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有九成資料是近兩年創造,我們才剛開始挖掘其價值。
為了真正「讀懂」它們,並辨別未來趨勢,統計方法將成為各行各業的基礎能力。
先來個快速測驗:一九五乘以三十五等於多少?答案是⋯⋯?無所謂。很多人在學校被要求做過類似練習,但若靜下心來想,當我們拚命把孩子教成計算機之餘,為什麼不教一些電腦做不到的事,像是創造力和彈性思考能力。
適當的數學教育非常重要,甚至比其他任何專業科目都重要。在未來五至十年裡,全球成長最快的是數學相關產業;據推測,二○二五年之前,大數據產業的市場規模將超過五百億美元,複合成長率近四○%,但我認為這是低估的數字。
資料分析將滲透到每個產業和學術學科之中,就像當年的網路一樣;每個人都要具備某種程度的資料閱讀能力,包括生物、政治、法律、社會科學等各行各業;不懂資料所代表的意思,就跟文盲沒兩樣。人類歷史的所有資料,有九成是近兩年創造的,而我們才剛開始摸索、挖掘資料的價值。
我們努力教孩子深奧艱難的數學,恐怕是教錯方向了。一九六○年代早期,蘇聯發射第一枚進入地球軌道的人造衛星「Sputnik 1」,之後美國便大幅修改數學教育政策。當時美國政府擔心國家再也無法掌控尖端科技,因而鋪天蓋地地教授各類型的數學。
根據LinkedIn最近的研究指出,美國成長最快的十大就業領域中,有七項是以資料為核心的產業。另一項調查發現,大學教授認為,高中所學的數學,多數在上了大學後就用不到了,但仍有少數非常重要。高中數學似乎只有算術運算和代數真正有用;對多數人而言,如何運用這些學科來解決問題,比死記公式及表格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