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基維利說:目的總能證明手段是正確的。
大三關鍵字:成熟期,做決定,吃苦
大三是大學下半場的開始,大三生開始逐漸習慣被喚作「學長學姐」,而他們也確實要進入厚積薄發的衝刺階段了。很多同學覺得大四才是確定畢業後方向的最關鍵一年,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我認為,大事應該趕早不趕晚,求職和考學的籌備一定要在大三這年啟動。
相對大一的無憂無慮和大二的逐漸轉型,大三確實是吃苦的一年。這一年你要啃掉更多的文章,寫更長的論文,做更複雜的習題,而這還只是課業方面的難度升級。給人帶來更大壓力的,是對畢業後的思考與準備。一個成熟理性而有條理的大三生,除了繼續學好主修課,你應該有條不紊的過完這一年。
首先,你為自己做決定,想清楚畢業後第一步要往哪裡走、怎麼走,是繼續學習,還是踏入職場?
如果選擇出國深造,你一定要準備數種留學考試,比如,托福、GRE、GMAT。對大多數同學而言,這些考試並不輕鬆。如果把複習備考都放在大四,則很可能因時間緊張而頗感狼狽,所以大三就要一鼓作氣完成。
第一次分數不行也沒關係,還有充足時間再戰甚至三戰。完成留學考試只是最基本的步驟,你還需要繼續研究學校、選擇待申主修與項目、準備履歷、論文,甚至提前聯繫目標學校的教授。如此繁重的任務,能在大三做完的就儘量不拖到大四。
如果決定在讀研究所,雖然通常得大四上學期才參加考試,但大三開始複習絕對不早。如果想畢業後先工作,千萬不能等到大四才開始投履歷。
很多良機其實在大三時已經出現。美國大學的大三生通常在第一學期的十月、十一月便開始申請來年的暑期實習,在年底或寒假後開始筆試和面試。如果一切順利,在春暖花開甚至更早時就會收到Offer。
從大三上學期開始申請實習到暑假過後拿到工作offer,我一共參加校園博覽五場,往返紐約華爾街六次,自習金融與投資銀行講義三十小時,面試二十次(相信我,這在大三求職潮裡算少的),實習期間參加IPO項目二個,熬通宵五次,平均每天睡眠五小時。
確實是挺苦,但當時卻深感忙得有代價,忙得神清氣爽。如果想儘早「解放」,把大四生活過得從容多彩,大三做好規畫、吃點苦頭就是必要條件。
大四關鍵字:先苦後甜,收穫季,畢業前野一下
如果你認同我「吃苦在大三」的建議,那麼你的大四將少很多迷茫、抓狂和狼狽。
大四的開場往往也是黎明前的黑暗。上學期,因為被各種deadline「催命」而帶來的壓力,你可能會分泌四年裡最多的腎上腺素。趕赴一場場全職工作面試,遞交碩士╱博士專案入學申請,這些都會讓你感到很累甚至很孤獨。此時,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你打的是一場有準備的仗,因為在大三時你就開始規畫畢業後的生活了。
在黎明前的黑暗裡前行,你需要的是咬牙咬牙再咬牙,意念強大的同時也要加倍注意身體。有機會休息的時候就果斷關燈睡一覺,能多吃蔬菜水果的時候,就逼自己多吃些以補充維生素。
等待面試和考試結果的過程經常很煎熬,很考驗人。我的數位耶魯同學在拿到大Offer之前,被若干家公司╱學校拒絕。面對拒絕信千萬不要馬上洩氣,而是要相信好事多磨,最好的在後面等著你呢。
大四第二學期,你可能會分泌四年裡最多的多巴胺—拿到那個期盼已久的Offer,上完最後一堂課,交完最後一次作業,寫完最後一篇論文,做完最後一次答辯等一個個「最後」都會給你帶來無與倫比的輕鬆愉悅。
終於解放了!和大學說再見前,你一定別留下什麼遺憾。沒有了求職升學的負擔,你可以找回大一入校時的新鮮與酣暢,再次野一下。
除了玩,還有一件事你一定不要忘了—看書。畢業前的一段時間是最適合看書充電的一段日子了。沒了學業壓力,也尚未開始下一段旅程,你應該讓好書填充這段難得的閒置時間。畢業前,我從亞馬遜上買了十多本好書,一本本津津有味讀過的感覺,就一個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