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媽媽,管理一個孩子,在心態上,恐怕比管理一個公司都要緊張。處理日常生活中的細節,比如玩具的歸位、餐桌前推銷蔬菜、洗手有什麼好處,都需要轉動很多的腦筋,費無數的口舌勸導養成生活習慣。性急的媽媽,有時一不留神,會壓不住的發出火來。
玩具亂扔怎麼辦?
瑞瑞是一個4歲的小男孩,他每次洗澡前都要取一個喜歡的玩具放在他的小浴缸裡。只是,每次在媽媽準備洗澡水時,他就會把玩具嘩啦啦亂七八糟地弄一地,他興奮地抱起最喜歡的小賽車,或者水槍,跑去洗浴間。媽媽每次都跟瑞瑞說,要記得把玩具歸位,但瑞瑞總是忘記。
媽媽於是決定替瑞瑞拿,但拿到浴室的玩具,瑞瑞總是不滿意。平時,瑞瑞也會把玩具玩得滿地都是。往下深究,是瑞瑞的爸爸平時就是亂放東西的人,書房的桌面混亂,找不到什麼時,就大叫瑞瑞媽。對於小男孩來說,他的意識裡更願意模仿自己的父親。
解決方案
瑞瑞的媽媽,要解決的是瑞瑞爸的習慣問題。孩子的問題,是一面鏡子,照出的是父母的問題,心理學上叫作「鏡子理論」。當瑞瑞爸親自收拾整理自己的書桌和地面時,小瑞瑞在旁邊看,媽媽稍一表揚爸爸,他就撒腿跑去收拾自己的玩具了。以後洗澡前,他再找玩具時,也知道歸位了。媽媽適時地表揚瑞瑞,加強記憶。
親子場面 2
小孩挑食怎麼辦?
我的兒子百百,3歲多的一段時間,不喜歡吃蔬菜,起初每次吃飯都是一場拉鋸戰。用他喜歡的動漫裡的台詞推銷菜的好味道,或者自己吃一口,做出很陶醉的表情⋯⋯這些基本上都被兒子「識破」。
我家的餐桌,少葷多素。為了讓他吃蔬菜,我費了好多心思,把紅的胡蘿蔔切粒、綠的豌豆、黃的玉米粒炒到一起,他吃個兩三次,就又膩了,說,「媽媽,你知道我愛吃什麼的!」和許多媽媽們一樣,為了孩子能多吃一些蔬菜,我是煞費苦心。
有時候,手一抖,鍋鏟的動作慢了幾秒鐘,那盤炒小白菜就變得黃不拉幾的扁趴趴的了,這種看相,孩子就更不愛吃了。
解決方案
針對小孩子好奇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造型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把有機蔬菜拌沙拉後,再盛到一個小小的漂亮的 針對小孩子好奇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造型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把有機蔬菜拌沙拉後,再盛到一個小小的漂亮的 高腳杯裡,他就感到味道比放在盤子裡有趣多了。塊莖類的蔬菜,隨意切成長條,像插花一樣地插在細長杯子裡。
紅色的胡蘿蔔條、淡綠的蘆筍、鮮綠的黃瓜條等,色彩鮮豔,擺上兩種沾料,一種三合油,一種沙拉醬。孩子用手隨意拿出來沾著吃,又自由又新鮮。有時,不惜讓他親自動手「做」,讓他有成就感的時候,也會吃得開心。
如果孩子某一餐真的不想吃某種你認為有營養的食物,也無需強求。孩子在一周七天中,攝入的營養大致均衡就OK!太精細的教養反而適得其反。
親子場面 3
11歲還不會繫鞋帶?
強強的爸爸最近很煩惱,自己的兒子11歲了,還不會自己繫鞋帶,更別提摺被子或收拾自己的書包了。這全是保母的「功勞」,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強爸和強媽都是成功的忙人。
但這樣下去,孩子就等於「廢」了。平時,強強和父母也比較冷淡,對保母很黏,讓他們很嫉妒。
這個「好」保母,相當於把孩子全部接管了。
解決方案
強爸已經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所在,他和強媽決定放下一些外面的利和益,重新劃分保母的職責範圍,減低保母的工作細緻度。強強爸媽的親子時間增加,哪怕每天半個小時。強媽親手煮飯給強強吃,強爸親手教孩子繫鞋帶、整理書包,和孩子一起聊天。強強慢慢親近爸媽。兩位大人很感慨,如果父母都記不得孩子是怎樣長大的,給孩子留多少錢多少物,他都不會感到幸福。
學放手孩子生活習慣就養成
A、孩子1歲左右,開始對動手的事情有興趣時,家長可以及時把一個小匙交到寶寶手裡,這是學習自理的第一步,不要因擔心孩子把飯吃到亂七八糟而採取餵的方式。
以此類推,當孩子想自己穿衣、自己摺疊衣服被子時,都請放手。
B、家長在開口想責備孩子把東西弄亂的時候,請先停1秒鐘,飛速地想一下,孩子是不是模仿了你的行為?如果是,請用「身教」。如果不是,請引導孩子。
C、在言語上,家長少說「你應該如何如何」。家長不是孩子的上司,如果非要說出自己的批評,請就事件本身,說出正確的做法是什麼,簡潔而明確,不能說一堆帶有情緒性的負性話語,會讓孩子摸不著重點。
會差;你是個真正孝敬雙方老人的女人,你的孩子必會聽從你、尊敬你;你不事事出手,孩子就有機會自己管理自己⋯⋯。也有很多家長困惑於責罵還是不責罵,一味地表揚或者鼓勵好不好?
責罵與鼓勵,可以有,但一定是就某件事本身,不要擴大了去講去念。只說因為他的哪件事做得好或者不好。教養孩子都是生活小事,家中全是微小教育,摺被子、吃飯、整理玩具、孝敬長輩⋯⋯。
誠如本文標題所說,你管他摺不摺棉被幹嘛,你只管把自己做好了,孩子的眼睛最會觀察,你的孩子自然會有樣兒學樣兒。不要替孩子動手,孩子多大時有多大的事務,引導他,然後放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