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閩南語系的傳統戲曲,每個人大概理所當然只想到歌仔戲與布袋戲,其實東南沿海的南戲充滿豐富的藝術表演寶藏,最近就有人請來了歷史地位崇高的梨園戲,讓熱愛本土傳統的台灣觀眾品嘗一下民俗根源的滋味。
它的形式與樂風當然跟京戲很相似,因為他們有相似的源頭,只是歷經唐宋黃金年代後,音樂與歌舞在繁華泉州形成獨特的成熟發展。這當然是大陸種族、語言地大物博情形下必然的結果。假設我們是處在古代的觀眾與聽眾,自然是欣賞以熟悉語言、相關地理背景所演出的表演為主;泉州自宋朝後成為閩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樞,除了官紳商賈蓄優演戲成為當時生活風潮,當地的知識分子菁英們也貢獻不少心力,除了學習北方的戲曲特質,更以泉州語言發展出成熟的聲腔,為大陸南方的多元化表演奠立發展的基礎(就像我們現在部分人聽西洋音樂,部分人才卻將它轉化國、台語流行音樂元素給大多數人欣賞一樣)。
以南管伴奏的梨園戲可分大、小梨園兩類。外地傳入的「上路」風格較莊嚴古樸,保留許多宋元劇目,強調泉腔南音的風流「下南」多屬明代傳奇,二者屬於大梨園的兩大支派;至於俗稱「戲仔」或「七子班」的小梨園以前像是兒童演出的劇團,劇碼多屬男女青年爭取愛情自由的鬥爭,像全本大戲《陳三五娘》,描寫才子陳三迷戀富家女五娘,情願負債為奴的故事,台灣讀者對此民間故事應該耳熟能詳。其實就不是那麼了解的人來看,簡單地解釋,梨園戲近乎就是泉州腔發音的京戲(曲)加歌仔戲(腔),語言聽似隔閡陌生,不過歌仔戲迷不難從中聽到兩者形似的蛛絲馬跡。
其實,梨園戲最大特色是在它的舞台與動作,原來梨園戲的形成,幾乎都是為了配合南方的室內、庭園小舞台演出(想想傳統的野台戲棚),它的規模約莫八尺到一丈見方,這麼小的空間,演員自然得採用幅度極小的象徵虛擬動作,尤其是雙手規矩的呈現特別明顯;台灣觀眾如果前往欣賞梨園戲,倒是不妨仔細觀察、比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