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掌握五階段和孩子談錢

掌握五階段和孩子談錢
不論你的孩子年齡多大,父母都不應該避諱和他們談錢,才能教育出以正確態度看待金錢的孩子。 (攝影/陳永錚)

易琳

教育

2012-07-10 13:59

台灣的父母最怕跟孩子談二件事,一是錢、二是性。然而,金錢是人生重要的課題,理財知識是生存的必需品,要避免讓孩子成為理財文盲,父母就應該學會和孩子談錢。理財教育專家們提到,理財教育正是一點一滴從生活累積,透過生活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

身為母親,在家族中又常遇到各年齡層孩子的中華理財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曲欣,對於與孩子談理財相當有經驗。她認為,家庭理財教育有三大重點可讓孩子從小知道,包括:錢的來源、家庭支出、如何節約儲蓄。

在買菜、買玩具時的消費支出,孩子都看得到,但是背後賺錢的辛苦,孩子不見得會知道。告訴孩子,父母是透過什麼方式賺錢,讓孩子知道賺錢是需要付出勞力才行,唯有了解「錢的來源」,才會曉得父母賺錢的辛勞,而不是以為站在提款機前就一直有錢能領,或是皮包自己會生出錢來。

有時利用舉例的方式,「最近衛生紙漲價了,但爸爸媽媽的薪水沒有增加,所以要節約使用衛生紙。」這類生活化的對談,孩子比較能理解,也比較有感覺。

另外,像「每月的固定支出」、「月支出占去家庭總收入的比重」,已經是可以和小三以上的孩子交談的內容了,例如:每個月需要固定提撥的保險費、固定要存下的錢、固定要花的教育費等各有多少。

財金智慧教育基金會秘書長陳琬惠強調,理財教育的重點,不是為了讓孩子以後變得多有錢、變得過於功利,陷入追逐金錢的遊戲。而是要讓孩子知道,如何學會支配錢財,並且在不透支的情況下,將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快樂。

黃曲欣則指出,正確的金錢觀念,愈早學習愈好,才能奠定良好的理財習慣。培養孩子基礎的金融知識,擁有風險意識,教導孩子不要一味追求金錢、報酬,這都需要時間慢慢累積。也唯有讓孩子在認識多元金融工具的同時,分辨出「想要」和「需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消費欲望,才能在出社會後,快速累積出人生的第一桶金!

 

家庭理財教育

▲中華理財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曲欣認為,錢的來源、家庭支出、如何節約儲蓄,是家庭理財教育的3大重點。(攝影/林煒凱)

 

家庭理財教育

▲財金智慧教育基金會祕書長陳琬惠強調,理財教育的重點,是要讓孩子學會支配錢財,變得更快樂。(攝影/劉咸昌)

 

不同年齡層談錢有訣竅


一般來說,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需要知道的理財知識與深度是不一樣的。大致可分為學齡前、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等五階段。

 

學齡前 教學重點:認識「錢幣」及「錢幣與商品相對應的價值」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見得了解「錢幣」的價值,5元、10元、50元或是紙鈔,對他們而言,只是大小形狀的不同。父母可以透過一些方法,教孩子認識錢幣,例如:準備不同面額的硬幣,在紙上繞著這些硬幣畫圈,並且寫上所代表的金額,當父母說出「一塊」、「十塊」時,看孩子能不能從一堆硬幣中挑出正確的硬幣,並且擺放在圓圈中。

等到孩子開始有簡單的數目觀念之後,也會對很多物品感興趣,多半可以知道「錢」是用來買東西的。黃曲欣建議,父母如果帶孩子外出購物時,像是隨處都有的便利商店,不妨讓孩子參與付錢及收取找零的生活訓練,讓孩子知道架上的物品是要通過付款才能換取的,不是看到喜歡的就拿走。

 

小學階段 教學重點:學習「管理自己的零用錢」及簡單的「記帳」


小一的孩子已經學會識字,可以從遊戲中訓練,例如:自製一本簡單的記帳本,欄位可分為日期、錢多多(收入)、金額(元)、快樂花(支出)、金額(元)、剩餘金額。這個階段很適合父母與孩子共同啟動「親子理財」。

陳琬惠建議,利用「點數活動」不僅讓孩子學會記帳,甚至學會延遲享受。像是自動自發念故事書能換1點,收集到100點能換10元,如果集滿100點不想馬上兌換金錢,父母可改贈送更多點數回饋孩子,等到點數愈積愈多,兌換的金額隨之增加,未來能購買的物品也會更多。而集點數的過程中,孩子就知道錢得來不易,要達成目標之前,必須延遲享受。

 

到了五、六年級後,黃曲欣認為,要開始與孩子提到「提高風險意識」的議題,例如如何防詐騙?如何辨識偽鈔等。

 

國中階段 教學重點:參與家庭會議,了解家中經濟概況,並善用社區資源

 

國中生已是一個「小大人」,所以父母該開始讓孩子學著參與家庭會議,了解家庭的經濟實力後,就會懂得物盡其用、不浪費,同時告知孩子運用圖書館、游泳池等社區資源,節省開銷。

黃曲欣建議,這時候可以帶領孩子進入「大人」的實際金融世界,將孩子的壓歲錢及零用錢透過投資帳戶累積和管理,孩子透過學習及管理自己的金錢,可認識複利效應,並提升對資產累積的實務經驗。

