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制度在政府宣布遊戲規則後上路,這項攸關全國近二百萬名中等學校師生前途的政策,至今仍爭議不斷。教育為百年大計,這堪稱自九年國教實施後,近四十五年來最大的教育改革,值得大家關心。《今周刊》將深入淺出帶你了解十二年國教樣貌,以及因應之道。
「十二年國教,就真的要這麼實施了嗎?」四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在台北中正紀念堂正式公布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意味著自一九六八年實施九年國教以來,台灣最大的教育改革有了明確的遊戲規則。
然而看著電視上教育部官員逐條念出一長串、令人似懂非懂的準則,林淑媛的徬徨和擔心全寫在臉上,而這樣的心情,其實持續好幾個月了。
家住高雄,兒子是國一生的林淑媛娓娓道來,自己從小雖然很愛讀書,無奈記憶不好,根本不是讀書的料,因此國中三年被放逐到放牛班,後來才勉強考上私立高職。
相對於弟弟風光地考上第一志願雄中,強烈的自卑感除了讓林淑媛自覺矮人一截外,貴死人的學費更讓她得背負拖垮家計的罪名。「高職三年來,我總是羞於讓鄰居看見繡在書包和制服上的校名,別人問我念什麼學校,我回答得既心虛又遮掩!」為了減輕罪惡感,晚上還去打工自籌學費。
慘澹的中學經歷一直是林淑媛心中多年的痛,結婚生子後,強烈的補償心理下,讓她格外重視小孩的課業。從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天起,就辭掉了工作,在家擔任起全職的「虎媽」。雖然經濟能力有限,但能補習的科目就盡量讓孩子補,而向來把「當舅舅的學弟」作為人生目標的兒子果然也爭氣,從小成績就名列前茅。
孰料,去年元旦,政府宣布要在一○三學年度讓十二年國教上路,兒子將成為眾人口中的白老鼠,林淑媛頓時亂了方寸。她根本搞不懂十二年國教到底在玩什麼?這期間,林淑媛問遍了學校老師和認識的專家,急尋藥方,但答案總是模稜兩可。最令她擔心的是,自從兒子得知可以免試升學後,讀書動力消失殆盡。
後來公布了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林淑媛雖然對升學方式有了粗淺的認識,但看著政論節目上正反並陳的口水激戰,反而更心煩意亂。一方面兒子大剌剌地告訴她,「反正以後大多免試,隨便念就好了!」另一方面,補習班招生的電話卻接踵而來,殷切地警告,若想爭取好學校,要比的更多,因此最好連才藝、體適能都要去補,「千萬別被孩子騙了!」
林淑媛眼神中帶著迷惘,她坦承,心情其實十分矛盾。在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下,希望兒子能擠進明星學校,但回想起自己的遭遇,有時心想,假使十二年國教早點實施,或許當年的高中生涯就會是彩色的。站在時代的分水嶺上,所有望子成龍卻又希望孩子快樂學習的家長,心情都和林淑媛一樣,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陷入了進退失據的窘境。
▲點選圖片放大
為何要實施十二年國教? 四大原則試圖讓國中教學正常化
事實上,檢視十二年國教的初衷,原也是政府苦民所苦的美意。有鑑於現行高中職教育環境存在著良莠不齊、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再加上考試入學,人人想擠明星學校,讓國中教育落入為準備升學而教學,無法正常化。因此,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教育部頒定的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大致具備柔性改革、教育普及、升學多元和因地制宜四大特色,試圖迎合各方需求。
