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同婚與反同婚的新聞持續延燒,精神科診間也發現許多同志與爸媽相處的難題無解造成困擾。一名媽媽帶高職的兒子到洋蔥醫生診間,很生氣地告訴醫療人員,她發現他兒子跟同志有交往,而且這些同志們把她兒子帶壞了,請楊醫師好好治療一下!
在洋蔥的診間不少發現孩子是同志的爸媽,氣急敗壞地帶小孩來求診,通常情況都是父母親知道孩子是同志後,整個無法接受,覺得孩子一定是生病了,需要接受治療,即便是高社經地位家庭也是如此。
有次,一對夫妻來到診間,結果是要洋蔥幫忙「看小孩」。爸爸是公司高階主管,一坐下來就很生氣說,「楊醫師是很有名的醫師,一定要治療我兒子」,原來是他覺得兒子「被帶壞了」,兒子明星高中、某國立頂端大學電機系畢業,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但卻吵著說自己是同志,因為父母親不認同所以選擇離家出走,到外縣市大學讀碩士,一定是這些學校的男生「把我兒子帶壞了」。接著輪到媽媽流眼淚,「懺悔」地說「都是我不好,把兒子生成這樣子」。
蚊子老師分析說,根據統計,同志佔人口比例約5%,但東方社會風氣保守,仍有黑數存在;同志們的母親心情大都很矛盾,覺得自己「把孩子生壞了」,成為同志,一定生了病,應該要被治療,特別是重視傳宗接代的台灣社會,父母親更是心急。
洋蔥醫師說,其實同性戀在早期曾被列為精神疾病,1987年才從因無科學證據顯示異常,因此從疾病中除名, 當時仍留下附註:當察覺到自己是同志時,若產生不協調身心狀況,要找精神醫療協助。直到1992年時的診斷手冊,才完全除去同性戀是疾病的觀念。
面對這樣的個案,蚊子老師與洋蔥醫師總是告訴家長,要多點尊重與溝通,這次反同與挺同婚的議題越炒越熱,蚊子老師說,站在精神醫學專業立場,同志打從生命起源時就決定了,從醫學角度,她尊重多元成家,同性婚姻受憲法保障;多元成家不過是希望讓想組成一個家庭的人有合法地位,既不會威脅異性戀家庭的組成,也不會破壞家庭的意義,不用過度緊張。
觀察這些家長,洋蔥醫師說,九成懷著朝聖的心情來診間,往往還沒啟動治療,只是在與雙方溝通,對話應該要和平些,多點尊重、同理與包容,甚至告訴爸媽說,別擔心,這樣家中還多了一個兒子,但父母仍無法接受,甚至有被打臉的感覺,來了幾次之後,覺得跟自己期待不一樣,就不會再來了。
同志的父母其中有一個糾結點在 「傳宗接代」,蚊子老師認為「家」是一種愛的連結歸屬感,如果傳宗接代觀念根生蒂固,那按此邏輯只有生女兒的家庭怎麼辦?她建議,同志的父母要轉個念,家裡多一個照顧你們的家人,只是他們可能跟你女兒、兒子同性別,但關愛程度並不減。
也許,現在許多爸媽無法接受自己孩子是同志,但蚊子講師與洋蔥醫師可不一樣,被問到如果孩子是同志怎麼辦?蚊子講師大方的說,會覺得自己多了一個兒子或女兒,一樣幸福,想想如果是媳婦也未必就一定好,畢竟自古以來婆媳都戰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