不過,大人的金融世界對孩子來說,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度,因此父母應該從旁給予適當的協助,幫助選擇較安全的理財工具。像是考慮開始定期定額購買基金,和孩子在開戶、選擇基金的互動過程中,就是一種學習。

 

高中階段 教學重點:愛護羽毛、珍惜信用

 

由於高中生已日漸獨立,零用錢也隨之增加。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必須建立孩子明確的風險意識。舉例來說,在家庭聚餐、看新聞時,就可針對新聞報導中的社會案件做機會教育,像卡奴、卡債等議題,彼此共同討論、互相發表看法,從中了解最基本的「收支平衡」觀念,理財必須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前進,才能創造幸福的財富人生,無限揮霍,債務就會如同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導致最後自己無力負擔。

這時還能順便帶進「珍惜信用」的概念,讓孩子了解「信用資產」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因為「信用良好」也是一種重要的品格,不只是跟銀行借貸時很重要,對於人際關係的建立,甚至是出社會就業、升遷都會有影響。

 

大學階段 教學重點:謹慎理財、信用第一、清楚需求、量入為出


進入大學,很多孩子會開始離開家中,住宿學校或在外租屋,相較於高中以前的生活,有更多的自主性及便利性,因此在消費習慣上,會有很多「感覺性」的需求,想要購買名牌,滿足虛榮,而忽略物品的實際功能面。

2005年的卡債風暴造成很多的卡奴,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大學生。許多父母幫孩子辦附卡,大學生錢來得輕鬆,刷卡不手軟,這都是沒有做好理財教育,了解「量入為出」的結果。

陳琬惠指出,大學生階段,父母也要開始教導孩子,如何做好人生中各階段的財務規畫。根據財金智慧教育基金會與花旗銀行合作,在台灣15所大學內的課堂觀察中,發現大學生對未來的財務規畫觀念其實很薄弱。

尤其,今年針對大學生舉辦的「財務規畫」競賽裡,也看到男女在未來10年的財務目標大不相同,男生會考慮到房貸、家庭支出,而女生還是偏向個人進修,一問之下才知道,多數女生希望結婚後就完全靠老公養,欠缺後續「家庭理財」的知識。

常見的錯誤教學 五種父母應該避免說的話

1.「我們買不起」
這是最常見、最方便用來拒絕孩子要求的回應,但身為父母必須以自己的價值觀或花費預算來對孩子說不,像是「今天已經買給你其他想要的東西了」,而不是讓孩子誤會家中的經濟狀況,等到之後他會在看父母買其他物品時發現,這都只是藉口。

2.「以後再說」
當孩子想買什麼東西時,不要直接說:「以後再說。」這可能無形中灌輸孩子一種觀念,這個話題不應該也不適合討論,失去了金錢教育的機會,而是應該分析給孩子聽,可以選擇打折時或在暢貨中心再買相同的東西,建立節約觀念。

3. 「你問這要幹嘛」
「我們家很有錢嗎? 」或是「我們家很窮嗎?」當孩子問父母這類的問題時,他潛意識裡擔心的其實是「我們的生活安定嗎?」也不要用「現在跟你講你也不懂,以後長大你就知道」搪塞孩子,應該用孩子能了解的方式和語言,來和他們談論金錢的問題。

4. 「你如果……,我就給你錢」
這種類似收買的行為,並不是教養孩子的健康方法,獎勵不一定要用錢,這會讓孩子太過功利。獎勵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說孩子愛看電視,當孩子得到嘉獎點數時,可用10點換看電視的時間等。

5. 「你如果……,我就不給你……」
盡量採正向教學,不要用威脅、恐嚇的方式。例如讓孩子集點數時,不要動不動就用「扣點數」的方式懲罰,而可以改用不增加點數的方式,讓孩子知道分際。

 

家庭理財教育

延伸閱讀
12月發錢了!勞保局14項給付接力入帳,這筆錢近4萬「1狀況」領嘸…勞保年金是什麼、計算公式總整理
12月發錢了!勞保局14項給付接力入帳,這筆錢近4萬「1狀況」領嘸…勞保年金是什麼、計算公式總整理

2024-12-19

58歲夫妻雙薪7.5萬,勞保勞退只能領4.6萬,想在60歲退休如何補缺口?做對4件事不再煩惱「錢不夠用」
58歲夫妻雙薪7.5萬,勞保勞退只能領4.6萬,想在60歲退休如何補缺口?做對4件事不再煩惱「錢不夠用」

2024-12-24

勞保破產時間點延後,勞保年金不怕領不到了?基金水位拉上1兆新高,警報線往後挪還是得擔心…
勞保破產時間點延後,勞保年金不怕領不到了?基金水位拉上1兆新高,警報線往後挪還是得擔心…

2024-12-10

最新「勞保紓困貸款」這天起限時開辦,每人最高可借10萬!符合5資格就能申請,如何申辦一次看
最新「勞保紓困貸款」這天起限時開辦,每人最高可借10萬!符合5資格就能申請,如何申辦一次看

2024-12-27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盼了25年的財劃法修法,為何可能變災難?國防、勞保、社宅…一文盤點哪些重大政策預算恐受排擠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