所謂柔性改革是,當年九年國教為國民應盡的義務,採強迫入學制,十二年國教的高中職階段(含五專前三年,以下同)則視為人民的權利,可自由選擇要不要升學。
另外,十二年國教也採漸進式改革,而不是政策一步到位。依照教育部訂定的時程,從一○○學年度至一○二學年度,就已經是十二年國教的準備階段了。在這三年,高中職免試入學率要提升至七五%以上、就近入學率則至少達到九五%。而為了提升高中職的品質,逐步達成人人有優質學校(依教育部認證標準)可念,全國優質高中職比率也要達到八成。
此次教育變革以免試入學為主,因此明星高中是否會因此消失,格外受到重視。(攝影/陳俊銘)
為何實施爭議不斷? 事關二百萬師生權益 引發各團體角力
到了一○三學年度,就正式進入十二年國教的全面施行階段。新制全面開跑後,還將不斷地提升免試入學率、就近入學率以及優質高中職率。其中在免試入學率方面,到了一○八學年度希望達到八五%,一一三學年度完全免試入學。
教育普及化方面,則從學費制度著手。教育部為了讓學生的升學不受家庭經濟影響,現階段已先針對家戶年所得在一一四萬元以下,無論公私立高中職學生,全額補助學費。到了一○三學年度,所有的高中職學生都能夠免學費入學,但學校在政府核准下,仍可以收雜費和代辦費。
另外,為了達到升學多元化以及學習多元化的目標,相對於九年國教,當時國中大多是公辦,十二年國教則是公私立學校皆有、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兼備。
升學管道更以免試入學和特色招生(即考試入學)多元並進,以達到適性揚才的目的。而最大的不同是,原本以升學為目的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自一○三學年度起改為檢定學生學習狀況的國中教育會考,而且不管升不升學,所有國三生都須參加。
疑慮一:方案流於事務性 教育內涵規畫應明確 才能成就每個孩子
在學區的劃分上,有別於國中、小學為「小」學區制,也就是學校社區化,高中職則採「大」學區制,將全國劃分為十五個學區。
基隆、台北市和新北市合為基北區,桃園及連江(馬祖)合為桃園區,新竹縣市和苗栗合為竹苗區,台中和南投合為中投區,以及嘉義縣市為嘉義區,其餘的以各縣市為單位,自成一學區。為了尊重各地區的差異性,在不超出中央訂定的原則性規範下,各學區可以依地方特性調整入學規則。
事實上,從十二年國教的制度設計,不難發現主政者盡量面面俱到的身影,但由於事關全國國中及高中職近二百萬名師生的權益,在眾志難平下,導致雜音四起。而且從新制上路時程確定以來,掀起了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地方政府等各團體的角力,至今依然爭議不斷。
檢視新頒定的實施方案,仍有許多亟待補強之處。台中女中校長戴旭璋就指出,整個實施方案,只看到事務性的規畫,欠缺教育性的內涵。未來台灣教育有何變數,要教出什麼樣的孩子,令人擔憂。
戴旭璋的疑慮其來有自,畢竟教育改革應該著眼於教學的內容,也就是怎麼教孩子、教孩子什麼?因此包括課程的規畫、課業內容、師資的培訓,甚至是否該與國家的產業趨勢連結,以及如何和國際接軌就非常重要了。
雖然教育部已經著手訂定十二年一貫的新課綱,這一貫課程將重視國中與高中職的統整銜接,但在詳細內容底定之前,教育方向為何,值得深思。另外,在拿掉「考高中」的緊箍咒之後,該用什麼方法激勵學生認真學習?這也是所有國中老師目前心中最大的疑問。
另外,在這次的免試升學方案中,針對申請人數超出學校招生人數,而要進行評比篩選的超額比序(編按:報名人數超過招生人數時,決定錄取順序的標準)制度,爭議尤其大。由於為了強調五育均衡,教育部列出許多智育以外,如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和綜合活動等評比項目。
有家長就擔憂,過多的評比,除了造成學生更大的壓力,在分分計較的狀況下,會不會容易排擠某項目較弱的學生,形成遺珠之憾?
