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當學徒、兩天上課,平均月領二十二K、四年後領大學文憑,外商瑞健公司提供高職生另一個選擇,引進瑞士「師徒制」,滿足台灣的文憑主義,更解決產學斷層與企業人才荒,為台灣技職教育闢出一條新路。
去年初,木柵高工先從機械群九個班、三百多名高三生初選六十名學生,再由瑞健與台北科技大學複試選出十五名學生,六月畢業後,九月進入瑞健成為正式員工。他們一周四天在公司當學徒,實務操作;兩天到北科大上課,進行兩年的八十學分班。兩年後,通過北科大二技的招生考試,繼續修讀二技專班。
也就是說四年後,學徒不僅賺到薪水、有四年工作經驗,還拿到文憑,同時可以留任瑞健上班,對十八歲高職畢業生不啻是很好的機會。木柵高工校長許振輝表示,「要大家念高職喊口號沒用,而是要證明高職的出路不會比大學差。」
▲瑞健的學徒每周五、六到北科大上課,補強理論基礎。
四天上班、兩天上課 全額補助學費還有薪水 四年後拿到學位
瑞健在台設廠已經二十四年,而推動「師徒制」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三年前來台擔任總監的費思樂(Ulrich Faessler)。費思樂是瑞士人,來台任職後,他發現台灣產業人才斷層嚴重,現行教育體系沒辦法支援人力需求;他心念一動,乾脆把德國、瑞士行之有年的「師徒制」搬來台灣,找木柵高工、北科大合作,形成產學合作模式。
不同的是,德國、瑞士由政府主導「師徒制」,不僅立法學校與企業都要配合,還補助費用,但瑞健卻是獨力攬起這樣的重任。以瑞健這十五名學徒而言,每月領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享正式員工福利,公司還補助四年全額學雜費,瑞健人力資源部主任林佳慧算了一下:「若不計薪資,四年下來,瑞健負擔十五名學生學雜費大約三六○萬元。」
農曆年前幾天,瑞健廠房中彌漫年節忙碌氣氛,在CNC自動控制的設計部門,木柵高工模具科畢業的張國斌和製圖科畢業的鄭茹憶兩人,專心地繪製電腦設計圖。活潑的張國斌說:「我不愛讀書,喜歡動手做,來瑞健邊做邊學很棒。」他開心地說:「我將來想自己開公司。」
張國斌的師傅林榮宗說:「他反應快,而且一對一教導,學得很快。」這群學徒周一到周四在公司上班,周五、六兩天到北科大上課;六個月輪調一次,到各部門歷練實習,公司分配師傅一對一教導學徒。
在模具部門,木柵高工模具科畢業的楊書閔,認真地跟著師傅操作機台,他說:「在高職學到基本概念與加工技巧,在瑞健接觸多樣化的機台,提升技術能力。」他務實地說:「專業技術比大學文憑重要,因為最終還是要就業。」
新模式引起產學注意 大安高工將跟進 宏達電也要談合作
由於楊書閔的哥哥念一般大學,楊媽媽說:「我們勸他和哥哥一樣念大學,畢竟才十八歲的小孩,就要出社會工作很捨不得。」但楊家人拗不過他堅持:「念科大四年出來,一樣要面臨就業問題。」只好順他的意。
在瑞健半年下來,家裡人對他改觀,楊媽媽說:「看他工作、學業都能兼顧,很放心,而且也比以前獨立成熟。」楊書閔念科大的幾位同學都羨慕他,因為他們根本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楊書閔的師傅曾勝杰表示:「一開始擔心年輕人火氣大,不好教導,但他們比有經驗的員工容易上手。」
瑞健率先業界引進「師徒制」的產學新模式,已經引起學界與業界注意。今年二月六日甄選出的二十名木柵高三學生,成為第二屆「師徒制」;並利用「產學攜手合作專案」,一樣是四天在瑞健當學徒,兩天在北科大就讀四年學士班,四年後可以取得文憑。台北大安高工教務主任曾騰瀧表示,「將跟進木柵高工作法。」
許振輝則表示,今年除了機械群科與瑞健合作,國內手機大廠宏達電也將循此模式,與木柵高工電機群科合作。「我們希望能聯合幾所高職,找願意合作的幾家企業,發展『師徒制』的產學模式,藉此減少台灣技職教育產學落差的現況。」
費思樂語重心長地表示,瑞士只有兩成年輕人上大學,有四成五的年輕人選擇做學徒,日後他們還是有其他進修管道,形成瑞士經濟發展重要的支柱;但在台灣黑手卻被瞧不起,費思樂自豪地說:「我們公司的操作機台難度很高,員工需要很強的數理能力、計算能力與想像力,員工收到設計圖,腦海就要馬上浮現3D立體畫面。」
▲點擊圖片放大
民間自力救濟成功 政府須建立平台 讓人才適得其所
瑞士發展「師徒制」成功,但台灣不見得能夠複製,不過,民間與企業的力量,或許可以引領技職教育走向一條康莊大道,給孩子、社會與產業新的方向;就像費思樂建議,「台灣企業應重新思考人才是長期投資、是公司的資產,企業應該有培訓人才的觀念與責任;而政府要建立平台,把對的人擺在正確位置,而不是大家都要擠進大學。」
瑞健幫台灣建立一套模式,提供產官學界參考,但要扭轉幾近崩潰的台灣技職教育,這顆從瑞士漂洋過海的「師徒制」種子,能否在台灣茁壯成長,恐怕還需要企業、社會與政府共同灌溉。
瑞健產學專班
實施:2012.8.30(第一屆)
訓練時間:四年
工作部門/地點:CNC精密加工部門(南崁六廠)/ 瑞鴻模具公司(桃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