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萬名大學生開學,校園防疫工作戰戰兢兢。不僅在物力、人力和心力的備戰,而遠距教學讓學習不缺席,對師生來說是考驗,也是機會點!
距離3月2日開學不到一週時間,大專院校莫不嚴陣以待。教育部公布,只要一名師生被列為確定病歷,該師生所修課程都停課;有兩名師生確定病歷,該校(區)停課。如何讓不能來台的中港澳生也能上課?再者,萬一學校停課時,修課如何持續?
台大化學系助理教授徐丞志在臉書上寫下他的擔憂,「深深覺得台大會是全台灣第一間因為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數達標而停課的學校。」主因在於台大師生加上教職員總體人數是台灣規模最大,而中港澳生也居第一(見表)。
而淡江大學則是私立院校擁有最多中港澳生,連博碩學士生共約878名。迥異國立大學多以研究生為主,淡江中港澳生以大學生居多,而一學期共開2,857門課。該校秘書長劉艾華就指出,平時老師就能將上課錄音檔和教材放在原有iClass學習平台上,讓學生學習不缺席。
「學生量太大,(同時上線)能否承載是最大挑戰。我們已跟微軟開過會,頻寬也不會有問題,再配合安裝軟體Teams,讓老師可即時點名和視訊教學,」他不諱言,「2千多門課等於2千多個老師要接受訓練和學會攝影,這很複雜。」
首當其衝是額外的校務成本支出,淡大目前有107位學生提早回台而被要求居家檢疫,其中有19名在校住宿,學校提供學生一人一室、幫忙送餐外,其他居住在校外88名學生則提供1千元餐費補助,全由學校買單。
不同於國立大學還有來自政府補助預算,私立學校的運作經費幾乎來自學費,應戰停課危機一點都馬虎不得。中部的私立逢甲大學以實時上線教學為目標,幾乎以「軍事演習」規模動員全校老師。
每位老師先收到視訊教學訓練流程,從自行錄影、麥克風測試到表達,一一拆解與教導。「事情先到位。節奏正常才能不因疫情而恐慌,」逢甲大學主秘唐國豪直言。
▲為讓老師熟悉遠距教學軟體,逢甲大學很早就備戰,早在開學前,光教育訓練就三次。(照片來源:逢甲大學提供)
唐國豪剖析應戰三措施。除了平常供約2萬名師生所使用的ilearn平台,可供老師將預錄影音、錄音檔放在上面學生學習。
第二步,為克服即時上課和陸生翻牆(翻越網域)問題,還結合微軟Teams軟體,透過外部企業幫助讓伺服器穩定,再加上一個月花費約十萬元跟中華電信租借頻寬,透過遠距桌面讓約900多門有陸生修課的課程能同時且即時上線。
最後則加上虛擬專業平台Citrix Receiver介面,校方在台灣能即時看到大陸地圖,了解學生在家上課與追蹤學習情況,也等於說,透過中港澳生遠距教學練兵,也一併演練了全面應戰來臨的那刻。
2月11日,當焦點還在企業開工和病例確診數量時,逢甲就針對約250位陸生同時上線的「雲上課」,進行壓力測試。「雲端上課OK,」唐國豪表示,為了這次壓力測試,先前為讓師生熟識軟硬體操作,就進行了3次教育訓練,參與人員包括600多位專任老師、600多位兼任老師與學生參與。
為讓老師遠距教學能專心,900多門課聘請900多位教學助理協助,一學期一人費用3千元。「加總起來一學期就約270萬元,一旦全面停課,全校一學期約4千多門課,費用不貲,」唐國豪憂心地說。
2月21日,逢甲大學主任秘書唐國豪與其他大學防疫小組主管為開學日防疫齊聚教育部開會,希冀做到滴水不漏。在模擬場景中,若有一人確認,則需立即掌握其行蹤、與接觸的人。
「這考驗著學校對資訊的掌握能力,」唐國豪分析,大學是跑班制,人找到了還要立即篩檢,如確診校方要能提供一棟獨立宿舍,將學生後送至此處居家隔離,上述種種都要在一天內完成。不僅考驗大學動員力外,還有到哪找獨立一棟空宿舍,對教學空間已緊迫的學校來說,是道難題。「針對中港澳生,我們的作法是包租一棟歇業飯店。」他說。
「逢甲師生約2.2萬人,八成學生住外面,一旦有問題也會影響商圈,茲事體大,」唐國豪做最壞打算,萬一社區感染需全面停課,那就不只是幾百位中港澳生的問題,他坦言,演練背後其實已經預想讓本地生也能遠距上課。
唐國豪坦言,這場疫情讓遠距教學不得不落實,對老師來說是放下不懂(科技)的慣性,也是學校數位學習做一次大轉身的機會點。
(照片來源:台大提供)
相較於中港澳生以大學生居多的私立大學而言,以研究生居多的國立大學資源相對多。清大、成大腳步積極,而台大是中港澳生最多人數的學校,早於2月1日前由校長管中閔擔任召集人成立校級防疫小組。
2月21日,在台大數位學習中心,管中閔變身直播客且呼籲:「長遠來看,這是(遠距教學和線上教學)趨勢,疫情是危機,也是機會。萬一即使大規模停課,我們也有餘裕應對。」這是一場持續戰,學校防疫已經提早部署,成功關鍵防堵與否,答案就在開學日揭曉!
國立台大最多、私立淡江居首--中港澳生人數一覽表
註:包含全校博碩士生;以108學年度入學生為準
資料來源:教育部統計處
資料整理:黃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