「孩子就像是大小各異的石頭,全部放在一起看似不起眼,但只要把他們擺到正確的位置,即使是一顆小石頭,都會發揮功能。」花蓮縣壽豐鄉平和國中校長唐惠珠以校園內正在施工的工地舉例說,教育的意義就是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老師的責任是提供多元的學習管道。
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馮朝霖則認為,十二年國教的成敗,老師將扮演關鍵的角色。過去,教育方式是以老師和書本為中心,照本宣科,老師與學生扮演著單向「你教我聽」的角色。未來十二年國教應走向以學習者為中心,尊重每個人的學習風格,「有人愛發表意見,有人沉默寡言,這沒有對錯之分,只能說是個別差異。」
隨國民教育發展,馮朝霖期待看到創新,每位老師都有投入教育的熱情,即使班上同學程度不一,但依據教師的專業倫理,就應該「有教無類」,更何況這是國民教育。
12年國教強調適性揚才,技職教育亦是主菜,惟何時分流?民間反應不一。(攝影/陳俊銘)
疑慮二:學科技職分流時機 考慮「以選修代替分流」 讓孩子多嘗試
至於技職教育部分,也引發了各界對於十二年國教如何讓孩子了解性向,「各就各位」並「就對定位」,以達到適性揚才的目的而爭論不休。
剛出爐的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中,對於幫助國中生找到性向的「適性輔導辦法」有了規範,應能讓國中生對自己要走的路,有更明確的概念。不過,仍有教育專家以備受讚揚的德國技職教育體制為例,強調應於小學階段就依性向和才能,進行差異化教學,也就是提早教育分流,從小就培養專業。目前的十二年國教版本,仍是在高中職階段才進行分流,顯然太晚。
相反的,部分家長則擔心,自己的孩子恐怕到了高中階段還無法確定性向,希望給學生多點探索時間。因此,學科和技職教育何時分流,眾說紛紜。
對此,台北市家長教育成長協會創會理事長林文虎建議,可考慮「以選修代替分流」。即高中職減少畢業學分數和必修學分數,也就是增加選修的學分數,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嘗試不同領域的課程,藉此確定自己的興趣,找到人生的方向。
疑慮三:學區大小差太多 偏遠地區學校選擇仍遠落後都會區
另外,在十二年國教中將全國劃為十五個學區,由於各區幅員大小不一,城鄉差距甚大,也令人疑慮。
雖然當局劃分學區範圍乃以行政區和生活圈綜合考量,甚至為了解決「好學校」都集中在都會區的資源分布不均問題,教育部也訂出了全面提升高中職學校優質化的計畫,希望在十二年國教上路前,達到各學區都有教育部認證的優質學校,同時也都能提供足額招生人數。
但攤開全國十五個學區則呈現資源極度不均的狀況,其中學區最大的基北區擁有一三三所高中職學校,可容納八萬多名學生;反觀最小的金門區,卻只有兩所學校,招生數僅近八百名。就算校校均優,偏遠地區學校的選項仍遠低於都會區學生。
目前在台東就讀國一的張筱筑就憂心地說,「在台東只有九所學校可以選,雖然不怕沒學校念,但選擇性少,不像台北人有一百多所可以挑,還是讓我想到台北念高中!」因此,如何讓不同學區學生都有足夠的選擇權,政府恐怕還得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多所著墨。
對此,甚至有專家提出呼籲,「乾脆直接比照九年國教形式,採社區化模式,不但解決了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又能破除名校迷思,一勞永逸!」
至於學校優質化的認定方面,馮朝霖認為,政府應有評估機制,監控這項政策有效性,甚至每半年就檢討一次。有別於以往學校評鑑著眼於老師發表了幾篇論文、學校添購了多少設施、多少學生高分考上傳統第一志願等,現階段應以學生為主體,看看學生這三年內進步了多少才是重點。
政治大學英語系教授陳超明也強調:「學生成就是教育成敗的唯一指標。」如果家長看到住家附近高中職的表現和傳統名校同樣優秀,出社會後的表現毫不遜色,就會對這所學校有信心,不再強迫子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通車上,也就能進而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
此外,十二年國教引爆最大爭議則在於「明星學校」的存廢問題。由於新制主張免試升學,瞬間引爆明星學校師生擔心「消滅明星學校、去精英化、降低國家競爭力」的恐慌。
曾經擔任過建中及中一中校長的台中市副市長蔡炳坤就說,台灣的高中職校內學生同質性高,老師好教、學生好學,但是免試之後,老師如何在常態中做好適性及適能教學,則是一大考驗。
疑慮四:明星學校被消滅? 雖有特色招生配套 仍被批為「山寨版」
