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台灣教育改革衝擊與矛盾,讓不少家長憂心孩子未來學習方向的正確性,家長爭破頭讓孩子唸「名校」,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都能冠上「學霸」封號,如此守舊的思維,依附在未來社會的競爭邏輯下,不約而同的成為家長日後給予孩子,在社會化生存中的一塊救命浮木。
謝慧英說:「厚植的軟實力是從學業、智能、人際等領域各面向綜合觀看,台灣的孩子應跨出太平洋與歐美學習環境接軌,從口井到海洋,家長們可根據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獨立性、個性等多方的觀察,了解孩子最適合的海外學習方式,拓展國際視野。」
14∼18黃金學習期 跨國交換學年
根據統計,孩子在14∼18歲高中時期,為發展多元智能的黃金期。謝慧英(Daphne Hsieh)表示,在此階段培養孩子講英語、閱讀和理解英語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時期,當然「環境」才是快速學習不忘的最佳途徑。透過「高中交換學生專案」,孩子可以到美國、英國、愛爾蘭的接待家庭,在一起生活並在當地高中學習,英語程度會逐漸提高,增加孩子的獨立性,與當地朋友建立起長期的友誼,並對世界有新的認識。對很多學生來說,交換學年的經歷會成為進一步在國外學習的墊腳石,所學習到的獨立、積極、文化意識、語言能力,未來將會是世界各地大學和企業所需。
培養宏觀國際視野 贏在起跑點
短期的國際交換學年,或許讓孩子有不同的短暫體驗,此外也可透過長期性的國際寄宿來學習嚴謹學術知識及培養自主學習能力。EF國際寄宿中學總裁Jennifer Hepworth說:「開拓了眼界,孩子想法與學習將更無限!讓孩子及早走入國際寄宿中學,生活在一個充滿國際觀的環境中,習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夥伴交流,是培養未來世界領袖很重要的關鍵,而現在高度全球化的世代,競爭早已開始,下一代需要更具多元且世界觀的思考模式,才能贏在起跑點。」
EF國際文教機構國際寄宿中學於紐約、托基和牛津皆擁有校區,學生來自75個國家,以小班制教學方式鼓勵所有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可拓展學生眼界、擁抱全球多元文化。與多數國際中學不同的是,EF的教師提供需要英語支援的學生額外協助,並幫助學生為大學入學考試做準備,如TOEFL、IELTS、ACT和SAT等。不少畢業校友取得包括賓州大學、芝加哥大學、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及英國劍橋大學、倫敦政經學院、布里斯托大學和倫
敦帝國理工學院等入學許可。
透過寒暑假的微留學體驗 輕鬆拓展視野
謝慧英 (Daphne Hsieh) 指出,根據本身在國際教育領域的觀察,發現台灣的家長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對孩子更容易放不下心,如此,利用寒暑假遊學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來觀察孩子對海外環境的適應狀況,為是否做長期性於國外念書做評估;甚或初次前往海外的孩子,也可透過參與遊學團,在安全的環境下讓孩子勇於開口說並增加生活上的獨立性,打造成功正面的第一次出國經驗,建立學習外語及適應異國環境的信心。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遊學課程及機構,建議家長有效地掌握以下四要件,就能為孩子做出最佳的規劃。首先,完整的「教學系統」如:經驗豐富的教師群、輔助語言學習的高科技系統以及多媒體資源,都可加速學習;再來就是「國際學生比例」在全母語環境生活,同班學生的國際性組成比例越高,越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語言實力;第三,要有「辦學經驗」,遊學機構的軟硬體資源與經驗是重要指標;最後則是「滿足個別需求」,如果孩子獨立性尚不足,建議參加帶團老師全程陪同的遊學團、如果喜歡邊學邊玩的孩子,可搭配旅遊的方案、獨立性高的則可採個別出發,年紀尚小可挑選鄰近國家等,創造出成功正面的海外學習經驗。謝慧英 (Daphne Hsieh) 補充,家長除了仰賴遊學機構的專業建 議,平日對孩子在家庭、學校的生活狀態及人際關係的了解,是幫助孩子選擇適切海外學習方式的重要基礎,真正讓孩子充實軟實力,贏在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