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路上的士林區地圖,美麗的外雙溪景色躍然而出,清澈的溪流蜿蜒穿過綠林,陽光下的溪石如玉似珀,閃耀著大自然的雕工之美。
數位化地圖暢遊四維空間
想尋幽訪勝,輕輕一點,名勝古蹟便紛紛起立,向你訴說古往今來的奇人軼事;想與自然為友,輕輕一點,花朵樹木即現身說法,飛禽走獸也鳴聲致意;想親炙人文氣息,輕輕一點,風土民情立刻在各社區上秀,傳統樂音也在廟堂巷道裡演歌載曲;想暢遊口齒之境,輕輕一點,夜市裡的舊鋪老店將回眸而笑,向你展示百年興盛不迭的味覺譜調。
仿若科幻影片中的衛星導航系統,每點一處,就可了解該處的歷史背景、人口結構、社區特性、交通概況,掌握所在區位的教育、醫療、宗教、政治、社會福利、產業、生態資料庫及分布圖。一圖在手,影像、聲音、地理氣象、自然生態、社會人文資料分析同張羽翼,讓你在四維空間穿越自如,同時擁有歷史通、生態通、音樂通、休閒通等專家素養和平民樂趣。
有影無?世間甘有這呢好用的地圖?
現在還沒有。
不過,不久的將來,應該會有,而且會誕生在台北。
這張結合地理資訊系統(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及社會人文研究,首創世界之舉的「士林區人文社會數位化地圖」,正由東吳大學的「人文社會實驗室」研發製作中。
「這個計畫是全世界前所未有的新嘗試。」談到「人文社會實驗室──士林地區人文社會變遷研究計畫」,東吳大學文學院院長蔡明哲,語帶興奮地說:「如果我們成功了,將成為整合數位科技與社會人文研究的新學術典範。」
「社會實驗室」實現學術狂想
這個全新學術實驗的創意,主要來自於兩個屬於不同世代的社會學研究者:一個是深受國內第一代社會學研究傳統影響的蔡明哲,一個則是曾在解嚴前後活躍於學生運動場域的社會系助理教授石計生。
髮絲半白、說起話來溫文儒雅的蔡明哲指出,東吳社會系素有濃厚的社會關懷及社區服務的傳統,早在民國六十二年,目前已退休的教授楊懋春,就首開各校風氣之先,在東吳大學鄰近的臨溪社區成立「社會實驗室」,後來還協助當地居民成立社區發展協會。
由於蔡明哲曾經和楊懋春共同進行過「社會實驗室」的研究工作,在去年提研究專案企畫給國科會時,便想延續「社會實驗室」的核心精神,統合文學院的中文、社會、政治、歷史、音樂等科系的資源,對士林區進行跨科際的區域研究,但卻苦於缺乏能貫穿各研究領域的共同操作平台,恰巧石計生剛從城市研究最鼎盛的芝加哥大學學成歸國不久, 對於在都市計畫應用已久的 GIS 相當熟悉,兩人一拍即合,諸多實驗性的「學術狂想」於焉誕生。
「 GIS,簡單地說,就是一種圖形介面,它可以是單一的圖片,也可以是由數張相關圖片相互重疊、共同組合而成的一種地理資訊,內容可以涵蓋任何一個地區的立體化資訊。」石計生解釋道,傳統的地圖多半只有地表上的建築物、道路、河流、山丘等,但 GIS 卻可突破平面限制, 橫跨三維空間,將地表下的管線、地下鐵、地下水脈,以及空中的飛機航線、污染散布圖、無線電波涵蓋範圍等資訊,共同容納到同一個數位化地圖中。
更有趣的是,使用者可依不同的需求來擷取其中不同的「主題圖」,進行資料的查詢與交叉分析,而由於分析結果可以空間立體方式呈現,相當容易了解,可支援決策者做出更明確的判斷。
「 GIS 最初是由地理學者所發展出來的,爾後被應用於都市計畫,在美國,GIS更被廣泛地應用在警政、消防、交通、戶政系統的管理上。不過,應用在社會人文的研究上,這還是全世界頭一遭。」身材魁梧、留著落腮鬍的石計生,外型和蔡明哲迥然不同,談到「人文社會實驗室」,言語間卻帶著相似的雀躍之情。
產學合作、商機無限
