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臺東的國立臺東大學,擁有極其豐富的山海資源,並藉此發展出多彩多姿的山域及海域戶外冒險運動,結合臺東地區其他發展各具特色運動的學校,如衝浪、SUP、獨木舟、風帆、潛水、登山、走讀、高低空繩索等,以戶外探索觀念灌溉,在東臺灣開創出結實累累的花園。
「剛剛划獨木舟有什麼心得?」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老師蔡俊良,詢問方才划獨木舟回來的學生。
「頭好暈,覺得噁心!」「想吐,害喜了。」「浪太大了,翻船了!」「一個划,另外一個都不划,很辛苦啊!」底下棒球校隊的學生此起彼落的抱怨,嬉笑玩鬧地說著剛剛在海上乘風破浪的感受。
順著學生的反應,蔡俊良接著說道:「今天的風浪大,需要同船隊友共同控制船的方向,如果兩個人不能同心協力,船的方向就很難控制。本來預計要划到美麗灣,但因為風浪太大,我們划不到一半就折返了,現在要你們再划,你們覺得到得了美麗灣嗎?」
「沒有力量了!」「划不到了!」大家立即反應。
「所以帶你們划獨木舟的另一層用意,就是要同學評估自己的能力與風險,如果沒有實際划過,很多人都覺得路程看似不遠,自己應該OK,但你們真的準備好了嗎?」蔡俊良語重心長地說,慢慢地引導學生思考方才的獨木舟體驗,除了好玩、有趣外,能帶給他們什麼反思。
乍看之下會以為這是一場體育課或夏令營活動,其實,這是一堂不同於一般印象中的「輔導課程」。這場國立臺東大學辦理的戶外探索計畫營隊,由策略聯盟夥伴臺東體中輔導室主辦執行,希望藉由戶外探索計畫,讓學生體驗各式各樣戶外冒險活動,打開心胸視野,看到未來更寬廣的道路。
自然資源包山包海 發展豐富戶外運動
2007年,本為師培教育體系的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為順應教育風氣的變化,拓展學生未來的就業市場,開始拓展休閒運動、戶外冒險運動領域。
臺東依山傍海,擁有豐富的山海資源,鎖定山域及海域戶外運動發展後,臺東大學體育學系教授范春源便在2012年時邀請擅長海域運動的莊鑫裕副教授任教,逐步建立起臺東大學在戶外運動中開放水域深水游泳、潛水、風帆等專業特色。
圖左為國立臺東大學附屬體育高級中學老師蔡俊良
圖右為臺東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莊鑫裕。
抽言:發展戶外運動的困難之處,往往在於器材及師資的不足,因此臺東大學以聯盟的方式成立區域戶外資源中心,提供相關學校器材、專業師資資源。
「臺東大學身為臺東地區的高等教育資源,我們應該有能力去做更全面的資源整合。」發展戶外運動的困難之處,往往在於器材及師資的不足,因此溫卓謀及莊鑫裕便計畫以聯盟的方式成立區域戶外資源中心,提供相關學校器材、專業師資資源。
成立區域戶外資源中心聯盟 共同推廣戶外探索
2015年,臺東大學成立「東臺灣山海教育資源策略聯盟」,與有意發展戶外運動的各級學校結合成為聯盟,共同推動臺東戶外運動發展,即為目前戶外探索計畫臺東策略聯盟的前身。發展至目前為止,合作夥伴已經有當地的14間學校。
「各校發展的領域範疇各有特色,且已蓄積一定的能量。區域中心成立的另一個目的,便是希望就彼此的專長特色相互學習與支援。」莊鑫裕說明,聯盟夥伴大多自力發展特色戶外運動,且極具特色。
例如綠島公館國小發展潛水、獨木舟、深水游泳;東河國小的衝浪、SUP;臺東體中高低空探索體驗、獨木舟;賓茂國中登百岳高山;均一實驗中學山海生命探索課程(登山、自行車、獨木舟);永安國小的走讀計畫等。
早期聯盟施以設備器材、人力互助為主,目前已發展成熟,並進入下一階段,未來將以種子教師的概念,開辦全國性戶外探索營隊,帶各級學校教師至戶外親身體驗,全方面的培育戶外教育師資人才。
圖說 藉由綜合活動課、營隊的形式,辦理風帆、獨木舟、SUP等多樣戶外運動,讓學生參與後了解到「體育」不是只有競技一個面向。
另類輔導課程 探索精神幫助學生打開視野
作為臺東大學策略聯盟夥伴之一的臺東體中,專攻高低空探索體驗。為了讓競技運動為專業的學生,未來求職的道路更廣、視野更加開闊,臺東體中與臺東大學開始建立合作關係,由體育學系的學生擔任小老師,以臺東體中繩索場為場地,舉辦多場高低空探索體驗營隊。
