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杏壇新星 印尼語教育界的Ella 王麗蘭 K歌、煮菜當教材 卸下移工「隱形斗篷」

杏壇新星  印尼語教育界的Ella  王麗蘭  K歌、煮菜當教材  卸下移工「隱形斗篷」

陳柏樺

話題人物

攝影/陳永錚、王麗蘭提供

1084期

2017-09-28 11:33

應該是安靜的期末考時段,教室裡卻傳來馬來西亞民歌《拉莎莎揚》(Rasa Sayang)輕快的前奏,講台前學生緊抓麥克風,跟著字幕唱馬來文歌詞,歌曲一結束,學生吐了吐舌頭鑽回座位。「唱得好!大家掌聲鼓勵。」個頭嬌小的講師王麗蘭揚聲說道。原來,正在進行期末報告,內容是從指定曲中任選一首演唱。

這是台北科技大學「馬來文化與語言」教學的場景,也是王麗蘭在台大、政大開設語文課常用的考試方式,「學語言不是為了考試,是為了跟身邊的人聊天,敢拿麥克風開唱,基本上就敢開口講了。」王麗蘭說。
 

唱歌當期末考 期望學生勇敢開口


網路上有學生給王麗蘭的課五顆星滿分,令學生印象深刻的是「期中考一起吃老師煮的馬來料理。」還有人形容她是「印尼語教育界的Ella!」或許可以想像上課的熱鬧氛圍。

「為了提高學習興趣,我什麼都能做!」王麗蘭開玩笑說。她在晚上十點下課後衝去超市買肉,十二點開始煮咖哩雞,一路煮到凌晨兩點。「把學生當客戶來經營,希望他們滿意、開心,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東西。」

來自馬來西亞的王麗蘭,會說中文、英文、廣東話與馬來文,在清大攻讀人類學研究所博士,五年前因為政大外文中心開缺,她一腳踏進了東南亞語教學領域,除了各大學,外交部、外貿協會等單位也請她訓練駐外人員。

王麗蘭的語文課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也與她二○○一年負笈來台求學的背景,息息相關。當年,王麗蘭讀一年僑大後進入政大,卻感受到莫大壓力,「我以為我很容易得到別人好感,但卻被同學當作邊緣人,而這源自於台灣人對世界理解的偏差。」她舉例,同班的日本籍同學,很容易得到眾人的注目與喜愛,「平平是外國人,我們這些東南亞來的很容易『被隱形』,這種經歷影響我做了很多思考和行動。」

的確,根據移民署統計,居台外僑中,以印尼的三六.六%為最大宗,其次為越南、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除此之外,以美國及日本最多,約各二%。然而,除了歐美日韓,台灣人對其他國家的概念,薄弱幾乎到空白。

 

對環境不滿,又不甘心只是抱怨,所謂的答案在王麗蘭的教學途中慢慢浮現,「多元」需要透過教育來實踐。

「坊間的印尼語中文教材太可怕!」王麗蘭提高了音量。當初接下講師工作,王麗蘭著手準備教材,但翻開書籍,「老闆,我要休假一天!」這種移工對雇主的要求,或是員工接獲指令後的回應,都未列在教材中,「顯然,員工說什麼,對雇主來說不重要。」王麗蘭用「嚇到了」來形容當時的驚訝,「所以我的教學都很重視互動。」王麗蘭說。

學期末,王麗蘭會帶學生去台北車站做「街頭報告」,實際到移工聚集地去「搭訕」。王麗蘭說,課堂上跟學生說印尼人愛吃什麼,不如讓學生實際去問。她認為,多幾個台灣人,願意跟移工說上一、兩句他們的家鄉話,整個台灣風景就改變了。

不只異鄉人,王麗蘭帶來的改變,還發生在「新住民二代」身上,有學生告訴王麗蘭,以往媽媽叫他多喝水、加件衣服,他都嫌煩,後來開始學印尼文,覺得用印尼文跟媽媽聊天、傳LINE很有趣,「用印尼文講『多喝水、加件衣服』好像變得不煩了。」王麗蘭笑說。


王麗蘭

王麗蘭(左)用生活化的方式教語文,常帶領學生透過飲食、 服飾認識印尼與馬來西亞。(圖/王麗蘭圖提供 )

 

帶學生做志工 赴馬國做文史保存


王麗蘭去年也升格為新住民二代的媽,雖然根在台灣扎得更深,她還想跟家鄉保有多一點連結。一二年起,帶領清大學生志工到馬來西亞華人社區,做社區營造和文史保存。

「學生在台灣時人云亦云地說『鬼島』,很悲觀,可是去到馬來西亞,發現當地也看台灣的八點檔和新聞台,很多人關注台灣民主發展。」王麗蘭說,學生在服務的同時,自身也得到回報。

「在頂尖大學開課,可能會教到未來的總統、部長級官員喔。」王麗蘭一邊說,一邊收拾為了錄製線上課程特別返鄉採購的服裝,她謙稱自己「只是個小小的兼任老師」,但她為東南亞移民、移工脫去「隱形斗篷」的努力,十分巨大。

 

王麗蘭

出生:1983 年,馬來西亞

現職:政大、台大、北科大、外交部、外貿協會等單位印尼語及馬來文講師

學歷:• 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

延伸閱讀
政府醫衛新南向政策:馬來西亞重大突破,協助馬來西亞建置智慧病房及引進台灣智慧醫材產品
政府醫衛新南向政策:馬來西亞重大突破,協助馬來西亞建置智慧病房及引進台灣智慧醫材產品

2023-08-28

馬來西亞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揭牌 童振源:開展臺馬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的一片天
馬來西亞高科技人才培訓基地揭牌 童振源:開展臺馬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的一片天

2022-09-26

在台灣與馬來西亞都能「接地氣」成優勢!好物飛行林平康:僑生是我們的DNA
在台灣與馬來西亞都能「接地氣」成優勢!好物飛行林平康:僑生是我們的DNA

2022-04-06

去花東騎單車有多好玩?馬來西亞人半年就來了6、7次!退休後隨時都能快樂小旅行
去花東騎單車有多好玩?馬來西亞人半年就來了6、7次!退休後隨時都能快樂小旅行

2020-01-06

幫印尼、馬來西亞蓋捷運!瞄準新南向基建商機 台灣工程團隊「走出去」
幫印尼、馬來西亞蓋捷運!瞄準新南向基建商機 台灣工程團隊「走出去」

2019-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