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季節的城市,總是煩悶喧擾,在這樣的夜裡,終日忙碌的都會人,不妨到國家音樂廳欣賞一場演奏會吧!不過,聽交響樂或許稍嫌厚重了些;聽合唱樂又過於熱鬧,而林昭亮清亮寧人的小提琴樂音倒是愛樂者不錯的選擇。
才剛獲得美國音樂雜誌( Musical America )票選為千禧年度最佳器樂演奏家的林昭亮,出生於台灣,五歲起學習小提琴,十一歲即獲得生平第一次比賽首獎,在台灣早已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十二歲時便離開台灣赴澳洲雪梨音樂院求學。 某次, 在參加帕爾曼於澳洲舉辦的大師班時, 第一次聽到狄蕾( DorothyDeLay )教授的大名後,就下定決心要跟隨狄蕾教授學習。十五歲時,林昭亮即前往紐約茱麗亞音樂院就讀,他說,「狄蕾教授給我很大的詮釋空間,從未阻撓我對音樂的好奇心。」現在林昭亮任職於該學院的教授,而這股對音樂的好奇心是支持他在演奏上不斷精益求精的動力。
林昭亮才氣縱橫的技巧及演奏時所呈現的優美、細膩的樂音,廣受世界各地樂界人士及樂迷的喜愛,每年他皆與國際知名樂團合作演出,並舉辦室內音樂和獨會,足跡遍及全球。由於他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抱持著讚許的態度,因此,諸如霍夫曼( Joel Hoffmann )、譚盾.渥克( George Walker )及多位中國作曲家的作品,都曾由他世界首演。
但是,揚名國際樂壇的他,一直與台灣樂界保持緊密的聯繫。九六年,他應前總統李登輝之邀,在總統就職典禮上演奏;九七年,由他擔任音樂總監的「九七台北國際巨星音樂節」,邀請到多位樂壇頂尖音樂家共襄盛舉。入場券不但在短時間內銷售一空,開幕音樂會當天,國家音樂廳外廣場更聚集了超過三萬名的聽,欣賞大螢幕現場轉播,盛況至今令人難忘。今年五月,他再次回台舉辦第二屆音樂節活動,同樣獲得台灣樂迷的熱烈支持。這證明了台灣的樂迷始終沒有忘記他。
不過,林昭亮在台灣也曾有過不愉快的經驗。八四年當林昭亮還是台灣公民時,政府臨時下令不許他前往香港與紐約愛樂演出,這突如其來的命令讓林昭亮十分不悅。他說,「我一氣之下,整整五年沒回台灣。」現在這一切都已過去,兩屆的音樂節活動和每年固定回台的演出,都足以看出他對這塊土地深厚的情感。對他而言,台灣是他心中永遠的故鄉。
今年八月所舉行的獨奏會裡,林昭亮為了讓樂迷能暫時忘卻仲夏裡悶熱黏膩的不適,他特地在曲目上做了貼心的安排。首先,他捨棄先前舉辦的音樂會上較常演出但學術味濃厚的曲目,選擇了多首輕鬆、耳熟能詳的提琴小品。包括:平易近人的貝多芬《 c 小調第七號小提琴奏鳴曲》; 交雜著捷克與美國民謠,形成極富變化趣味的德弗乍克《 G 大調小奏鳴曲(作品 100 )》;有著西班牙民俗舞曲熱情節奏和優美旋律的拉威爾《哈巴奈拉舞曲》;史特拉汶斯基《義大利組曲》以及用「古維也納舞蹈」為標題的克萊斯勒《愛之喜》、《愛之悲》等曲目。期望以小提琴的優美樂聲,呈現三位名作曲家不同的音樂風格,讓台北的夏夜流滿著一個又一個迷人的音樂故事。
購票請洽: 年代售票系統 0947-116969 牛耳藝術 (02)2702-5131 或上網www.mn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