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女孩們的相處,我也偶爾會情緒失控,想要發脾氣一下,但是轉念再一想,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多想想她們童心的初衷,我們是不是反倒感動她們的用心,容易會心一笑?
我給大女兒搭配了跟妹妹類似的衣著,同樣是POLO衫,牛仔短褲以及白色皮鞋,可是大女兒卻意見多多,彆扭得怎麼也不肯換衣服,眼見我們全都著裝準備出發,大女兒還是悶悶不樂。我們當天的行程安排很趕,妹妹去學校報到完成,我們還需要趕往兩個場地,幫家人處理一些瑣碎的事務以及參加一場喜宴。
我跟大女兒商量:「妹妹之所以穿裙子,是因為她剛好有合適的衣服可以搭配,夏天的衣服我還沒有整理出來,我們先穿短褲好不好?短褲是你最喜歡的耶,而且又柔軟舒服......」
「為什麼妹妹可以穿裙子?」大女兒向來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依舊堅持著。
「我們趕時間出門......」
大女兒嘟著嘴,一臉的不情願。
我非常了解女孩的個性,如果此時不開心,就算趕完我們整天的行程,她的心情也未必能夠好轉,此時跟她說道理也完全不通,因為固執脾氣上身的女孩,我說再多也只是變成念咒的唐僧而已,根本就是治標不治本。我不是生來就是媽媽,我經歷過女孩所經歷過的時期,我了解她心裡在想些什麼,為此我特別翻箱倒櫃想找一條裙子給女孩,但是在收納櫃裡卻一直找不到裙子,無奈之下,我只能得掛在衣櫥內的婚紗長裙(只在重要宴會時才會穿著,可以稱為盛裝了),遞給女孩:「你要不要試試這個?」
女孩如願穿上了長裙,我還找出了相搭配的頭飾,把她的頭髮綁得很可愛,女孩此時終於露出笑顏。出門前,先生問我:「她穿著這樣陪著妹妹去報到,會不會太隆重了?」我卻不以為意:「她或許只是想表現出她對這件事情的關注和重視。」小女兒搖頭表示不理解姐姐。我說:「或許等你們『換位思考』的時候就懂了。」
那天天氣悶熱,女孩穿著婚紗長裙完成了一整天的行程,期間當然有聽到一些:「哇,你陪妹妹到小學報到,穿得這麼隆重?」以及「你這樣會不會太熱?」的問話,女孩為了顯出她今天早上的堅持是正確的,回答得頗堅定,雖然她幾度害羞到臉紅,以及因太熱而臉紅,但她都盡量不表現出來。那天回家後,女孩洗澡換衣,累得很快倒頭大睡,我也不急著打算跟她來一場深夜談心,累了就休息,等她休息妥了,情緒穩定了,我相信,適合聊這個話題的機會,總會來的。
一週後,我接女孩們放學,一路上她們迫不及待跟我分享學校發生的所有事情,此時大女兒突然跟我說:「媽媽,今天妹妹在學校哭了......」在我的詢問之下,我才知道,小女兒跟大女兒的同學,因為爭奪玩具而起了爭執,妹妹覺得受了委屈就哭了,然而此時姐姐卻有話要說:「媽媽,我跟你講喔,明明是小凡先拿到玩具的。」小女兒知道自己理虧不敢發聲,而我也經由大女兒對於事件的梳理,澈底了解了事情的經過。
小凡哥哥拿到了熊布偶的玩具,但是小女兒也非常想要玩,於是她想跟小凡哥哥一起玩,但小凡哥哥有個非常好的觀念,先拿到先玩,如果你想要玩,抱歉,請遵守排隊的秩序。若是小女兒的同班同學,她必定會遵守這項遊戲規則,但小女兒太熟悉小凡哥哥了,知道他每次都必定先「禮讓」自己,小凡哥哥見小女兒哭了,果真心也軟了,將熊布偶遞給了小女兒;此時大女兒見狀,糾正妹妹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應該要讓小凡玩好了再輪到她,小女兒執意堅持,但是大女兒覺得要及時糾正妹妹的行為,兩個人僵持不下,另有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小女兒可能覺得理虧,緊張又不安地開始哭了。
