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畢業旺季,大批大學、研究所應屆畢業生即將走入職場。對企業用人單位來說,又要陷入既喜且憂的循環。
一直以來,學用相符是業界希望與學校彌平的鴻溝,但是基於種種因素(大致包括教改方向、少子化、學校經營策略等),這道年年求職季的必考題,似乎一直找不到解答。
不同系所有不同的專業,但社會對職場新鮮人的普遍期待,應是在學校裡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常批評學校教的不符日後工作上的需要。事實上,以現今快速變化的經營環境,連企業主都得絞盡腦汁思索對策,要求老師教出一就職便能獨當一面的學生,不切實際也過於苛求。老師的主要任務,在教學生的邏輯性思維。
遇到問題,我們要先定義問題、了解問題的真正成因,進而找出解方與執行手段;這可能是個冗長的過程,其間也要不斷地修正。如果錯將現象當作問題,只會頭痛醫頭、盡耗虛工。對碩士生而言,若能訓練出這樣的態度來撰寫論文,日後遇到工作上的難題,也能派得上用場。
台灣學生論述能力普遍偏弱,有可能是少子化因素,讓大學幾無設防,學生程度再差也有大學可念;等到這些學生畢業後,便成為社會、企業的困擾。
教育主管官員堅守《大學法》條文,讓有心轉型升級的學校動輒得咎,但對於惡性違規、率性退場的學校卻又束手無策;主管單位管太多他們沒有能力處理的事,於是什麼都不做,可能就是最安全的政策。比方師生比的用意雖好,但如果不能淘汰過多尸位素餐的劣等教授,也只是虛灌師資數字而已;這樣的形式主義,一則讓校內年輕優秀的老師「能者多勞」到過勞,其次,也排擠優秀的流浪教授成為專任的機會。
此外,如果學生們在高二、高三就分科準備大學考試,為什麼到了大一還要必修國英數?這些所謂的共同科目在高中都念過了,到了大學不就該專注本科系的專業嗎?除非是本科生,否則這些學科列入選修即可。以前述現象推敲,這可能是教育主管單位對搶不到本科授課的資淺老師的「德政」,擔心他們授課時數不足,影響教學評鑑的考量。只是為了保障老師的鐘點數,代價卻是多數無心上課的學生的時間。
企業都有人事制度,但對於表現優異的員工,也常見經營者破格拔擢,這樣的功用大致有三:一、鼓勵優秀員工,二、激勵其他員工見賢思齊,三、避免優秀員工被挖角或跳槽。除了一流頂尖學府,一般大學沒有太多資源留住優秀的老師;教授的待遇是「一口價」,近年雖有放寬,可以特案提撥加碼給優良教師,但這也迫使大學校長們積極向校友募款。但缺少財力豐厚校友的學校,就只能坐困愁城?
學校財源不夠,為什麼不能調高學費?教育固然非營利事業,不宜獲利,但大學既非義務教育,也不是慈善事業,量入為出,調升使用者的費用,這有什麼問題?
高等教育若能導入市場機制,還可讓社會資源的運用更有效率。過去在討論大學學費時,常會糾結在學生的受教權、社會貧富落差等議題上;如果學校有足夠的資源,除了聘請更好的老師外,尚可提供各類獎學金吸引優秀的學生就學。只要夠優秀夠努力,清寒學生不需要為學費太過擔心。
除了造就超高比率的大學生虛名外,如果放手讓大學自訂學費,學科程度不是很好的高中畢業生,就會認真思考機會成本:與其花4年時間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揹負沈重的學貸、拿個不甚亮眼的文憑;還是先找個能學得一技之長的工作,既能賺取生活費,又能及早掌握社會的脈動,日後若更清楚自己的需求,再找適合的學科進修?這樣的改變,對學生本人、對學校、對企業、對社會,不是更有意義嗎?
台灣一直在喊拚經濟,現行高等教育制度卻是最浪費人力資源的缺口。一般非學術研究型的大學教育,若無法成為就業市場供/需兩端的橋梁,只會讓眾多年輕人的精華歲月,少則4年、多則6年,隨著上下課的鐘聲飄逝而去。
作者簡介_郭智輝博士
崇越集團董事長、中華企業經理協進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