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學生在選填志願時,會參考所謂的「熱門科系」,對此,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認為,「熱門科系」和時代、職場趨勢發展有關,「畢業後就業出路多,該科系就會有比較多人選填,然後就成了所謂的熱門科系。」學生選擇科系往往以「容易想像未來」的方向思考,例如選擇企管系,是因為可以想像自己在企業裡擔任業務、專案、行銷人員等等。
不少學生在選填志願時,會參考所謂的「熱門科系」,對此,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認為,「熱門科系」和時代、職場趨勢發展有關,「畢業後就業出路多,該科系就會有比較多人選填,然後就成了所謂的熱門科系。」學生選擇科系往往以「容易想像未來」的方向思考,例如選擇企管系,是因為可以想像自己在企業裡擔任業務、專案、行銷人員等等。
師大附中退休老師胡天爵表示,「今天的熱門會是明天的冷門。」若學生對於熱門科系趨之若鶩,就業市場容易供過於求。
例如餐飲管理相關科系曾因開放陸客來台而成熱門,後又因陸客減少而略為蕭條,現在則因人們注重營養保健而再度復熱,「風水輪流轉,風向隨時會變,選志願科系時還是要回歸根本,依自己的能力性向來選,才不會受到環境變化影響未來職涯。」
從生涯探索找適合職涯
「選熱門不如選熱情。」內湖高中輔導室主任許豔秋也表示,未來就業市場無法現在預料,例如台灣20多年前想要發展生技產業,加上1996年蘇格蘭首度成功複製出哺乳動物桃莉羊,帶動後來許多考生選填生命科學系,卻因為畢業後就業出路不如預期多,逐漸消失在所謂的熱門科系討論當中,「能力可以培養,重點是有興趣才有熱情,有熱情才願意投入時間,只要你投入時間耕耘,即使是冷門科系、職業也能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許豔秋建議,「應該從未來想像的職涯回推相關科系,再從科系要求的學科能力,反推高中時期應累積的課程學習和經歷。」因此學生可透過性向測驗檢測學習潛力,以興趣量表找出喜歡的方向,參加學群講座說明會、大學參訪及相關營隊活動認識大學科系,多聽職涯講座認識各行各業,都有助於找出理想志願校系。
大多數高中會在高一輔導學生做生涯探索,以內湖高中為例,高一上下學期分別有一學分為生涯規畫課程,「除了基本的性向測驗、興趣量表、價值觀等自我探索活動之外,也會找畢業學長姊分享以及安排大學參訪,了解大學科系資訊,或是找業界人士分享職涯講座。」上了高三,學校還會帶學生做「大學學系探索量表」、學群講座,也會輔導學生選填志願應該留意的步驟和方法。
適合申請或指考因人而異
許豔秋說,個人申請適合興趣、志向明確或有單科優勢的學生,若是還沒找到想讀的科系,可將準備心力放在指考,或者是選擇基礎科學類型的科系,「不過有些同學會因為同儕壓力,看到同學都在準備個人申請,加上高三功課壓力繁重想早點解脫,而影響了自己的考試步驟,建議學生先了解自己的狀態,穩定自己的情緒,選擇最適合的考試方式,進入理想的大學及科系。」
但是,有時不免也會遇到學生志向明確,但卻遇到和家長意見不合的情況,「要蓋好房子,必須要有主要設計者。」許豔秋說,家長還是要先以學生的意願為主,適度提供建議及討論,「例如選填志願時,學生可以在家裡牆上貼寫著志願科系的便利貼,方便挪動排序,也能讓家人一起參與討論。」
除了在高一、高二階段好好探索自己的興趣志向,針對學群科系、職務發展等面向蒐集資訊之外,當學生考完學測,進入個人申請的遞交備審資料及面試階段,也有必須注意的地方。以備審資料來說,高中三年學生可藉由學科表現、選修課程以及課外
活動,打造能夠凸顯個人特質和能力的學習履歷,「關鍵是要能夠強調你的獨特性,並符合目標科系要的特質能力。」
面試問題靈活多變化
許豔秋指出,如今大學國際課程及活動多,上課教材也都是原文書,英語文能力已成為基本必備條件,不少科系會設定學生須達到大考英聽、學測英文科的錄取門檻,部分科系也會以英語面試,「很多同學會利用空檔考多益、托福等英語測驗,用來個人申請加分、申請國外大學或是自我檢視英語文程度。」不過她也提醒,如果英文不夠好,面試時如果教授沒有特別要求,就不要主動用英語自我介紹,以免反而被問倒。
「學生要了解面試的意義、方式,以及教授在意的部分。」許豔秋說,基本如服裝、儀態、應對進退,不過也有不少教授著重觀察學生特質和態度,「例如心理系讓學生團體討論議題,教授從旁觀察誰是領導者、誰只能附和、誰容易搶話等等。」
面試題目五花八門,有時候不只是發生在面試教室裡面。也有教授會問森林系應考學生,從校門走到面試教室,看到哪些樹種;或者請打掃阿姨在走廊上突然昏倒,看醫學系應考同學現場反應,「面試問題有多種面向,有基本題也有測試學生臨場反應的題目,當下回答不出來其實很正常,學生應該展現的是面對問題時的應對和態度,讓教授了解你是否符合科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