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膚色和腔調,姓名也會被歧視?
美國黑人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可是因為膚色和髮質,走到哪裡還是很突出,怎樣都會受到跟白人不一樣的對待,教育程度、工作地位再高,也還是這樣。透過最近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存在已久的差別待遇大家終於能看得一清二楚。
除了膚色,另一個有時能認出黑人的標記是姓名,就像遇到有人姓邱、范、彭、鍾等,常可以預測對方是客家人,同樣,有很多姓氏和名字,一看就可以猜到多半是黑人,例如:Washington, Williams, Jackson 和Brown這些姓,還有Jamal, Kareem, Leroy, Tyrone, Rasheed這些男生的名字,和Shanice, Jazmin, Diamond, Imani, Kiara等女名。因此,有些地方為了減少就業市場的種族歧視,規定履歷表不能顯示申請者的照片和姓名。
在美國也經常可從講話的腔調辨別出黑人,黑人可能因此遇到歧視,例如:有的房東在電話中聽到黑人腔,可能會說房子已出租了,但稍後白人打來時,房子又突然空了。
不但雇主和房東能聽出黑人腔,黑人本身對其他黑人講的是不是道地黑人腔,還特別敏感,想學黑人腔裝酷又學得不像的黑人,可能會遭到揭發、嘲笑、甚至排斥,也會被貼上lame「跛腳」的標籤。
那麼,黑人英語跟標準美式英語(General American或GA)到底哪裡不同呢?開始比較黑人英語和GA前,我們先來補充一點歷史背景。
從16世紀到現在,種族歧視如舊
黑奴從1587年初次登陸美國後,白人主人會故意把來自非洲同一區域的人安排到不同州,同一家人也常被拆散,防止他們互相溝通、謀求造反,也促使他們快速丟失原有的語言和文化。因為黑奴一開始主要 (90%以上)集中在美國南部,所學的英語也就是南部方言。當時禁止教黑奴認識字,以便讓他們更順從、更好控制。(另供參考:直到1840年代,中國當局也禁止教外國人中文。)
林肯總統在1863年1月1日公布解放奴隸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兩年後,美國南北戰爭終告結束。這時,黑奴雖然已從奴役中被解放,可是因為教育程度不高,謀生能力很有限。南部也因長年的戰爭,經濟被摧殘,工作機會少,黑人普遍仍被鄙視,也受到種族分離法律(Jim Crow laws)的牽制,所以黑人在1910年代開始大量從南部的鄉村往北部的大都市遷移(The Great Migration),尋求工作機會。到70年代為止,約六百萬人已從南部搬到北部,居住在南部的黑人比例從原來的90% 降到50%。到了北部以後,一樣還是受到歧視,只是南部顯性的歧視換成北部較隱性的歧視。因為社交環境相對閉塞,黑人英語還繼續保留原有的南部腔,並開始發展出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