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角色正在改變,育達科技大學與苗栗縣政府合作,在校園內設立C級巷弄長照站「育達樂齡生活棧」,協助照顧鄰里長輩,結合學生志工服務、附設幼兒園等資源,打造幼青銀共學的場域,促進跨世代間的交流與成長。
設置在育達科技大學校園一角的「育達樂齡生活棧」,因為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加入,氣氛頓時熱鬧了起來。爺爺、奶奶們和小朋友、學生志工圍成一桌一桌,隨著老師的指示組裝積木,就像在家裡陪著孩子玩遊戲。這種幼青銀一起互動的教學場域,不僅是全台首創,就連前來參訪的日本德島大學學生也表示,日本還沒有這樣的案例。
整合學校資源,以社區柑仔店為定位
苗栗縣有55萬以上人口,其中65歲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5%,平均每6人就有一人是熟齡,為協助照顧鄰里長輩,育達與苗栗縣府以產學合作模式,設置全台第一所位於大學校園內的C級巷弄長照站——育達樂齡生活棧,結合學校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的專業師資、健康照護設備及豐富生態,規劃社會參與、健康促進、共餐服務、預防及延緩失能等四大服務,打造讓熟齡族群在社區樂居安老的生活場域。
政府推廣長照2.0「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將長照資源分成A、B、C三種級別,C級定位為社區裡的老人服務中心,育達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主任沈湘縈比喻,就像社區柑仔店的概念,以前老人家會到公園、廟口下棋、泡茶,現在育達樂齡生活棧作為社會關懷據點與健康復能站之功能,為鄰里長輩們安排了專業課程、戶外活動、每月一到兩次的幼老互動,內容多元而豐富,以延緩老化失能。
育達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主任沈湘縈
青銀教學相長,促進跨世代互動交流
育達樂齡生活棧從2018年10月開辦至今,已有幾位長輩成為固定班底,他們不但是街坊鄰居,也都是華山基金會志工。每個星期二到五的早上,他們來到育達上課、活動,中午一起吃完飯才離開;下午,他們結伴做志工,跟著華山基金會的人員去探訪獨居或失智老人,生活相當充實。
採訪當天,為了歡迎遠道而來的日本德島大學學生,他們和日本學生一起唱歌,透過學習客語與日文互相交流。他們語帶興奮地表示,因為來到育達,他們接觸了很多新事物,還玩了年輕人喜歡的Switch體感遊戲,言談之中,掩不住的活力與熱情。
對於育達的學生來說,學校鼓勵志工文化,希望學生透過服務學習體會生活價值。台灣小家庭的型態愈來愈多,學生不像以前有較多與爺爺、奶奶相處的經驗,在設立育達樂齡生活棧之後,沈湘縈從自己授課的班級開始,帶著學生與長輩們一起互動,學習如何與長輩溝通。
熟齡健康照顧,社工系學生的新出路
很多社工系學生畢業後從事社工工作,處理兒少保護有關個案,銀髮照護提供學生未來就業的新選擇,相較於兒少保護接觸的大多是高風險家庭,工作內容也比較單純。目前在育達樂齡生活棧實習的育達社工系四年級學生徐宇紳、黃品臻、林品言、蕭鎧霖等則表示,以前都以為老人家比較古板、難溝通,但實際接觸長輩們之後發現,他們的個性都很開朗,而且樂於接觸新事物。過去在課堂上分組設計活動,由於對象都是同學,比較難判別活動內容是否吸引長輩,現在有了育達樂齡生活棧,更能掌握他們的喜好與需求。此外,在與長輩們相處的過程中,長輩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與故事,包括工作、結婚、買房等人生規劃,也讓學生們感覺很受用。接下來,育達樂齡生活棧也將為長輩們安排說故事技巧的課程,讓他們到圖書館為小朋友們朗讀繪本,充分體現幼青銀共榮學習的價值。
擴大社區連結,全方位照顧長者需求
由於苗栗幅員廣大,育達樂齡生活棧不像設在社區裡的長照站,走幾步路就能到達,比較難吸引較遠社區的長輩前來。沈湘縈希望與苗栗縣府溝通,再設法連結社區與校內資源,解決往來的交通問題,橫向擴大與更多社區連結。在課程及活動安排上,初期以社工系、幼保系參與較多,育達還有應用日文系、時尚造型系、休閒運動管理系、餐旅經營系等科系,各系都能發展出與熟齡議題相關的課程,希望透過不同專業的整合,更全面地照顧長者需求。
面對少子化的衝擊及高齡社會的來臨,育達陸續設立C級巷弄長照站、附設幼兒園,藉此轉型改變大學在社區的定位,打造全台第一個實踐幼青銀全齡學習的場域,不管對社區老幼或學校師生來說,都是一個多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