「競技運動選手的人數比率如同金字塔,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專,人數愈來愈少,畢業後成為職業運動選手的更是少數。」臺東體中在輔導室推動下,藉由綜合活動課、營隊的形式,辦理騎自行車、浮潛、登山、獨木舟、SUP等戶外運動,讓學生參與後了解到「體育」不是只有競技一個面向。
累積多年豐沛的經驗,目前臺東體中也對外接洽辦理高低空繩索、獨木舟營隊,並自行申請經費補助,讓國中小的孩子在暑期也可以來免費體驗戶外冒險運動,親近大自然。蔡俊良笑言:「我們輔導室的老師常說,自己不是做正統在諮商室裡進行的輔導,而是帶著孩子們上山下海。」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孩子們在體驗中展露笑容,就是他們最大的成就感。
綠島公館國小 全臺最不一樣的畢業典禮
2010年,綠島公館國小前校長姚麗吉,有感於學校具備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環境,希望推動學校發展海洋教育,但不同於一般人對於離島孩子「會游泳、不怕水」的想像,「其實綠島、蘭嶼的孩子很多都不會游泳。」莊鑫裕笑著表示。
為了建立孩子的游泳能力,公館國小向臺東大學尋求協助,當時溫卓謀教授帶著團隊進駐綠島,「但島上沒有游泳池,因此只能以海港進行游泳教學。」
最初在海港學習游泳時,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害怕,但藉由訓練及引導開始不怕水、學會游泳。
「海港游泳教學」不僅挑戰團隊的能力,更是全國首創,讓孩子從適應深水開始,團隊一步步教導他們學會漂浮、立泳、換氣、蛙式,完成海港游泳教學的創舉。2012年,在孩子們具備深水游泳的基礎上開始發展潛水技能,隔年更進一步以「海底畢業典禮」的方式來驗收潛水成果。
「陸上怎麼辦畢業典禮,海底就怎麼辦畢業典禮,我們在海底5公尺處進行畢業典禮,紅布條、拱門、上台領獎,儀式都一應俱全,甚至校長、家長也接受潛水訓練,到海底下進行頒獎與觀禮。」莊鑫裕表示,全程拍攝的影片在孩子們正式的畢業典禮播放後,大家都紛紛感動落淚。
海洋教育從此成為公館國小最具特色的指標,公館國小的學生自幼稚園開始學習游泳,國小則進一步學習浮潛、划獨木舟、水肺潛水等技能,並在畢業前讓每一位孩子都拿到國際認證的少年潛水員資格。
經過戶外探索教學方式長時間的引導,莊鑫裕認為,對公館國小孩子的影響除了學會游泳外,最重要的是「心態」的改變。「現在孩子們碰到困難,是以正面的心態面對處理,也會採取合作的方式嘗試解決,他們開始有『勇氣』去挑戰困難。」
從最初在海港學習游泳時,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害怕,經由引導到現在每個孩子都爭先恐後的下水,在炎炎夏日中泡在沁涼海水中,而少部分害怕的孩子,看到同學在水中玩得如此開心,也起了嘗試下水的念頭,進而取得良好的同儕影響效果。
深化師資專業技能 強化典範學校能量
「臺東大學以強調專業技能的戶外運動為主,未來可以直接與業界銜接,例如潛水教練、登山嚮導等,但訓練嚴格,團隊成員汰換率也高。」因此臺東大學今年在推動戶外探索計畫時,除了協助各校辦理營隊活動之外,將大部分的時間均放在師資培育上。
深化臺東大學戶外探索團隊在海洋領域的專業技能,並導入戶外探索的概念,儲備未來帶領其他學員的能力。例如低能見度潛水訓練,要求學員晚上潛至10公尺海水深處,把照明燈光關掉,讓其身處在完全黑暗的海底中,這不僅是要訓練學員的潛水技能,更是鍛鍊一人獨處的勇氣。
對於計畫未來的發展,莊鑫裕也建議:「要拉長營隊天數時間,戶外探索需要較長時間的引導,才能讓學員深入感受並發酵。」此外,他也建議可以強化各典範推廣學校的角色,因典範學校皆為高等教育,具有師資、人才及研發創新的能量,如能進一步加強典範學校的資源,例如場地、經費等,將可以串聯起更多的能量,深入推廣戶外探索。
延伸閱讀
【典範推廣學校】北市大 我要成為孫悟空!為啟明的孩子點亮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