不僅研究概念是全新的,資訊技術的應用觸角也伸到目前還未被開發的荒蕪領地。「人文社會實驗室」的研究計畫包含了許多狂想的曲目,例如 PDA 和 GPS (衛星定位系統)將首度被應用於社會問卷調查工作:把實驗室向台北市都發局購買的「門牌號碼圖」輸入記憶系統, 訪問者只要在 PDA 上點選受訪者的門牌號碼,再用蒙恬手寫輸入系統及數位收音機、攝影機等工具,記錄受訪者的聲音、影像、訪談內容,所有資料便可透過 GPS 軟體,連結到 GIS 系統,記錄在地圖上的相應位置,如此可節省不少資料建檔的人力和時間。
此外,石計生表示,「實驗室」也將在明年添購一個名為「類神經網路系統」(AP )的軟體,這個軟體系統可與「實驗室」所用的 WIN GIS 系統相容,進一步幫助研究者做跨領域資料的交叉統計分析及質性的結果推論。
「這個已獲得華田科技、掌科技支持的研究實驗,其實蘊含著無限的商機。」石計生說,等到所有資料處理都建置完成後,使用者不僅可以在圖形和屬性資料間互相切換查閱,進行多層次的空間資料分析,並可製作多種主題圖,提供遠距教學及 PDA 地理與社會人文導航, 甚至可成為打選戰時拿來做人口結構、區域需求、支持者分布等策略分析的最佳利器。
雖然商機無限,但石計生強調,「實驗室」還是會將公共利益放在第一順位考量,屬於受訪者個人隱私部分的資料絕不公布,實用性的資訊則會建置在網站上,屆時民眾只要一上網,就可自由運用「士林人文社會數位化地圖」,飽覽這個同時擁有國家級公園、博物館、美術館、三所大學、兼容高山(陽明山)及島嶼(社子島),堪稱「天下第一區」的社會人文風光,甚至可帶著 PDA,讓這張電子地圖帶你在士林區內遊山玩水、逛百年老店。
「社會數位地圖」前景迷人,過程卻未必平順。因為所有的研究過程,都在考驗著研究者的新理論架構是否正確、新研究方法能否被實踐,以及研究者本身是否具備足夠的學術涵養和胸襟,能與其他學科的專業者對話,與全球化的學術潮流做對話,無怪乎,蔡明哲打趣地形容「實驗室」的成員,「在做實驗,也在被實驗。」
能夠把自己當白老鼠的學者是勇氣可嘉的。為了完成「社會人文實驗室」底下的十多個子計畫,東吳大學文學院將近五十個老師和研究生加入了白老鼠的行列,電腦操作、GIS 軟體系統、田野訪談技巧、科際整合等訓練課程也已陸續展開,老中青三代同堂受訓,共迎挑戰。「社會數位地圖」尚在孕育,新的學術態度和視野已然誕生。
張中訓要建構外雙溪的小河文明
念過歷史的人,一定聽過「大河文明」,可是您是否曾經思考過,自家後面的小河,也有屬於它的歷史文明呢?
負責「社會人文實驗室」子計畫「外雙溪文明檔案資料庫」的東吳大學歷史系主任張中訓,將以「小河文明」的獨特史觀,以外雙溪沿岸的翠山、臨溪、岩山等十個社區的文史資料為基礎,建構出外雙溪與人類互動的獨特生命史歌。
早年專長中國現代史的張中訓,近年來對台灣史及地方社區史頗為著力,他的研究方向盤之所以會「急轉彎」,並非因為政治的因素,而是來自生活的體悟。
張中訓回憶道,以前教中國史的時候,他總是滿嘴長江、黃河,有一天,看到報紙在談外雙溪淹水的問題,才發現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歷史相當無知,因此才開始走入東吳大學附近的社區做歷史研究,又因地方史資料相當缺乏,於是逐漸走入口述歷史的領域。
「每天跟在居民的旁邊做歷史,久而久之,讓我的觀念和個性產生很大的變化。」張中訓說,以前他把自己當做菁英分子看,認為全知全能的「聰明人」當然該做大歷史的研究,被眾多「平民受訪者」影響後,反而覺得社會經驗才是研究歷史的必備基礎,而且「小而美」的歷史研究,往往更能激發研究者的潛能和興趣。
為了建構外雙溪的「小河文明」,張中訓已經舉辦了好幾場研討會,將口述歷史的理論和實務經驗,分享給士林區的文史工作者、中小學的史地教師及有志共同參與研究的學生們,前後共有上百名參加。
「愈多人參加愈好。」張中訓希望,在經驗傳承的同時,也能夠讓社區動起來,因為「真正珍惜小河文明的歷史,就會重視社區的未來」,這就是社區的希望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