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處在第一線輔導現場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許多家長拿真實碰到的困境來請教他,到底干涉與放手的界線在哪裡?因此他推薦《放手,不放養》給家有青少年的家長,作者許恆嘉育有三名子女,又參與高中、大學學生輔導及教學工作近30年,提出了在教養上父母放手的原則,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孩子大了,就要減少干涉,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問題是,干涉與放手的界線在哪裡?許多家長會拿真實碰到的困境來問我,像是:「孩子上國中,我們希望他停止球隊練習,免得回到家太累,影響寫作業或溫書,但孩子堅持說不會累,我該放手尊重他嗎?」、「孩子最近向我們爭取更多使用3C的時間,他說學校學習會用到,也需要跟同學交流,我應該要放寬限制嗎?」。這類問題,真的沒有標準答案。有些家長會以年齡來區分,告訴孩子,當你幾歲時,就可以做什麼;當你升上﹍﹍時,我就讓你﹍﹍;或者說,一旦你上了高中,我就都不會管你了!這其實都過度簡化干涉與放手這檔事。
育有三名子女,又長期與青少年朝夕相處的許恆嘉老師,提出了在教養上父母放手的原則,相當值得參考。他說:「放手不是個特定時刻,而是不斷發生的過程,從局部的放手,到大範圍的放手。」就像一個漏斗一樣,需要綜合考量四個條件:生活能力、承擔責任、自由度、信任度。(請見下圖)
生活能力與承擔責任是孩子的,自由度與信任度是大人的。
孩子的生活能力越足夠,承擔責任的能力也越強,父母給予的自由度就會越寬廣,對孩子也有更多的信任,放手區就會越大。然而,孩子肯定會不斷挑戰界線,要求更大的自由空間。有準備的父母,會先在心裡頭設定起一個安全界線,也就是絕對要遵守的底線。像是,不能傷害自己、傷害別人、違反法律等,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家庭重視的都不同。若是孩子沒越界,不妨讓孩子嘗試超出他能力範圍的事(稱為嘗試區),並承擔接下來的自然後果。若孩子嘗試後成功了,或者能夠承擔責任,表示他的能力拓展了,我們對孩子就會有更多的信任與寬容。所以,漸進地放手正是在培養孩子能獨當一面的過程。
上述內容,都出自許恆嘉老師的新書《放手,不放養》一書中。書中寫到恆嘉老師教養三個小孩的故事,讀來相當有趣。老二麻吉上國中那年的暑假,就被父親鼓勵去「迷路」。也就是,錢、點心和手機帶著,走出家門,直到走到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為止。幾個小時候,麻吉打電話回來:「爸,我迷路了!」父親問了一下那裡的地標、路名之後,接著說:「很好,那自己走回來。」靠著問路,孩子回到家,父親再帶著孩子在Google地圖上檢視一下剛才的路徑。就這樣,整個暑假,麻吉成了「城市遊俠」,把整個城市探險過了一次。接著,這個父親再鼓勵孩子挑戰雙腳無法到達的地方。
許恆嘉老師在新書《放手,不放養》談到的教養故事,讀來有趣又很有道理,但你可能會覺得實際上難以執行,為什麼?難在哪裡?難在父母放不下自己內心的擔憂、焦慮以及害怕孩子受傷的心情。事實上,父母常是不信任自己,所以無信任孩子,恆嘉老師也在書中告訴你如何應對。上面分享的內容,是我覺得書中最值得一提的部份,也是大部分父母苦惱的議題。你以為就這樣了嗎?書中還有恆嘉老師獨創的VSAI人格結構理論,可以做為陪伴孩子成長的思考工具,之後我會再寫一篇好好介紹。這本書相當值得家有青少年的父母閱讀,如何放手放得剛剛好,不過度保護又能讓孩子挑戰自我、成長茁壯,你也可以做得到。
※本文經由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授權刊登,原文網址請見 https://bttoday.psee.io/5fz4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