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星學校迷思猶存的現象下,已有不少家長因勢利導,山不轉路轉,打算將孩子送往明星公私立完全中學的國中部卡位。以台北市頗負盛名的復興中學來說,一○○學年度七年級開出七班,就有六班是復興小學直升,校外招生不過四十五人,卻有超過七百人競爭。
因此,在十二年國教實施方案中,特別採取了特色招生,亦即用考試招生的模式為明星高中解套。但人本基金會就對此重批,整起方案反映了執政當局既無意於為孩子們進行徹底改革,又不願冒犯「精英集團」,以致進退失據,背離教育核心價值,標榜免試入學卻淪為「山寨版」。
事實上,現在社會上談到精英,都是站在學術的觀點,但每種領域都有出類拔萃的人,都是精英,我們可以從高中職裡發掘不同的「台灣之光」。
不可諱言,許多家長對傳統的明星學校仍充滿嚮往,但假以時日,社會創造和多元的力量可望在高中階段開花結果,創立學術以外的特色高中職,例如設計、餐飲、外語等,滿足國中升高中職就近入學的權利,而且要給學生和家長兩個以上、且同樣優質的選擇機會。
在國內知名外商銀行擔任副總裁的張美琴有四個小孩,孩子的年齡層橫跨二歲半至十三歲。遵循「因材施教」理念的她說,今年國一的長女學習數理時可以很快吸收,張美琴就讓她就讀重視學科教育的私立中學。老二與老三在音樂領域展現興趣,對吹奏樂器有熱情,張美琴從小就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的管弦樂隊。如果有一所「音樂」高中,或許是未來他們升學的新選擇。
教育是百年大計,影響深遠,絕不能欠缺宏觀的角度。陳超明認為,從現有的總體目標來看,政府似乎只從制度或操作層面,解決升學壓力、公平入學等現階段的問題,卻缺乏前瞻思惟和培育人才的基本理念,並未考慮面對國際競爭。
「減輕壓力其實是消極的作為,增加學生競爭力才是積極作為。」陳超明提醒,應該思考的方向是:台灣十五年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為達到這個目標,需要怎樣的教育體制?例如台灣是海島型經濟國家,必須向外看,和全世界互動。
在地球村的概念下,對高中的能力要求,應該加入跨文化的概念,台灣學生愈早具有了解別人文化和想法的能力,就愈早擁有世界觀,打開自己的眼界。
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帶來新的學習革命,網路的出現就是一例。現在學生許多要背的知識,上網就查得到,相形之下,「學會如何學習」變得重要。因為世界瞬息萬變,人類壽命延長,年輕時學的知識,年紀大了以後可能不再管用。高中生必須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足以因應隨時改變的環境,一輩子都受用無窮。
台灣學生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中,成績表現優於OECD會員國平均,但是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卻很低,台灣學生上課不舉手發問的現象,也早已見怪不怪。教育部長蔣偉寧指出,過去的升學教育導致教學扭曲,學生學習疲乏,一旦上了大學就不想讀書。希望十二年國教能恢復學生學習動機,讓學生自發性讀書。
我們應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擁有世界觀 養成自主學習才能因應變局
陳超明說:「台灣學生欠缺的不是知識,而是批判性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缺乏良好的表達能力。」西方國家鼓勵學生提問、質疑老師,因為懷疑才會有進步,但是台灣學生習慣照單全收。
其實不管是免試、超額比序或特色招生,這只是單純的入學方式改變。技術上的問題較容易克服,但更深一層來看,十二年國教最終的目的,不該是消極的「減輕學生升學壓力」而已,這個近四十五年來最大的教育變革,背後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那就是「成就每一個孩子」。
整個台灣的國、高中教育要從過去「一切以考試為主」的教學及被動學習導向,轉為希望學生主動、認真地「多元化」學習,不僅學生在學習的態度上需要調整,教師的教學、學校的辦學,以及父母親甚至整個社會價值觀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真正做到讓每個孩子適得其所。
十二年國教最終的目的,不該是消極的「減輕升學壓力」而已,這個教育大工程,背後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那就是「成就每一個孩子」。(攝影/聶世傑)