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要求標準答案的教育,培養出一批批代工產業最需要的不犯錯的人;現在,台灣已經走到創新整合時代,需要敢勇於不同、創新思考的人。只有免試、高中社區化,台灣才能打破考試引導教學,培養創新思考的人才!
我在台灣讀國中時很挫折,很不愉快。每天總有念不完的書,考試成績不太好,補習也沒用,完全沒有成就感。在美國,壓力不是成績,反而來自自我要求,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好,尤其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
很多人覺得出國念書比台灣簡單、沒什麼壓力。事實完全不是這樣,因為教育體系不同,壓力來源也不同。
剛到美國念九年級時,一開始不適應學習環境,壓力就是想辦法跟上進度。記得第一學期,尤其是英文和歷史課,老師要求回家要閱讀,但我讀得很吃力,找不到重點;上課被老師問問題,常講不出答案,因為聽不懂老師的問題,更別說是回答了!
還好我和美國同學相處得很好,老師對我們這些外國學生也相當有耐性,上下課都會多關心我們,鼓勵我們去努力、尋求幫助,不會的盡量問,總之就是要找方法解決。慢慢的,我逐漸跟上美國同學進度,此後,就愈來愈喜歡美國的教學方式。
歷史課》扮演「巴黎和會」 元首模擬談判
以歷史為例,在台灣只要死背就能拿到分數,在美國卻沒那麼容易。
有一次上課,老師要我們模擬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九一九年巴黎和會,全班分成不同的參與國來辯論,組員抽籤決定自己要扮演哪位歷史人物。當時我被分到美國,扮演副總統。辯論前,我和小組查資料,連結上課討論的重點,共同決定本組希望達成的條約內容,同時也試著預測別組可能提出的要求。美國當時的條約內容包括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及尚未成功的國際聯盟,我們主張再加上減少對德國的懲罰,藉此讓大戰不再重演。
辯論當天,老師完全不介入,只維持秩序,讓所有人都能公平談判。老師出這個題目的用意,是希望我們理解各國外交以及合作達成協議的困難度。最後我們還要寫大約一頁的心得報告,自我檢討表現。
此外,歷史老師會帶全班去圖書館找資料,世界上或美國有重大新聞時,老師都會和我們討論;考試時,問答題和作文的比例較高。每個學期末還會有一個類似論文的報告,老師會限定在一段時間內找一個主題做研究。記得我十年級(高一)的主題是「卡通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十一年級我報告的是「麥當勞如何變成一個成功的企業」。
我從歷史課中獲益最多,因為學會了找資料和整理資料,也知道如何團隊合作,以及上台發表的能力。
至於英文課,老師不用課本,上課內容都是小說或文章,回家看書時要畫重點,寫自己的想法和筆記,上課再和老師討論。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十年級讀了莎士比亞的名劇《奧塞羅》,老師除了講解這部經典古典文學外,還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劇情和角色。隨著這次課程,老師還要求我們寫作文,其中一個題目是「以種族的觀點來解讀《奧塞羅》」,另一個是「女主角在劇中的意義」。
寫作課》每兩周寫一篇 須清楚表達觀點
因為古典文學比較難懂,尤其是觀念和現在差別很大,老師會多花心思讓我們了解。例如「畫圖說故事」,我們看完古典名劇後,分組討論劇情,並且用自己的方式,把重點畫在海報上,最後老師把所有海報放在白板上,逐一與我們解釋和討論。
除了一般英文課以外,有一個學期必須修一個學分是文法和寫作課,每兩個禮拜就要交一篇作文。交作文前,必須寫兩篇草稿,而且每堂課都要交給老師修正。英文課也很多元化,十一和十二年級選修課我上過童話故事、歌德式文學、女權主義文學等。
寫作文對我們來說是家常便飯,因為文科考試幾乎都是作文和報告;和台灣的不同之處在於,老師要我們寫作文的用意,是訓練我們以文字來傳達想法,不要求修辭。
各學科老師給的作文題目都有一個值得探討的主題,希望我們準確表達自己的論點,說服讀這篇作文的人,就算文筆不好,只要能傳達想法,都能拿到不錯的分數;老師反而覺得天花亂墜的文章很不實際,因為沒有內容的文章,寫得再好看也沒用。有一位老師曾經告訴我們:「要你們寫這麼多作文,不是因為我愛改作文,而是因為你們畢業後會寫一輩子的作文。能用文字表達你要說的是什麼,是很重要的能力。」
在美國,該背的還是要背,但不能只靠背書,因為很多考試,包括理科,都是應用題、問答題或是作文,要理解自己在背什麼,才拿得到分數。不過因為學生可以選自己想上的課,有興趣自然會比較積極、認真地學習,也會覺得自己在學有用的東西。
美國的制度可以幫助我找到專長和興趣,也讓我更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另外,這樣的上課方式,讓我能建立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學會以客觀的角度看事情,並接納不同的意見,還能提供意見給別人。還有,表達自己的想法也很重要,不論透過語言或文字。這些都是可以帶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