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挑戰,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處理實際有趣的問題與工作,對手邊的任務做出抉擇,並為自己的選擇辯護;過程中必然遇到困難,但是隨時可以接獲專人的回饋意見,重新嘗試。頂尖的教師創造出一種氛圍:每個人都是工作上的共同體。不論是聆聽教授講課時,一個人安靜地解決問題;或者是公開地與同學或教授論理。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老師提出之問題、議題或任務必須具備實質價值:對學生而言是重要的,並且與該領域之專業人士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相仿。
一、創造一個自然性的批判學習環境
構成自然性之批判學習環境的五個必要元素中,首要元件就是實際而有趣的問題。
有時,老師會講述一些故事,或者提醒學生目前處理的問題,其實和他們先前深感興趣之更寬廣的議題密切相關。當所羅門在大學部教授一門存在主義的進階課程時,以一個故事為開場白,談到一九四○年代早期,法國被納粹統治的生活現象。在警察國家的箝制之下,即便只是單純地和朋友講些悄悄話,都有可能遭致悲慘的後果。他用這個故事,一方面幫助學生瞭解形塑沙特思想的政治與社會條件,一方面也提出有關存在主義之本質與意義的問題。
第三,自然性的批判學習環境必須讓學生從事高階的智識活動:
第五,自然性的批判學習環境會不斷地丟出問題:「下一個問題是什麼?」「我們現在能問些什麼?」有些授課者經常以問句的方式回應問題:
曾任紐約大學卓越教學中心主任,現在現任哥倫比亞特區大學(University of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教務長與副校長。本書係作者歷經十五年,訪查近百名不同領域的大學優良教師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本書所確認之高效能教學方法,競爭激烈與入學政策寬鬆的學校同樣適用,這代表著一些基本原則的普遍性,而不論授課對象的學業背景如何。探訪之對象來自四十種不同的學科領域,平均分布於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理工科系。本研究試圖闡述傑出教師的集體及個別故事。相關結果不僅可做為某些教學進程確實有效的證據,也為進一步的探索奠定理論基礎。本書及其最新著作《如何訂做一個好學生》分別於不同年度(2004年及2012年)獲頒哈佛大學教育與社會年度好書獎(Virginia and Warren StonePr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