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虎爸分享》上億身家投資高手 教養小孩也有一套 餐桌上大鳴大放 教出醫生、教授兒子

虎爸分享》上億身家投資高手 教養小孩也有一套 餐桌上大鳴大放 教出醫生、教授兒子
每周的家庭聚餐, 是李家30幾年來持續不斷的傳統。

謝富旭

教育

攝影/林育緯

884期

2013-11-28 13:30

從一貧如洗的孤兒到億元財富身價,李宗男不僅投資成績斐然,他有兩個兒子,一位是心臟外科醫師,一位是大學電機系教授,更是他人生最大的驕傲。他是如何教養出兩位社會精英,與他的投資心法一樣值得學習。

在台灣外科醫師短缺下,開刀與看診行程滿檔的台北馬偕醫院心臟外科名醫李君儀,周末總是盡可能卸下繁重的工作,帶著孩子們與父母親聚餐。在李君儀心中,李宗男一直都不是個嚴父角色,而更像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從小學一年級起,李君儀一直是班上成績第一名的學生,不過,這個第一名頭銜,在他升上五、六年級時有了變化。因為,他當時就讀台北市西松國小的班導師,就是自己的父親李宗男,雖然自認為考得很好,但在父親的班上,李君儀始終與第一名無緣,頂多拿到第二名。


當兒子班導師 用一百分標準要求他


回想當時教兒子的回憶,李宗男笑著說:「兒子在班上被我教,拿第一名對其他同學實在講不過去!」為了不讓人說李宗男刻意關照自己的孩子,連體罰時,李君儀總是要多挨幾下板子。

李君儀回憶說:「那是個體罰盛行的年代,當導師的父親對自己班上同學要求遠比其他老師嚴格,哪一科達不到九十分,少一分就用藤條抽手心一下。」有一次,李君儀數學考九十四分,父親不知哪根筋不對,竟硬把他叫到講台前,抽六下手心。打完後,李宗男狡黠地笑說:「你的標準是一百分!」

李宗男對兩個兒子的生活習慣與課業要求雖極為嚴格,但態度上卻又顯得極為慈祥柔軟,讓兒子無法抗拒父親超高標準的期待。目前在國立大學電機系任教,擁有四十幾項光電科技方面專利的李宗男次子李君浩,因為是么子特別愛撒嬌,直到上國一時,在家裡仍坐在父親大腿閒話家常。

那種既嚴厲又慈祥的衝突教養風格,最讓李君浩印象深刻的是,他考上大學後,赴成功嶺受軍事訓練時,每晚大家都要比誰收到的信最多,來彰顯自己的人氣指數。受訓兩個月期間,儘管每星期一次的家庭面會日,父母親一定會帶好料的為李君浩「進補」一番,「但父親仍每日親手執筆為我寫一封信,每封信不是三言兩語敷衍了事,還都是長篇大論寫了二至三張信紙!」

李宗男的教育觀念是,要栽培孩子成為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不在於父母親能講出什麼深刻的大道理,而是小時候就要從很小的習慣嚴格要求起。「其實,兒子們只要做到我規定的,放學後先把功課做完,再做其他事;不吃零食與喝飲料,睡覺前一定要刷牙;今天上過的課至少複習一次……種種小習慣,我就覺得很好了。是不是讀書的料,真的是看興趣,看他們的造化。」

為了養成兩個兒子在正餐外不吃零食、不喝飲料的好習慣,李宗男夫婦除了不給零用錢外,準備的三餐總是特別豐盛,連早餐也不放過。

「長久以來,我們家早餐總是吃得像晚餐一樣,乾飯配四菜一湯。更誇張的是,有時候一起床就已經聞到母親煎牛排的陣陣香味,我沒唬你,我們家早餐有時候就是吃牛排。」李君儀表情認真地說。


防孩子吃零食 一天八顆柳丁伺候


李君儀細數媽媽在培養小孩不吃零食、喝飲料的習慣,已到達「機關算盡」的程度。讓他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柳丁盛產期時,媽媽為他準備了八顆去好皮、隱隱露出黃色果肉的漂亮柳丁;為什麼是八顆?「因為上午有三次下課,一節一顆,中餐後吃兩顆,下午三次下課再各吃一顆,剛剛好一天吃完八顆。這種『精算能力』,就算同學要請我吃零食、喝飲料,我都只好婉拒。」

