,每個農戶年營收竟以二至三成速度成長。
而現在名譟一時的「柿染」,更可說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經典之作。話說有一回遊客發現了柿餅工廠的柱子及門簾上都有奇怪的顏色,後來才知道這是柿汁。這激發了鎮民的創意,想起了當下最時興的植物染。
因為柿汁不但提煉簡單,且不易褪色、上色容易,可繪出如國畫般的質感;因此請來台南藝術大學陳景林教授到新埔教社區媽媽進行植物染創作,大力推廣柿染,並製成衣服、桌布、包包等商品化產品,成為小鎮的另一隻金雞母。
小鎮風雲再起,輔導新埔造街運動的中衛發展中心經理陳一夫有感而發,「新埔的再生,說穿了只是將平淡無奇、唾手可得的老產品找出新生命,活絡小鎮,讓以往的過客變為常客!」
新埔鎮民深信,今年將有更多的常客、新客,將小鎮的名聲傳至千里之外。
小鎮風雲再起,輔導新埔造街運動的中衛發展中心經理陳一夫有感而發,「新埔的再生,說穿了只是將平淡無奇、唾手可得的老產品找出新生命,活絡小鎮,讓以往的過客變為常客!」
新埔鎮民深信,今年將有更多的常客、新客,將小鎮的名聲傳至千里之外。
新埔
特色產業:柿餅、柿染、柿子加工品
年產值:1.3億元
黃金密碼:在老產品中,運用新的包裝方式,延伸觸角,讓以往僅來走馬看花的買家,變成願意長時間駐留的常客。
特色產業:柿餅、柿染、柿子加工品
年產值:1.3億元
黃金密碼:在老產品中,運用新的包裝方式,延伸觸角,讓以往僅來走馬看花的買家,變成願意長時間駐留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