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這題答案是什麼?』『老師,為什麼是這個答案?』『老師,我該怎麼做?』身為老師,很容易遇到學生的提問,當然更多的是不知該如何問?不管是否問出口了,大多時候,問題就中止於答案的獲得,問題結束了。但得到答案就夠了嗎?
當自己成為老師之後,從追求答案轉為開始尋找問題,不是僅僅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而是試著從所觀察的找到問題,從被動式的問題解決,轉為問題發現模式。重新轉換思維之後,問題卻也變少了。原來,問題早就已經存在,苗頭也早已顯現,以往的解題模式,僅能疲於奔命去解決緊急且不可避免的問題,當換到問題發現模式之後,解決問題於苗頭,卻也省力多了。
透過一個個隨意冒出的問題,湊合出一個個具有特定範圍也具相似度的主題,突顯出真正被自己關注焦點,才會發現,我們追求的往往不是那個答案,而是那個問題形成的背後,跟面對這個問題的感受與體悟。原來,得到答案永遠都不夠。越是執著於答案,越容易落入被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僅僅安於所得到的答案,也讓自己容易落入眼界的侷限。那個答案永遠不是重點,也不一定適合自己。
幫學生輔導課業時,常常發現,解決了他目前的問題,問題卻並沒有被解決,原因就來自於,最核心的問題沒有被找出,僅解決了表面遭遇到的,治標不治本,週而復始的問題不斷產生,從問題解決中開始懷疑自己,懷疑所遭遇到的,一種似乎無解的圈圈中。老師的任務是什麼呢?我開始思索。
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給予答案?不,應該是幫他體認到問題的所在。儘管是老師,我不應該只是教書,教的應該是學生。當被侷限的思維打開之後,教學的瓶頸也因此打破,原來,我不應該僅僅只是教課本裡面的知識,把自已當成轉述者。換個新角度來看,應該是創造新的思維想法,讓學生可以用心去看待他所接觸的材料。
學跟教之間,存在著有趣的紐帶,也存在著角色的變換。我們既是老師,也是學生,不管身分是不是教師,從中給予分享,也同樣得到學習。答案不夠,而問題必須被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