每到周末假日,李宗男夫婦鮮少帶孩子出遊,卻把大部分時間用來光顧擁有美食盛名的餐廳上。李君儀、李君浩在青少年時期特別愛吃牛排,李宗男打聽到台北市華泰王子飯店的牛排最美味,於是常帶著孩子光顧。

每個周末在餐廳外食的餐桌上,李宗男與兩個兒子約定,這個時候是「大鳴大放」時間,對父母親有什麼不滿,或有什麼要求,或想買什麼東西,或做錯什麼事想要認錯,都可盡情地宣洩出來,家庭成員對彼此心中存有什麼疙瘩,絕不可放超過一個禮拜。

李家成員每周固定的心情交流與美食聚會傳統,一直持續至今不輟,只是成員從原本一家兩代四口,擴張成一家三代十二口。

在李君浩的成長記憶中,父親簡直像個準時的時鐘。「讀小學時每到放學,父親每天開車接我們下學,再繞到母親工作的地點接她下班;一家人到家後,孩子先寫功課,吃完晚飯後,父親又出門補習;補習下課回到家,總是會撥時間再幫我們複習功課。一直到晚上十一點,全家人準備上床睡覺時,父親還總是坐在書桌前,獨自批改作業或出試卷。」

李宗男照顧家庭,努力工作的形象深深地印在兩個兒子心中,「這種無聲的身教,是我們日後出社會做事、照顧家庭的榜樣。」李君浩說。

說到對孩子人生種種重大選擇,李宗男夫婦也都打自內心地予以尊重。

李君儀舉例說,面臨選科抉擇時,父親找了幾位醫師朋友一一與他詳談,卻不明講到底希望他選哪一科。「我從這些醫師叔叔伯伯的口氣感覺到,父親雖然對選科態度開放,卻似乎最不希望我選擇挑戰度最高、工作最繁重,而且最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外科;即使真要選外科,也最好選一般外科,而不要選急重病的神經外科或心臟外科。」

「為了不辜負父親栽培,我做了任性的決定,特別選擇難度最高、手術過程中變化最大的心臟外科,作為醫師生涯的起點。因為我深信,走這一條路,能拯救很多像父親這樣支撐整個家庭的心臟病患者!」李君儀感性地說。

面對李君儀的選擇,李宗男說,他只有一個感覺:「不捨!但卻完全尊重。」父子三人彼此話雖不多,但那種相互疼惜、關心對方之情卻溢於言表。

李君浩
出生:1972年
現職:國立大學電機系教授
學歷:台大電機系、台大電機系博士
專長領域:有機高分子發光零件,擁有40幾項專利權

李君儀
出生:1970年
現職:馬偕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醫學專長: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主動脈手術、心衰竭手術

李宗男餐桌上的三堂教養課
1. 要求嚴格、態度慈祥:對兒子要求嚴格,態度上卻極為柔軟,讓兒子無法抗拒父親超高標準的期待。
2. 平日力行好習慣,假日暢所欲言:對父母的不滿或疙瘩,絕不放超過一個星期。
3.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要先做到:要小孩少看電視,父母也要少看;要小孩不吃零食,父母也不能貪吃。

延伸閱讀
我的孩子一直很乖,怎麼變這樣?心理師:爸媽少說一句,親子關係近一步!錯把「擔心」當「關心」的教養啟示
我的孩子一直很乖,怎麼變這樣?心理師:爸媽少說一句,親子關係近一步!錯把「擔心」當「關心」的教養啟示

2024-10-17

友人孩子出遊哭鬧「沒有五星級飯店,我不想住」...阿里巴巴財務講師談教養:我這樣教孩子金錢觀
友人孩子出遊哭鬧「沒有五星級飯店,我不想住」...阿里巴巴財務講師談教養:我這樣教孩子金錢觀

2024-02-12

你是在養寵物,還是在養孩子?在第一線18年教師真心教養3提醒:父母不是上帝不能替孩子代勞一切
你是在養寵物,還是在養孩子?在第一線18年教師真心教養3提醒:父母不是上帝不能替孩子代勞一切

2024-01-25

「給小孩太多錢,反而害了他們!」身為父親,股神巴菲特的教養之道:絕不寵壞小孩
「給小孩太多錢,反而害了他們!」身為父親,股神巴菲特的教養之道:絕不寵壞小孩

2022-08-12

教養,是為放手做準備!不怕養出惹事的孩子,她告訴孩子:18歲就要開始經濟獨立
教養,是為放手做準備!不怕養出惹事的孩子,她告訴孩子:18歲就要開始經濟獨立

2020-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