大女兒說完,小女兒又是一臉的羞愧,我看著小女兒問:「姐姐說的都是真的嗎?」小女兒委屈地點頭又搖頭:「可是我真的很想玩那個熊熊啊,它真的好可愛~」還不等我說話,大女兒以姐姐之姿糾正妹妹:「你要讓小凡玩好之後你再玩,雖然我有說你不可以玩,但是小凡哥哥已經決定讓給你玩啦,你為什麼還一直哭呢?」「媽媽......」妹妹紅了眼眶求助地望向我。「妹妹,媽媽覺得姐姐當時的糾正非常好,換作是其他的同學,所有的人一定都會遷就你,但姐姐是真心地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她及時糾正你的錯,你應該要謝謝她。」妹妹癟著嘴,全然不以為意。大女兒此時看著妹妹,突然問:「妹妹,如果有一天,你先拿到了玩具,但是有一個比你更小的妹妹,也非常想要那個玩具,你也願意跟她一起分享,可是她還一直哭個不停,你的心情會怎樣呢?」妹妹說:「我應該也會跟小凡哥哥一樣,很難過吧?我明天要記得跟小凡哥哥道歉。」妹妹的事情處理完了,但是我的心情還是滿激動的,我看著大女兒問:「姐姐,你今天的處理方式很棒,你為什麼會想要這麼做呢?」
大女兒認真地說:「只有你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的時候,你才會感受到別人的心情,說不定也就可以看到自己其實有些做法是錯的。」
對於女孩說出這番話,其實我很震驚,覺得她跟幾天前那個固執倔強堅持要穿裙子才願意出門的女孩截然不同,但是我也很欣慰,覺得她內心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有她自己的堅持。我故意問大女兒:「姐姐,我想請問你喔,站在別人角度看問題,這種叫作什麼呢?」
「換位思考。」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這四個字,是我在女孩堅持在穿著裙裝出門的時候,我很想跟她分享的話,但是那時候的我,不知道要如何告訴她這四個字的重點,而今看她分析且運用得如此得宜,我知道,我們的聊天時機恰到好處。
我表揚大女兒:「媽媽覺得你當時處理得非常好,也讓妹妹理解了『換位思考』的道理。」大女兒有些害羞地笑著。我故作苦惱地說:「我現在也有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我也很想對方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媽媽,你說出來,或許我可以幫助你。」女孩具備的同理心亦讓我可以順利地說出我的問題。我抱著她,感謝她願意支持我的同時,也說出了我的困擾:「如果某天早上,時間非常的趕,我們那天還安排了行程,原本是個很美妙的清晨,但突然有個女孩,非要穿一件裙子才願意出門,這時候我該怎麼辦呢?」
大女兒指我意有所指,她突然抱住我:「媽媽,對不起,我那天不是故意的。」
「媽媽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媽媽只是想告訴你,不管是穿裙子還是褲子,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可以更加舒服。」看著女孩認真地點頭,我轉身又去忙其他的事情,女孩倒有些不安了,她突然拉住我問:「媽媽?你?說完了?」
「對呀,說完了,而且你比我更懂得『換位思考』哎,只要你一直都這樣想,媽媽相信你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會很棒的。」跟女孩們的相處,我也偶爾會情緒失控,想要發脾氣一下,但是轉念再一想,如果我們「換位思考」,多想想她們童心的初衷,我們是不是反倒感動她們的用心,容易會心一笑?
而透過事件,亦讓女孩們體會我們成人世界的「換位思考」,她們也會少一些固執的任性,多一些體貼的溫柔。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王雙雙
出版:時報出版
書名: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