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最早應該是在1990年、我剛讀國中時候,某日回家,看見家中客廳靠近陽台的窗戶安裝了一台方方正正、淺灰色的鐵製機器。父親說這台機器以後會讓厝內很涼、吹到會寒(台語)……可以讓我好好讀冊。
這個對話場景如同另一家「足感心ㄟ」電器通路強力推送的廣告主軸,唯獨這個情景發生在30年前。
30年後,這台家裡安裝的第一台鐵製機器仍然安穩地高掛在陽台窗戶上,姿態依舊、功能依舊,儘管些許斑駁鐵鏽,反而有一種戰場老兵的英雄格調。
至於有沒有讓我以後好好讀書呢,嗯,我都已經在大學任教超過18年了。無論是否跟家裡安裝冷氣機有關,少了客廳的悶熱,確實讓我們全家更樂於聚在一起。現代化的公寓大樓,早已沒有古早時代大樹下的夏夜晚風可以乘涼,若要我說,冷氣機堪稱當代十大發明之一。
感謝政府大人們提出的教育政策,讓「全國中小學不分城鄉加裝冷氣,2022年夏季前完工」,而且整體改善電力、裝設冷氣經費323億元,將納入前瞻預算。國家提出的前瞻計畫到底有什麼、做什麼、效益何在,估計大多數民眾無知,可能還有不少抱怨;而這項前瞻計畫絕對會是全國民眾普遍認同與支持的亮點政策。
有一說:反正前瞻計畫本來就是全民買單。安裝冷氣讓孩子好好讀書,我非常願意買這個單,必要時,我願意多買幾單,即使我至今未婚也無子,仍心甘情願。能讓近幾年約略18、19萬新生兒與現有在學中小學生,實實在在地享受到這項教育政策,不僅是國家德政,更是真真正正地「做功德」。
大人上班可以吹冷氣,大學生上課可以吹冷氣,其他包括出去玩、吃飯、看電影、買衣服、搭車都能吹冷氣,連去郊外露營,帳棚裡都有安裝冷氣空調,還是標配。
就連前幾週政黨佔據立法院時,立委諸公們抱怨連連(或訴求立場)之首,就是向媒體喊話「開冷氣」。使得政黨主席特別向媒體澄清:「我跟各位報告,我們今天來這裡是抗爭,不是吹冷氣。」沒冷氣,大人都按耐不住,何況是在整日讀書的小孩。
接連數年屢破記錄的夏季高溫,無論再怎麼通風、採用綠色建築工法,一群人窩在一個教室,別說大人撐不住,正處好動年紀的小孩豈能忍受。更何況是一週5天、每天數小時,還是在每天最高溫時段,要這群小孩靜待著,說是煎熬,一點都不為過。
單純想讓孩子讀書環境好一點,我竟然聽見有人評論,中小學教室安裝冷氣太奢侈。僅靠教室裡平均掛在天花板的4支電風扇轉啊轉啊,越吹越火大,而且老舊電風扇發出的聲響,也越聽越火大。優化孩子讀書環境,不是電風扇改善室內氣流,而是要有舒適合宜的室內氣溫。
讀書無須像苦行僧!對於求知、求學應該存有的是認真學習態度,而不是對於求學環境苛刻的忍受程度。
快樂學習其實很簡單,就從每間教室都有冷氣機開始。對了,裝好的冷氣機也要能「自在地」使用,別有了安裝冷氣的經費預算,卻沒有啟動冷氣的電力與電費。這一單,幾個大人們湊一湊,也就有了吧。
請善待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別苦了孩子的讀書之路。
作者簡介_ 吳錦錩Peter Wu
台大國際企業學博士。現職身份多元、角色互換,除了專業,也講人生,享受自由。臉書:吳錦錩Pet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